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谈人生的四重境界
《人生的四种境界》-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寓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冯友兰(1895.12.4—1990.11.26)
冯友兰,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境界”,就是经常讲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八大山人《鸟》
中国文化的环境当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指学问、事业的阶段、品位;
二是指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意向;
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境界。

八大山人《荷花小鸟》
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八大山人《山水轴》
自然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按照习惯做事,并不清楚做的事情的意义,也可能做出一些大的事业,但是做这些大事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做事情的意义。

八大山人《鱼》
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他的一些行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对这一点是自觉的。他可以积极奋斗,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

朱耷《古木双鹰》
道德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了行义。所谓行义是为了求社会的利。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

朱耷《海棠春秋》
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
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境界是“取”,即便有时 “予”,目的还是为了“取”。而道德境界的人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目的也是为了“予”。

朱耷《山水立轴》
天地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最高的觉解: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
因此,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也应对宇宙有贡献。这就是知天,知天是因为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同天。
乐天就是所见所行对于他总是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有一种快乐,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同天,就是自同于宇宙大权,消解了我和非我的分别。

朱耷《双鹿图》
这四种境界从高级的品位或者等级来讲,是一种辩证的发展。冯友兰先生认为,因为境界的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间也有不同的地位。

朱耷《杨柳浴禽图轴》
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了解的世界。
您怎么看?
请跟帖留言!
图文来源:网络...
网址:冯友兰谈人生的四重境界 https://klqsh.com/news/view/289013
相关内容
冯友兰:人生有四重境界,境界决定了人生格局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
哲学家冯友兰谈人生成功的三个要素!才力命一个都不能少
天地境界,来自生活、回到生活
赵丽颖男友三代涉毒,前夫冯绍峰评论区沦陷,网友呼吁接孩子回家
5本人生智慧书,每一句都想抄下来
三元名家论坛:完美人生的四种境界——四大名著的人生智慧
7本书,帮你打开哲学世界的大门,人生的窗
朴槿惠曾称其著作为“人生导师”
冯绍峰谈5岁儿子时眼圈红了 他真的是一个很感性很温柔的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