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探春都能预感到贾府的衰败,为何贾母竟不能预知?
《红楼梦》通过贾宝玉的眼睛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衰败。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文学#
别断章取义、拉帮结派的,探春和贾母感知贾府的衰败,几乎是同时。
其实,贾府的衰败,从《红楼梦》开篇就开始了。冷子兴不是说过吗?“如今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宁荣二公也曾说过:“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贾府早就开始衰败了。可是在五十三回之前,我们读者几乎没有感觉。为什么?
因为元春的封妃与省亲。这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如果运作得好,也可以挽回贾府的颓败之势。虽然没运作好,也给贾府带来几年繁华。这几年繁华,正是《红楼梦》主要故事开展的背景。
贾府什么时候开始,让人感到衰败的呢?五十三回:“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二年倒赔了许多。”这是贾珍评价荣国府:花钱的去处增加了,挣钱的来处却没有增加。
不过,贾府底蕴深厚,虽然入不敷出、走下坡路,但毕竟是渐进过程,再支撑两三代也不难。巨大的动荡发生在七十四回:“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这话是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的,也是她“预感到贾府衰败”的最直接证据。在此之前,她兴致勃勃地创建海棠社、改革大观园、协理王熙凤,并没有“衰败”之感。
那么,贾母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贾府的衰败呢?第七十五回,抄检大观园的次日:“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咱们别管别人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以甄家与贾家这样的世交,贾母竟说“别管别人的事”,不是冷淡,而是“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已,聊未自遣耳”,是及时行乐的意思。
果然,晚上赏月,直到四更,众姐妹都熬不过了,贾母也累得闭上眼,却还不肯散去:“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其实这天“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哪里“今儿高兴”了?贾母是舍不得这点繁华。她已经知道,这是最后的繁华,此后再不可得了。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加快衰败的重要节点。探春的激烈反抗,贾母的及时行乐,都是预感到败落而做出的反应。
网址:连探春都能预感到贾府的衰败,为何贾母竟不能预知? https://klqsh.com/news/view/29959
相关内容
《红楼梦》:只有弄清贾府主要靠谁挣钱才知道贾母究竟有多坏贾母为何不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
红楼梦:南安太妃和贾母斗法,贾母保护了黛玉等人,无奈牺牲探春
林黛玉为什么不能死在贾府?
贾母才是真正的红楼死结,没人知道她是谁,贾家史太君究竟是谁?
《红楼梦》:贾家不在金陵么,为什么贾母一生气就喊着要回南京?
原创焦大骂的养小叔子是谁呢?目光放于贾府众人,与惜春关系最大
妙玉究竟什么来历?其实贾府的人很清楚,却只能假装不知道
林黛玉丰厚的家产都去哪儿了,真是被贾府侵吞了吗?
贾府为何被抄家?薛宝钗早早骂出了原因,却常被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