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女王2》的官方社交账号因一次“嘴瓢”操作,不仅导致剧组工作人员被开除,甚至登上了热搜。事件的起因是一名网友在预告片下留言,表示想要模仿《新闻女王2》的风格拍摄另一部剧,结果剧组的社交媒体运营人员回复了“不在一个赛道”这一话语,并且还以“呵呵”这种带有挑衅意味的语气进行回应,随即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争议。
这次事件迅速发酵,经过短短24小时,话题从一个简单的互怼变成了社交媒体的热点。从15:17小编的一句“不是一个赛道”,到18:42话题登上热搜,随后剧组发布道歉声明并承认“言论不当”,第二天一早,小编被开除,整个事件的时间线简直就像一部戏剧。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这位小编的内情透露。有爆料称,这位小编月薪仅为8000元,负责三个平台的运营,事发当天加班至凌晨,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后果,结果不慎言辞失当,导致了这场风波。网友纷纷表达共情,认为这位“打工人”也不容易,最终却因为一句话失业,成为了娱乐圈的新焦点。
对于事件的背后,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为三派:一派支持小编,认为《许我耀眼》与《新闻女王2》确实不在一个赛道;另一派则觉得剧组官方账号作为代表,应该更有礼貌,不能随便与观众互怼;还有一部分人站在“打工人共情派”,认为月薪8000元却需要管理多个平台,工作压力山大,完全可以理解小编的失误。
事实上,这并不是《新闻女王》系列第一次因为言辞不当引发争议。第一季时,剧组曾暗讽过《以爱为营》是“悬浮职场剧”,尽管当时争议不大,但这次事件却碰上了赵露思的粉丝,才彻底爆发。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波争议反而给两部剧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许我耀眼》的播放量暴涨,增长了300%;而《新闻女王2》预约量突破了20万,创下了优酷港剧的新纪录。这一事件让人不禁感慨,现代娱乐圈的流量规则真是“黑红也是红”。
从此事件中,也能窥见影视圈的潜规则。在业内,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大致上是:正剧 > 职场剧 > 悬疑剧 > 甜宠剧 > 古偶剧。作为职场剧的《新闻女王2》显然自视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比甜宠剧《许我耀眼》要“高级”得多。这种“看不起”的心态,在圈内常常以“风格不同”这种话术表达,而这次的事件就是小编无意间暴露了行业内的一些潜规则。
在娱乐圈,尤其是当某部剧是年度重头戏时,公关危机管理往往成为头号任务。剧组人员的开除,也往往是为了“保帅”,解决外界对剧组形象的质疑。而这一切,和以往的娱乐圈套路如出一辙——先开除低级别员工,再平息舆论风波。
尽管小编丢了工作,但《新闻女王2》的预约量却迎来了激增,验证了现如今剧宣的流量秘籍——通过争议来吸引观众眼球。现在的剧组不再依赖好口碑,而是通过制造话题和争议,迅速让自己登上热搜。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营销方式未必能持久。过度营销可能会伤害剧集本身的质量,比如《我的人间烟火》因过度炒作口碑崩塌,豆瓣评分直跌至4.1,成为业内警示。观众其实更注重的是剧集的内容和故事,而不是不断制造舆论话题。
综上所述,娱乐圈的剧宣方式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作品展示,而是通过一系列话题制造来引发观众讨论。虽然这种方式一时能带来关注和热度,但最终的赢家仍然是那些有好故事和高质量作品的剧集。如果剧本不过硬,再多的热搜也难以持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