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交响合唱《粮安天下》演出16场完美收官
在摇滚演唱会中,观众自发的合唱可以变成一场大型的‘卡拉OK狂欢’。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幽默故事#
由哈尔滨音乐学院倾力打造,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音乐厅共同推出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民族交响合唱《粮安天下》,11月23日晚在哈尔滨金融学院震撼上演,这也是该项目的收官演出。
据统计,自首演以来,大型民族交响合唱《粮安天下》已成功演出16场,线上线下观众达10余万人次,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用音乐“诉说”了粮食安全对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意义,用艺术礼赞了龙江大地在守护“中国饭碗”中的使命与担当。

演出现场(哈尔滨音乐学院供图)
一部时代命题的交响史诗
《粮安天下》以“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核心立意,紧扣全球关注的粮食安全议题,通过七个乐章、十二首曲目,从历史、科技、人文等多维度展现了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探索与实践。作品以黑龙江“大国粮仓”的担当为主线,融合北大荒精神、黑土地文化、智慧农业成就等元素,以民族交响乐与合唱的磅礴形式,奏响了一曲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强音。
共分为第一乐章《序歌·饥饿的世界》、第二乐章《浩歌·唤醒北大荒》、第三乐章《挽歌·仰望故人墙》、第四乐章《赞歌·珍爱黑土地》、第五乐章《讴歌·种子的梦想》、第六乐章《颂歌·慧种中国粮》和第七乐章《放歌·中华大粮仓》共唱“种好中国粮,端牢中国碗”的豪迈誓言。

演出现场(哈尔滨音乐学院供图)
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
《粮安天下》在艺术创作上大胆突破,首次将民族管弦乐与西方交响乐技法深度融合,并创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例如,《种子的梦》器乐曲以黑龙江传统民乐《秧歌调》为基底,通过唢呐与二胡的对话,展现黑土地的生机与希望;《智慧农场》则用电子音乐与交响乐的碰撞,模拟无人机播种、卫星定位等场景,呈现智慧农业的科技感。作品还通过“讲述+字幕”的多媒体形式,将历史影像与舞台表演交织,增强叙事张力。
“音乐不仅是审美的载体,更是时代的号角。”该剧作曲邓东源表示,“我们希望用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让世界听见中国守护粮食安全的决心。”导演栾岚则强调:“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对土地的深情,这是我们向历史与未来的致敬。”
顶尖团队铸就文艺精品
《粮安天下》汇聚国内顶尖创作力量:编剧戴立然、徐蔚深耕主旋律创作,曾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作曲家邓东源以21次国家级奖项的成就,为作品注入史诗级音乐语言;哈尔滨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与合唱团以172人的超大规模联袂演绎,展现了学院派的精湛水准。北大荒集团作为合作方,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使作品兼具艺术真实与历史厚重。
据悉,该作品自启动以来,历经两年精心打磨,并入选“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获得省财政专项支持。首演前,剧组赴北大荒实地采风,走访农业科技园区,将一线劳动者的故事融入创作,确保作品“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

演出现场(哈尔滨音乐学院供图)
社会反响与未来展望
演出结束后,观众反响热烈。一位北大荒老垦荒队员激动地表示:“听到《爷爷的手》时,我仿佛看到了父辈的身影,他们的精神永远在这片土地上闪光。”
收官演出只是一次阶段性小结。未来,《粮安天下》将以“音乐厅版”与“巡演版”双模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计划在省内高校、北大荒集团各农场及部分地市开展多场演出,并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粮食安全故事。“我们期待用艺术凝聚共识,让更多人关注粮食安全,珍惜每一粒粮食。”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表示。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安天下》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教育课。它用艺术的力量唤醒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对粮食的珍惜,更以龙江担当诠释了中国守护“大国粮仓”的坚定信念。(来源:哈尔滨音乐学院)
网址:大型民族交响合唱《粮安天下》演出16场完美收官 https://klqsh.com/news/view/290618
相关内容
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将首演,唱响民族不屈之魂四川交响乐团《黄河》交响合唱音乐会在蓉上演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 |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与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共同唱响时代旋律
北京大型演出市场再掀“大合唱”
好消息!多场大型演出,将落地合肥!
全民k歌app官方下载安装
流行演唱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分析
经典《卡门》点燃蓉城夏夜 成都交响乐团24/25乐季完美收官
传统与潮流的交响:民族音乐在融合中焕新
六千观众倾情入梦,民族舞剧《红楼梦》台北站巡演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