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判断和计算
春分过后,昼夜长短平分,调整作息以适应自然规律。 #生活知识# #小常识# #天气变化小贴士#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考点包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方法、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应用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详情如下:
知识清单
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现象
夏半年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极昼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
冬半年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分日
昼夜等长
均为12时
[特别提醒](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3)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⑤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知识讲解
读下图,回忆下列问题。

(1)图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2)图2太阳直射赤道(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全球昼夜平分。
(3)图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4)图1—图2—图3,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由最短变为最长,黑夜逐渐变短,由最长变为最短;南半球相反。
提示: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太阳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4)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两个日期相同(除南、北回归线),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方法:“五看”“五定”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1所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2、图3所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4所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的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如图4所示)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北半球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西北
(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正东
(6时日出)正西
(18时日落)昼夜等长南半球东南
(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西南
(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昼夜弧的弧度数计算(下图)

昼(夜)长=昼(夜)弧/15°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1)依据
① 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时对称。
② 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时对称。
③ 上午时长=下午时长。
④ 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如下图所示:

(2)计算方法
① 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
②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
(1)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时长互等,即南半球某地的昼(夜)长=北半球同纬度数某地的夜(昼)长
4.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下图)

(1)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A点和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位置。
(2)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B点和C点,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
5.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如下图。

四、昼夜长短的应用
1.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直射点位置
(1)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
(2)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
(3)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
2.根据昼夜长短差值,判断纬度高低
昼夜长短差值越大,纬度越高;赤道地区,昼夜长短差值等于0。
3.根据昼夜长短,判断日出、日落时间
(1)日出时间=12-1/2昼长。
(2)日落时间=12+1/2昼长。
网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判断和计算 https://klqsh.com/news/view/277611
相关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考地理必备:全面解析季节判断的奥秘
地理四季变化规律
如何判断并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判断隔夜饭变质?
高二地理:四季的变化
觉得四季规律变了?都是气候变化惹的祸
新手爸妈看过来!三个月宝宝睡眠时间标准及睡眠规律培养技巧
走出抑郁与焦虑的迷雾:与“昼乐夜安舒”共赴心灵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