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云录制”并不简单,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技术亮点

发布时间:2025-11-27 08:16

简单的生活并不简单,背后蕴含着深邃哲理。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感悟人生#

作者 | 本刊编辑 陈晨 李丹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国人迎接农历新年前忙碌而平静的生活。在全国老百姓“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电视重回客厅生活中心。

“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月29日,全国有线电视和IPTV较去年12月份 日均收看用户数上涨23.8%,收视总时长上涨40.1%,电视机前每日户均观看时长近7小时,广播电视收视成绩单亮眼。

但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众多剧组、栏目组停摆,影视剧停拍,综艺停录。据不完全统计,2 月份有十几档综艺节目停播或者延播,即使是勉强维持在播的综艺节目也进入了“库存告急”状态。

为应对这一情况,被动寻求出路也好,主动寻求创新也罢,“云录制”这一方式被越来越多综艺节目应用, “云综艺”成为这一时期综艺市场的新潮流。

一边是《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3》等已有深厚积累的王牌节目,纷纷开启云录制模式;另一边是电视台及视频网站针对目前情况特别开发的创新节目,如湖南卫视《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浙江卫视《我们宅一起》、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6》特别节目《云端喜剧王》、爱奇艺的“宅家”系列、优酷的“好好”系列等。

这些节目采用“云录制+音乐竞演”“云录制+谈话节目”“云录制+美食节目”等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意相交叉的思路,虽然目前看上去大多还只是疫情期间的特殊产物,但其背后的“创新驱动”及“时代记录价值”确实很值得业界讨论和思考。

从卫视平台到线上视频网站, 疫情之下推出的多档“云录制”节目,在融入Vlog、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的基础上,有效削弱了节目嘉宾之间的时空限制,压缩了节目制作时长, 凸显出“云录制”响应迅速、工作高效、陪伴感强等特点,不仅保证节目内容常态化的更新,同时也让观众见证了当下综艺内容生产制作的高效率,以及在技术联动上的高性能。

其中,云、5G、AI技术的加入,不仅促使“云录制”的更多玩法,同时也促使“云录制”不断进阶。

在“云录制1.0”阶段,云端传输高效性及便捷性的特点充分地满足了“云录制”多地、多人、 长时间同步在线的录制需求。

但事实上,在“云录制”模式下,传统的电视技术是无法完全支持录制的,且市面上的普通多方视频软件在视频清晰度及音频上也满足不了电视录制的要求。

因此, 保证节目画面清晰度以及云视频软件与常规演播厅录制系统视音频信号的兼容和匹配是“云录制”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应对这一技术难点,《天天云时间》从软硬件两方面齐下手。《天天云时间》总制片人沈欣告诉《影视制作》记者,《天天云时间》的“云录制”就是在长沙本地一家可支持多人在线技术的科技公司及可提供技术支持的程序开发公司的协助下,才最终顺利完成录制。软硬件调试期间,更通过“云遥控”的方式联动各地技术人员。

《天天云时间》采用“云录制”实现了多地嘉宾视频云连线

值得一提的是,《天天云时间》“云录制”使用的设备在长沙仅有一台,未来设备规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云录制”趋势正在蔓延,以湖南卫视等为代表的电视台已经开始将“云录制”作为稳定节目播出。 基于疫情期间的应用探索和优化,云视频软件及配套硬件或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升级。

沈欣 (左) 在《天天云时间》“云录制”现场

与“云录制”直播连线、语言交流、小体量生活记录为形态的节目相比, “云录制进阶版”的代表如《歌手·当打之年》等现场感、竞技性更强、电视呈现顶级水准的节目对“云录制”技术的要求更高,在技术实现难度上有了升级。 云端传输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降低视音频损耗、还原现场效果是该类型节目面临的又一挑战。

《歌手·当打之年》对“云录制”的技术要求更高

《歌手·当打之年》制片人洪啸介绍,《歌手·当打之年》在录制前的筹备期就尽量将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考虑周全,如网络环境、连线景别、拍摄素材回传等。具体到实际操作过程,录音棚机位合理化安排、网络传输中音质损耗降至最低、保留直播与现场表演的完整性等问题仍需不断调试和摸索。针对各种技术问题,还会进行 “云录制”带机联排,以保证在问题出现后第一时间解决。

洪啸(中)在《歌手·当打之年》“云录制”现场

同为现场竞技性歌唱类音乐节目,山东综艺频道 《我是大明星冠军之战》在“云录制”过程中还需要解决演播室播放音乐、歌手异地接收音乐的网络延时、声反馈、多人异地合唱等一系列难题。最终经过技术部门积极改进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了异地声音同步传输。

