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本质就是极致思考 很多人以为写作就是写作,其实写作也是思考的一种呈现,而引发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与对话。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是在与别人...
写作是对阅读思考的反馈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与写作#
很多人以为写作就是写作,其实写作也是思考的一种呈现,而引发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与对话。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是在与别人对话,别人不断抛出各种观点和案例,我们进行识别与理解。写作,就是把我们的思考过程显性化,让别人也可以看到。
如果只写不读,创作的灵感来源就会枯竭。
这就像成长型思维,只有你不断学习与成长,你的思维才不会被陈旧或惯性思维打败。
写作也如此,你只有不断输入新的观点、思考,才能启发你新的思考,从而写出有洞见的文字。
写作,为什么能锻炼人的思考能力?
《写作风格的意识》作者史蒂夫·平克,给写作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写作,是把网状的知识,用大纲二维展开,线性表达。”
什么意思呢?
头脑里的信息,是网状存储的。类似于网络的结构,互相关联、错综复杂。
语言文字,是线性呈现的。类似于一条直线上的点,每个点都分配了一个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是按顺序展开的。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头脑思考、文字输出的过程。
即,把复杂的网状思维或信息结构化,整理成有组织、层次分明的一行行文字,这其实就是训练思考的过程,需要不断将网状内容,结构化线性表达。
写作输出的过程,是思考可视化、清晰化的过程。写作形成的内容,是思考的结晶。
这也让我忽然明白:“看过的书,为什么记不住?想写作,为什么会很难?”
这其实,就涉及“脑机接口”转换的问题。
大脑存储结构是网状的。
写作,要把网状的信息,转换成线性的内容,才能取出来;同样,读书,要把线性的文字,转换成网状的内容,才能存进去。
往大脑存东西,有点儿像织毛衣,需要把一根根毛线,通过一定的框架编制起来;从大脑取东西,有点儿像拆毛衣,需要找到毛衣线头,再一根根拆出来。
阅读,是边看边理解的过程。
只有梳理清楚(大脑想明白了),才能记(缠)得住。
写作,是边写边思考的过程。
只有梳理清楚(大脑有感悟了),才能写(拆)出来。
存东西,需要梳理知识框架、模块化,形成大脑的网状思维体系;取东西,需要梳理知识脉络、逻辑线,形成大脑线性的语言表达体系。
过去,我还以为读过书的记不住,是因为自己笨,原来没搞懂大脑存储信息的方式——把看过的线性内容,通过梳理转换为网状体系。
写作也一样,有时候网状转换线性很顺利,有时候又很痛苦,尤其是写生涩内容时,这时候,就需要先梳理大纲和表达脉络。
阅读和写作,其实应该不分家,一边通过写作梳理看过的内容,把他们都装进大脑里。
同时,又再把大脑的一些信息,通过写作的方式,给呈现出来,这是一个锻炼“大脑接口转换”的好方法,让我们头脑变得更容易吸收信息、消化信息、应用信息。
如果人生只有一件值得投资的事,那就是读书和写作一起,读写一起。
也有一句话说:“阅读,是写作最好的老师。要学会写作,先习惯与书做朋友。”
很多人想学写作,第一想到的要么是自己写着试试,要么想着找个写作老师。其实,阅读就可以,读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触和想法,想提笔记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写作。
写,是阅读的一种呈现方式。所以,学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后输出。
就像记者把自己采访的内容通过新闻稿传播出去,就像科学家把科研成果用论文记录下来。
写的前提是阅读,把各种载体上的信息先输入,然后通过边写边思考、边写边整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就像古典老师说的:在这个信息流的时代,不仅要能把信息吃进去,还要能把信息再吐出来的能力。
我过去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只看不写,导致看过的书、听过的课随着时间流逝就会云霄烟散。
现在回头看,就是没有把别人的信息变成自己的,没有把书上的内容沉淀在自己的脑海。
其实,也是在上个人发展共读会《21天卡片写作营》时,古典老师说:“读写就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我才知道,原来最好的自我投资不是阅读,也不是写作,而是读和写一体。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这两个改变:
第一,进行投资型的阅读,挑一些具有底层逻辑和揭示世界真相的经典书籍读;
第二,以后读书的目的不能只是读完,而是把每本书变成10张、20张读书卡片笔记,积累自己的灯塔效应,为以后发亮做准备。
只有相信写就是最好的阅读和思考,真正落实读写一体,才能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读书和写作的收益。
一直看我文章的老读者都知道,我自己也是一路这么过来的,过去毕业七八年从来都没看过书,到现在每天早上必须要翻几页书,写几张卡片笔记,更新两个公众号、一个知识星球,每天要写这么多内容,从哪里来?
其实就是我通过读书、写作引发的思考写出来的。
写作拼的不是写作技能,而是你输入量引发的思考。
作为践行写作而受益的过来人,不想劝每个人都写作,但如果你希望生活发生改变,或者想在职场中得到发展,或者向往自由职业,「写作」就能帮助你。
你要写作,就要有内容可写,就需要倒逼自己看书、阅读,你就会接触各种观点和经验,然后受到启发、联系生活,开始反思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
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背后代表着你的思考能力,看问题的深度,知识的输入量;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也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这些综合起来,就能决定你能走多远、飞多高!
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核心价值。思考让我们区别于动物,能够理性分析、解决问题。思考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推动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只有不断思考,才能超越现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思考是生活的精髓,缺乏思考则生活乏味。思考让人深入理解世界,发现隐藏的乐趣。思考习惯是开启生活乐趣的钥匙,只有深入思考,才能领略生活的丰富与深刻。
想比别人更具智慧,除了拿出大量时间思考,别无他法。巴金也说过:写作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过程。
希望你也能在写作上、练习思考上扬帆起航。
网址:写作的本质就是极致思考 很多人以为写作就是写作,其实写作也是思考的一种呈现,而引发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与对话。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是在与别人... https://klqsh.com/news/view/48609
相关内容
2020雅思考试写作关键词库:媒体对生活的影响省写作会会长胡伟作客广工博雅讲坛:阅读与写作改变人生
周于旸: 写作是一种积极的痛苦|青年作家
写作是一种对话 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推出
探索写作的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
与孩子共享阅读与写作的乐趣:开启文学之门
叶兆言:阅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BIBF文学之声 | 艾伟:写作经年,最大的变化来自读者
新荷人才|薛超伟:现代人的故事没什么特别的,关键是怎么写
陈鲁豫、刘擎、严飞、蒋方舟对谈新书《世界作为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