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tisan #48|对话 Kinopio 开发者 Piri:拿下 Product Hunt #1 的笔记工具?用空间记忆让想法「看得见」
利用笔记本的空白页进行突发想法记录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高效笔记技巧#
名字:Kinopio
开发者 / 团队:Piri
平台:Web、iOS、Android (PWA)
请简要介绍下这款产品。
Kinopio 是一款空间化的笔记工具,用来收集、整理并连接你的思绪、想法和感受。你能够随意在画布上点击添加卡片,插入图片、网址和文件,并将相关的想法连接起来。它的设计理念是为了贴合我们大脑的空间记忆方式。
哪个瞬间让你决定开发这款产品?
之前我在 Glitch 工作(作为联合创始人)时发现,在设计软件中直接用文本工具在设计稿旁写下待办事项、评论和想法特别有帮助。当我把想法和图片置于同一个空间,而不是放在 Linear 文档或其他笔记文件中时,我更容易记住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体验让我想要做一个基于这种体验,但同时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使用的工具。
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取灵感?
我一直在寻找新的灵感,并把它们收集在一个现在已经非常庞大的 Kinopio 空间里。但就日常工作而言,无论是构思新功能还是决定优先级,大部分灵感都来自于我在 Kinopio 社区的 Discord 和论坛上与用户及客户的交流。
从概念到上线,你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过程中会依赖哪些工具或方法论?
在最初构建这款 App 时,我会先画草图、做设计原型并不断完善,让它变得有趣可玩。你可以滚动到这个 Are.na 频道的底部看到我早期的进度。
不过现在,在为 App 添加大功能时,我会先写下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它是为谁而做的,然后就一头扎进代码里去实现它。我仍然会打开 Sketch,但主要用于绘制图标这样的小任务。
相比于同类产品,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同于其他白板类应用,Kinopio 没有工具栏。你只需点击任意位置即可添加卡片,拖拽卡片之间的连接点即可建立联系。任何卡片都能通过拖拽 / 上传文件或粘贴 URL 的方式变成一张图片。
另一个主要区别是 Kinopio 的空间支持高度个性化,你可以自定义背景、配色,甚至嵌入音乐和 YouTube 视频,让这个空间真正属于你。
Kinopio 目前似乎没有任何 AI 功能,这在当下的热潮中显然是需要勇气的。能分享一下这个决定背后的思考,以及你对 AI 在生产力工具中的看法吗?
因为 Kinopio 完全由喜欢它的用户支持,所以我有幸拥有一个几乎「奢侈」的自由:只添加那些真正契合产品并有助于用户的功能。
其实我之前也尝试过在 Kinopio 中加入一些 AI 功能,比如图片生成,甚至还构建过一个根据提示词生成新空间的功能,但这些最终都没上线。虽然 AI 功能在 Twitter 上能博取眼球,但实际上用户似乎并不买账。
我认为原因在于,以白板、思维导图或情绪板这类场景为例,亲手放置想法和图片、手动建立连接、自己归纳和整理结构的过程,才是触发空间记忆的关键。正是这种亲自动手的过程,让宏大想法变得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那作为一名开发者和设计师,你自己又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I 的?
我在编程时会用到 AI,但远没有其他人那样依赖。需要时,我会打开 Claude 给它提供上下文,并提问具体的问题。比如我很少写 SQL 查询,所以会大致描述一下数据表结构,叫它帮我写一个查询语句或迁移文件,之后再自己检查和调整。
我也尝试过像 Cursor 之类的工具,但当问题过于模糊时,得到的回答好坏参半。我发现只有先动脑理解问题并尝试解决,才会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效率。如果一开始就交给 AI,那么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正它的建议。
你尝试过哪些渠道推广它?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吗?
我试过不少方式,从在 Product Hunt 上发布并拿到第一,到定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进展、宣布新功能。对于 Product Hunt 的发布,我没有什么资源和特殊途径,主要靠邮件通知现有用户和朋友,结果反响不错,许多人因此发现了 Kinopio。不过 Product Hunt 的流量峰值通常只有几天,之后会回落,理想情况下会停留在一个稍高的水平上。我觉得许多人把 Product Hunt 看得太重,但其实它只是推广产品路上的其中一件事而已。
其实最有效的推广方式还是在个人博客上写作,以及在被邀请的 Podcast 或会议上分享。这些相对「低调」的渠道之所以有效,大概是因为它们吸引来的都是所谓的「精准用户」——那些认同软件即工艺的产品设计爱好者。
数据分析方面,虽然我有一些基本的页面访问和来源统计数据,但我更喜欢通过直觉判断。那些最热情的新用户通常会主动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发现 Kinopio 以及最喜欢的部分。
未来我还想尝试做一些 YouTube 视频来介绍这款 App。
发布这款产品至今,有哪些反馈让你印象深刻?