山东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冠军之战》也采用了“云录制”

“云录制”不仅是疫情背景下的顺势而为,同时也离不开技术环境发展带来的影响。进入5G时代,随着5G建设不断提速,在 5G网络高速率大宽带、低延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的网络环境下,首先可以保证为“云录制” 提供更稳定、 更流畅的传输环境,避免在视频连接或直播过程中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画面卡顿等问题。

其次, 线上技术多元应用正在成为趋势,5G、AI等新兴技术正在与云形成更好地协同,并将进一步改变节目生产制作流程。

洪啸介绍:“此次为《歌手·当打之年》提供云录制技术的是湖南有线、5G芒果超视,以及映客直播组成的团队。录制过程中,‘5G芒果超视’就采用了 5G+云+人工智能技术。”这是“5G芒果超视”首次应用于综艺节目录制,也是5G实现在广电行业的一次深度应用。

《歌手·当打之年》“云录制”中主要应用了“5G芒果超视”的 超高清多线程实时传输云端标签化智能剪辑两项功能。

首先是通过云端实时传输500位线上大众听审约900小时的视频源素材,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主要 是放在对大量视频素材的智能筛选及剪辑上。

通过AI技术将 《歌手·当打之年》 中的素材按标签化进行表情归类

传统演播厅录制模式下,需配备多名摄像师捕捉现场观众镜头,并由多名专业剪辑师在后台进行人工剪辑,而“云录制”模式下的500位在线观众,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会产生 近70000条视频素材,如果依靠传统人力剪辑,至少需要上百人连续工作一天才能完成,而以人工智能替代部分传统人力视频粗剪工作后, 仅一人一天就可完成,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组素材选取和后期剪辑工作的效率。

不仅如此,为保证AI效果的呈现及配合湖南卫视对电视节目制作高水准、高要求的执行标准,湖南有线还联合智影同步启动了创客计划,通过在线云制作处理近5000条更加精细化的观众互动镜头素材。

此次应用中,5G和AI技术使“云录制”和“云剪辑”成为了现实。接下来,“5G芒果超视”还将继续参与和优化《歌手.当打之年》互动制作流程,未来会与湖南卫视节目生产体系高度协同,持续优化产品。

基于此可以预想,随着VR/AR、超高清等更多新兴技术在“云综艺”中的不断深入应用,超高清云端传输效能得到提升之余,AI剪辑标签也将实现高速进化、实时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会更加丰富。

对此,沈欣也持肯定的态度:“云录制的方式除了话题和简单的分享和游戏外肯定有延展的空间,包括5G和VR技术的电视化拓展,会给这类 型的节目从内容题材和视觉效果上添彩。”

5G、云、AI等技术的多元应用,还为“云综艺”带来了另一个鲜明标签——互动, 除了艺人、现场观众、工作人员之间产生互动,网络观众也能和节目产生实时的互动。

沈欣认为:“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 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已成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借助更大的带宽支持,不再囿于手机小屏幕,可以实现连线互动的屏幕也会越来越多。”如《天天云时间》的录制中,虽然只采用了9路视频信号,但实际上录制可达到100路同时接入,也就是可以实现成百上千人同时互 动。结合AI技术,“云录制”可进一步实现技术改进和设计,如完成百人线上抢答比赛等节目内容。

《天天云时间》录制中虽然只采用了9路视频信号

但实际可达到100路同时接入

在技术的“鼎力相助”下,“云录制”不断玩出各种新花样,那么,在未来这一疫情下的创新形式是否还能持续走下去吗?下周一《影视制作》将对此继续展开讨论,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

END

知名剪辑师朱利赟分享如何用平行蒙太奇把电影故事讲得更好?

【主编视角】广电的力量

跟着《青春有你2》“偷学”综艺反应镜头剪辑技巧

3期导读 | 非常期间广电的力量;“云录制”与“云综艺”

国外电影院在规定下大量关停!NAB 2020正式宣布停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综艺“云录制”并不简单,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技术亮点 https://klqsh.com/news/view/291666

相关内容

影视制作揭秘:电影背后的技术与艺术.docx
小鬼飞泰国录制综艺
多档音综点燃夏日热潮,音乐综艺在流量与艺术间寻找平衡
综艺大揭秘01:收视率高的综艺,原来套路这么多!
芒果台创新之路:综艺直播与云录制的融合尝试
商业大佬纷纷参加综艺,背后原因有这些!
心理疏导:不只是“聊聊”那么简单,背后竟藏着这些秘密!
沈华:艺术品收藏的特点是什么?
综艺后期制作流程是什么?
综艺咖数量日渐增长的背后,少不了行业的这三股力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