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习惯.doc

发布时间:2025-07-24 02:32

定期阅读和写作,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写作习惯.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目 录1、培养阅读习惯31.1、培养阅读兴趣31.2、正确看待阅读31.3、选择恰当的阅读读物41.4、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41.4.1、浏览标题法41.4.2、知其梗概法51.4.3、摘录要点法51.4.4、品味鉴赏法51.4.5、筛选信息法51.4.6、读书笔记法51.5、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52、培养写作习惯72.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72.2、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72.3、提笔之前先写提纲82.4、不断修改,不断完善82.5、赏识学生的成功93、读写结合103.1、以读带写103.2、以写带读103.3、读写结合,水到渠成104、结论12摘 要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2、。它需要放眼于课内,更需要放眼于课外;它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它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学习习惯在教育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同时,它会带动其他学科学习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塑造人格,使其终身受益。关键词:兴趣,阅读,写作前 言 未来的文盲不

3、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这样发出警告。因此,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学会学习”其中包括一层意思,那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天,我们已经把素质教育推到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这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使有益行为变成自觉行动,从而使良好习惯的行为方式得以实现,哪怕遇到困难和障碍,也不会需要意志的约束而会自动克服,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事业的成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是语文学

4、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能力。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课内外大量的言语作品中涵泳品味,含英咀华,感悟出语言规则,并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规则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1、培养阅读习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学质量下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持续下滑,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

5、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无法在良好的写作习惯中获益。1.1、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 它是在预定客观环境影响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同样, 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引导、培养无法分开的。 关于培养兴趣, 郭沫若说过:“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从而使人能够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 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当学生对阅读发生兴趣时,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当然,

6、 阅读兴趣往往影响阅读效果。有兴趣读书的学生与无兴趣读书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相同的读书条件下去读同一种书, 其结果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差距; 读有兴趣的图书与读无兴趣的图书, 其结果也不一样。1.2、正确看待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是一种学习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经常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7、对学生的说、写能力有重大作用。笔者每接任一届新生时,很注重给学生上“正确看待阅读”的教育课,逐步让学生对阅读有所认识和兴趣,通过实践,慢慢地体会到阅读的作用。1.3、选择恰当的阅读读物 中学生学习本就很紧张,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更应该从开阔眼界、培养能力、提高思想和审美水平的正确目的出发,选择合适的课外书籍。一些学生由于沉溺言情和武打小说而对上课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很重要。因此,教师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应该知道学生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不要看那些消遣类的文章,更不要看那些低级庸俗的读物。1.4、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意义的理解和解

8、释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的活动。要完成好这种活动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1、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了解文章大体内容,如新闻类。 1.4.2、知其梗概法 对于那些篇幅较长,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必须了解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如外国名著类。 1.4.3、摘录要点法 对于那些分要点阐释而内容较长的文章就用这种方法。 1.4.4、品味鉴赏法 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匠心,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1.4.5、筛选信息法 对那些反

9、映科技发展的文章,教会学生抓关键的词句,从文中选出更多的信息、关键词、关键句。 1.4.6、读书笔记法 这种方法是深化阅读,把读和写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辅以写读书笔记,可以让阅读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1.5、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流评比、阅读经验介绍。学生通过检查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后,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综上所述,阅读的自觉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习惯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产生了读的欲望,才可能自愿去读;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才

10、可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真正的益处;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及时地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2、培养写作习惯作文教学要把习惯培养放在首位,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学生具有作文能力的标志。要加强写作训练,培养习惯,在于重视写作的每个环节的习惯形。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多年来学生对作文课始终是望而生畏,长吁短叹,对作文感到乏味。写出的文章干瘪无味。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2.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做任何事情兴趣是关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在这样的前提下引

11、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2.2、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它只钟爱于独具慧

12、眼的人。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练就学生一双“慧眼”。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周围发生的一切,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方法悉心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要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角度的事物细致观察,全面的了解,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真正认识。此外,坚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摘要和读书心得,及时总结自己的读书收获。坚持写杂感、随感,及时整理自己的认识,提炼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2.3、提笔之前先写提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写作前一番构思,并写好写作提纲,对写作大有裨

13、益,它可以克服写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行文中的东拉西扯,减少其它失误。提笔之前先写好提纲,接下来就有利于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安排文章的主次,安排好文章的详略,真正做到写前“胸有成竹”。2.4、不断修改,不断完善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

14、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2.5、赏识学生的成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

15、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畅了。”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功到自然成”。3、读写结合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相对独立,但有互相依存。重读轻写,轻写重读,读写各行其是,都是不可取的。吕淑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也不难了。如果只会糊里糊涂的读,必然也只会糊里糊涂的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带动阅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3.1、以读带写 即以阅读教学带动

16、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以课文为原型进行仿写训练;二是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多种写作训练,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3.2、以写带读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写又反作用于读,写作可以促进阅读,使读得更深,更自觉,读写结合,读写相长。3.3、读写结合,水到渠成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改变了阅读与写作孤立地进行教学的现状。力求在教学中将阅读于写作紧密结合,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创设写作内容,使学生能将阅读中学到的技能迁移到写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了新台阶。从而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运

17、用于课外。总之,语文的教学我们要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凭借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并围绕结合点完成阅读教学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感悟作者的表达两个过程。这种结合,相信能为学生的写作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当然,读写结合训练类型远不止这些,更多训练类型的创生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朱作仁先生说得好,读写结合是一座“富矿”。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开掘,它定会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勃勃生机。 4、结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得到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一生正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正说明了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用。读写听说紧密结合,

18、是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载体。习惯是能力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才能有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只要重视习惯的养成,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使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总的来说,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是重中之重,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才不会在学习上感到枯燥和乏味,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不要让学生在指责声中成长,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组编,1997年8月 2 饶杰腾、王问渔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阎振有话说和说得来,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七期 4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C,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83 5 张兴柱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6 李桂莲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7 王永. 作文教学的本质和写好作文的三个因素. 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5月 8 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大出版社,19919012

网址:阅读与写作习惯.doc https://klqsh.com/news/view/48630

相关内容

巧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乐趣
浅谈读书习惯的养成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女性成长读书会:用社群与微习惯开启新生活
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doc
与孩子共享阅读与写作的乐趣:开启文学之门
写作的本质就是极致思考 很多人以为写作就是写作,其实写作也是思考的一种呈现,而引发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与对话。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是在与别人...
省写作会会长胡伟作客广工博雅讲坛:阅读与写作改变人生
写作专栏,系统性学习写作(建议收藏)
如何养成写手帐的习惯?
一起打卡!参与世界读书日活动,收获阅读乐趣与丰厚奖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