支持我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那些发现了这款 App 的用户给我的温暖反馈。我已经开始把它们收集在这里了。
你如何安排自己的一天?有哪些时间管理的诀窍分享?
我的做法很简单,每天都会在一个私人、凌乱的 Kinopio 空间中记录着各种想法、项目和需要修复的 Bug,早上起来时会从中选出那天要做的事,然后开干,这种清晰的感觉非常棒。
有哪些产品你觉得应该被更多用户知道?
我的朋友 Lucas 正在做一款非常酷的 p2p 电台 app,它的设计非常漂亮,我觉得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方便分享一下你的手机及电脑主屏幕吗?并介绍一些日常使用的应用。
我的 iPhone 布局可能比较普通,对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但 Mac 就不太一样,它是我主要的创作工具,所以一直开着很多东西。
这张乱糟糟的截图非常有代表性,我也在 Kinopio 中介绍了最喜欢的 App 以及对数字生活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其中提及的一些产品:
Sublime Text 和 Sublime Merge 是我首选的文本编辑器和 Git 客户端。按照今天的标准,Sublime Text 可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不够酷,但多年的使用让我把它的快捷键刻进了肌肉记忆,成为一种本能。至于 Sublime Merge,我用它来管理 stash、分支跳转、以及从各处挑选 cherry-pick。如果你理解 Git 的基础知识,Sublime Merge 会让你产品完全掌握 Git 的感觉Pure Paste: 日常生活中,我没有一次是想要粘贴带原始字体大小和样式的文本的。Pure Paste 能确保你每一次粘贴都是「干干净净」的。Kagi: 许多人天天都在抱怨 Google 搜索越来越难用,但如果你真的在乎搜索(这非常重要),你可以选择继续抱怨(虽然什么也改变不了),也可以每个月花几美元去订阅一个没有废话、真正出色,还能屏蔽特定网站结果的搜索引擎。有哪些你欣赏的创作者?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特质?
我欣赏的建筑师很多,其中一直很喜欢已故的 Will Alsop。他设计了多伦多的 OCAD 大楼,以及许多极具个性的酒吧和博物馆。他还是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的客座讲师,在我职业生涯早期,我听过他的一些讲座,深深认同他对官僚主义的反感和随性描述作品的风格。
非常喜欢 Kinopio 的设计风格,好奇你的审美养分来自于哪里?有没有哪些建议或经验能够提供给那些有意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的独立开发者?
每做一个新 App 时我都会想:如果它是一台真实的设备,它会是什么样子?是极简冷峻的?布满按钮开关的?抑或是介于二者之间?Kinopio 中连接卡片的视觉体验有些像在模拟合成器上用线缆连接不同的模块,我总希望它给用户一种「专业乐器」的感觉,就像 Teenage Engineering OP-1 或 Nord 键盘那样,既响应即时,又激发创意。
另外,因为 Kinopio 也需要在移动端上保证完整的体验,所以这意味着界面必须具有高信息密度,就像我们在经典电脑上看到的那样。
介绍一下你自己,以来未来的计划。
大家好,我大学时就读生物专业,后来转到城市规划 / 设计。但在学习后者期间,我意识到比起城市政策,我更喜欢信息的可视化。于是我做了一家不怎么样的广告技术公司的插画师,逐渐跨入设计与开发领域。我曾在 Freshbooks、Fogcreek(在那里联合创建了 Glitch)工作,之后离开,开始打造自己的产品 Kinopio。
关于 Apptisan
Apptisan 是 Application 与 Artisan 的组合词,意为「与应用背后的工匠交流」。
每一期我会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创作者交流,希望通过我们的对话来向更多的用户介绍有趣的产品。
如果你倾向于英文阅读,欢迎通过 Substack 订阅。如果你想要自荐产品,请填写该表格,我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支持 Apptisan
Apptisan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计划,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并希望支持 Apptisan:
通过爱发电鼓励 Apptisan 继续自由创作,发掘更多有趣的 App 故事;分享 Apptisan 到社交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和这些创作者的故事。网址:Apptisan #48|对话 Kinopio 开发者 Piri:拿下 Product Hunt #1 的笔记工具?用空间记忆让想法「看得见」 https://klqsh.com/news/view/279431
相关内容
读书笔记和一些联想展开用心记录,留下生活的美好瞬间
怎样写读书笔记(通用6篇)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通用28篇)
间谍学校:像间谍一样记忆(源于俄罗斯克格勃“特工训练项目”。比记忆大师的训练内容更丰富的“大脑记忆力训练教科书”) epub
读书笔记(通用38篇)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15篇)
读书笔记怎么做?5种有效读书笔记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14篇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