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入画见匠心 市井烟火绽星城——袁光若“匠心传承·人间烟火”双系列创作展长沙启幕
城市夜市的热闹与烟火气:人间烟火的寻常画卷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生活随笔#
在钢筋水泥林立的现代都市中,一场聚焦非遗传承人与市井百姓的艺术盛宴,悄然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温暖记忆。5 月 13 日,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联合主办,长沙市企事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长沙三亩地画会协办的“匠心传承・人间烟火 ——袁光若双系列创作展”在长沙启幕。知名画家袁光若以近百幅油画作品,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时代长卷。
袁光若深耕艺术领域四十余载,其身份多元而丰富。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他,不仅是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普法书画院副院长,还曾担任湖南省话剧团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作品多次荣获文化和旅游部 “五个一工程” 剧目奖。然而,在众多荣誉光环之下,他始终以 “社会观察者”自居,用画笔忠实记录着时代浪潮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扎根泥土的创作理念
“艺术不应高悬于殿堂,而应深深扎根于泥土。” 袁光若的这一创作理念,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完美诠释。他精心打造的“百姓非遗”与“百姓万象” 两大系列作品,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坚实桥梁。
在创作风格上,袁光若长期聚焦社会底层百姓生活与非遗人物的众生百态,对这一群体的艺术刻画,已然成为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与独特专长。
步入充满艺术氛围的展览大厅,这场非遗人物与百姓万象画展宛如一扇神秘之门缓缓开启,引领观众踏入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当下交融的奇妙世界。每一幅作品都似一位静默的讲述者,以细腻的笔触、绚丽的色彩,将底层百姓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百姓非遗”:传承中的鲜活生命力
在“百姓非遗”系列作品中,花鼓戏经典剧目《打铜锣》《刘海砍樵》《补锅》《蔡坤山犁田》《张先生讨学钱》《蔡九癫子》等仿佛跃然眼前,观众似乎能听见那悠扬的演唱、铿锵的锣声与激昂的鼓点。湘剧表演中,演员水袖轻扬、眼神灵动,将角色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中的民间艺人,一招一式皆传承自祖祖辈辈的精湛技艺。耍杂技的后生身姿挺拔,老艺人教导徒弟时眼角的皱纹里都蕴含着独特的门道,让人不禁回想起儿时庙会上的热闹场景。在袁光若的笔下,这些非遗传承人的形象既承载着古老传统的厚重底蕴,又散发着鲜活生动的生活气息,就连道具上的包装、戏服上的褶皱,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百姓万象”:市井中的动人艺术
“百姓万象”系列作品则聚焦于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修车师傅满手的油污、卖菜大娘冻红的脸颊,皆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些画作不求华丽,而是专注于展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画中老大爷茶杯里的茶垢、修鞋匠密密麻麻的针脚,无不透着亲切之感。
袁光若将街头巷尾那些看似平凡的营生,都化作了艺术的瑰宝。他让观众猛然发现,最动人的艺术,其实就存在于每日路过的巷口摊位,存在于非遗老艺人的一招一式之中。
在展出的近百幅作品中,一幅描绘皮影戏传承人的画作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表演者脸上刻满岁月的沧桑,眼神却坚定而执着,粗糙有力的双手在表演时,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热爱。透过这幅作品,观众仿佛看到了这位皮影戏传承人与皮影戏相伴一生的时光,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在袁光若的笔下重新焕发出璀璨光彩。
这场非遗人物与百姓万象画展,不仅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对底层人物生活的深情描绘。它让观众对这种文化传播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让大家更加明白,非遗不仅是古老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文化的认同。
▲观展嘉宾与袁光若老师(右五)、长沙市企事业文联刘昆仑书记(左六)合影
在快节奏的当今时代,人们不妨放慢脚步,走出忙碌的生活,用心聆听古老传统文化的低吟浅唱,让这场新颖生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画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袁光若老师作品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化馆馆长叶伟平与玄木文化创始人徐鑫共同策划,著名艺术评论家彭文斌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将持续至 5 月 24 日。
▲袁光若老师作品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吴明德 乔育平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网址:非遗入画见匠心 市井烟火绽星城——袁光若“匠心传承·人间烟火”双系列创作展长沙启幕 https://klqsh.com/news/view/30555
相关内容
映射古今传承的匠心烟火兰州闹新春 非遗传承过大年
大国工匠刘更生:于榫卯间创新传承非遗技艺
见证大师匠心!30余件骨木镶嵌艺术精品展在宁波开展
长沙国风烟花秀亮相 火树银花绽夜空
明星化身非遗守护者,匠心传承,挑战无限乐趣
跨年烟花秀,江苏太燃了!
长沙天心阁赋
孙笠轩缂丝华服致敬大唐风华:非遗技艺与光影艺术的千年共舞
守艺初心、创赢未来丨姑苏非遗携手奋进共绘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