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常见的张王李赵,但还存在着一大批古老而独特的姓氏,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信息。
冮、璩、禚、佴、乜、妫、覃、昝、缑、蒯、…这些稀奇古怪的姓,你能念对几个?它们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冮 gāng
起源于:江姓源远流长,是正统的中原古姓;而冮姓则带有明显的地域和地貌特征。古代喜欢以地理环境起姓氏,(如:住在河东的姓“河东”,住在桥边的姓“桥”等)。
璩 qú
起源于:以器物为姓,“璩”在古代是一种玉器的名称,特指耳环或玉环。中国古代有以器物为姓的传统,制造或拥有这种玉器的家族可能以此为姓。又与“蘧”相通:璩姓与另一个姓氏“蘧”qú,如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有很深的渊源。部分璩姓是由蘧姓演变而来的。
禚 zhuó
起源于:以地名为姓,源自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地“禚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一带)。受封于此地的大夫或他的后代,便以封地名“禚”作为姓氏。
佴 nài
起源于:官职,相传黄帝的史官名叫佴仓,其后代便以“佴”为姓。这是最古老的来源之一。赐姓或改姓:在历史上,也有因帝王赐姓或为避祸而改姓佴的情况。
乜 niè
起源于:少数民族姓氏,主要起源于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有“乜”这个部落,他们进入中原后,以部落名称为姓。
妫 guī
起源于:上古圣王之后,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姓氏,源于上古时期的圣君虞舜。舜因居住在妫汭(guī ruì,今山西永济市南的妫水河湾处),他的部分子孙便以居住地“妫”为姓。西周初年,舜的后代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成为陈姓和田姓(陈完后裔)的始祖。因此,妫姓是陈、田、胡、袁等多个大姓的共祖之一。
覃 qín
起源于:南方及少数民族起源,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覃是一个大姓,其起源与古代的部落名称和首领称号有关。
昝 zǎn
起源于:由咎(jiù)演变,此姓主要源于“咎”姓。古代“咎”字有灾祸的意思,古人认为以此为姓不吉利,于是在“咎”字中加一横,改为“昝”姓。
缑 gōu
起源于:以地名为姓,源自西周时期的“缑邑”(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周朝有卿士受封于此,他的子孙以封地“缑”为氏。或者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汉化政策,鲜卑族的“渴侯氏”集体改姓为“缑”。
蒯 kuǎi
起源于:以地名为姓,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大夫蒯得的封地在“蒯”地(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其后代以“蒯”为氏。也有以国名为姓,古有蒯国(在今河南省境内),其后人以国为姓。
来源 | 安澜共读(声明:“淮阳融媒”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编辑 | 徐亚磊
审核 | 陶勇
统筹 | 杜洋
监制 | 姜昀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