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乐观开朗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天性,更是他的信念。
出身贫困,升学失利,患肺结核,经历战争,求职无门,进入亏损企业,被迫辞职……稻盛的青少年时代充满挫折。
他受过痛苦,经历煎熬。但他从来没有被苦难压倒,即使处在人生的谷底,也没有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他虽然生性敏感,有时甚至多愁善感,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乐天派。他从不服输,在逆境中依然努力奋斗。
即便别人看来是灾难般的境遇,他照样乐观开朗,积极面对,甚至把灾难看作是促使自己成长的机会,因而心存感谢。
稻盛先生认为,抱这种心态,人生就会时来运转。
这是稻盛的经验之谈。稻盛在人生的每个困难关头都有贵人相助。
小学毕业升学失利,发烧卧床,准备放弃时,班主任土井老师硬拖着他去参加考试;
高中毕业,父亲不让他考大学,辛岛老师专程家访,硬是说服了稻盛父母;大学毕业就职无门,班主任热心斡旋介绍,他总算有了工作;
创业时没有资金,西枝先生不仅出资,而且拿自己的房屋担保,从银行借出流动资金……
02
稻盛的京瓷公司发展迅猛,一路高歌。但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打击,让乐天派的稻盛也感觉痛苦,一时情绪低落。
稻盛先生开发的精密陶瓷,从电子领域发展到医疗领域,用精密陶瓷做的人工牙根和人工股关节使用效果优良,获得了厚生省(卫生部)的认可。
医院方面恳求京瓷制造陶瓷膝关节。京瓷回答说要等厚生省认可。
但医生说,患者等不及,既然股关节已被认可,膝关节肯定没问题,因为是患者的强烈要求,如果有问题,由医院和患者自己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京瓷就同意了。
这就违反了新产品需要厚生省事先认可的《药事法》。有人把这事捅给媒体,媒体开始对稻盛先生和京瓷公司口诛笔伐,大肆围攻。
日本人有所谓“岛国心理”,特别是某些周刊杂志的记者,某些所谓社会精英,他们嫉妒心很重,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一旦抓住成功人士的把柄,赶紧幸灾乐祸,上纲上线。什么“恶德经营者”呀,什么“以病人为诱饵,大发不义之财”呀,什么“违法乱纪”呀等等,大帽子满天飞。
尽管稻盛在电视摄像机面前再三低头道歉,他们还是不依不饶。稻盛先生的名誉和信用都受到了很大伤害。
生性正直,以“利他”为信条的稻盛先生,此时也不免痛苦烦恼、坐立不安。
03
稻盛先生想到了圆福寺的西片担雪老师。他赶到圆福寺,向西片老师倾诉自己的委屈。
不料,西片老师却说:“稻盛君,这是没办法的事。你烦恼,正是你活着的证明,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这当口,老师说这话,稻盛先生觉得费解。但老师接下来的一段话,让稻盛先生茅塞顿开:“灾难消‘业’。
当灾难发生时,过去包括前世造的‘业’也随之消失。过去造过什么‘业’无法知道,但是仅仅这种程度的挫折,就能将以往的错误一笔勾销的话,应该高兴才对啊!”
佛教里的所谓“业”就是原因。当原因招致的结果发生时,原因也随之消失。换句话说,不良结果的出现,说明不良的原因已经以灾难的形式表现出来,过去的‘业’已随之消失。
灾难可以清算和洗涤自己积下的污垢,所以这是好事,不但不应痛苦,而且值得庆贺,应该感谢。何况虽说是灾难,并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不过是遭受了舆论的一顿批判。
原来如此啊! 稻盛先生说:“西片老师尊贵的教导让我豁然开朗,痛苦郁闷顿时烟消云散,浑身充满了力量”。
对待困难和灾难,抱有如此达观的态度,人生还有什么值得烦恼呢? 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在稻盛先生的心底扎下了根,成为他终生的信念。
经营企业必须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胜出,经营是苦差使,经营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燃烧的斗魂,需要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但是一味紧张,有张无弛,人很难长期坚持。
所以稻盛先生说;“以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是人生成功的铁则,是经营者生存的智慧”。
本文摘自 曹岫云著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编辑:小七 审校:相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