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说,写作使我快乐

发布时间:2025-07-25 00:35

东坡肉是苏菜经典,由北宋文学家苏轼创制 #生活技巧# #饮食烹饪技巧# #中餐烹饪历史#

在看林语堂著作的《苏东坡传》时,说到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苏东坡说,写作使我快乐,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可以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还有比这更让人觉得快乐的吗?!

我想真正喜欢写作的人都会有同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如果自己的作品还能够被读者所认可,争相点赞收藏分享,那么,自己将获得加倍的快乐。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在当时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一有作品出来就被人争相传阅,包括大文豪欧阳修,神宗皇帝都会为看他的文章而茶饭不思,欢乐终日。

即使他想停笔也不行,哪怕他一辈子的坎坷都是笔墨惹的祸。一者有想法不表达出来,他自己就浑身难受;二者大家都喜欢看他的文章,不希望他停笔,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轼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刳(kū)形去皮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益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贝,未易鄙弃也”。

这才气实在让人羡慕,常人难以企及。虽然他的才华我们达不到,但是,他对写作的热爱和写作时快乐的心情,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事实上,要做到“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是不容易的,常常是心中有很多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或是词不达意,让人懊恼不已。

记得读书的时候,一个人静处时,脑子就会飞速运转,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想到妙处就忍不住想把它写下来。

可是,做好准备,落笔时却发现脑袋一片空白,那么多奇思妙想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有时勉强写了一段,却怎么看怎么别扭,跟自己真正想表达的相去甚远。

现在想想,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阅读量太少,胸无点墨怎么可能有好东西流出来。

像苏东坡那样,能够流畅地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文字,并且每一篇还都是好文,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天赋外,大量的阅读也是必须的。

自己的水平还相当有限,阅读量也远远不够,遣词造句更是常常不尽如人意,但这种把自己的思想跃然纸上的感觉实在美妙,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努力写下去,正如苏东坡说的“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在增加,阅读量也在增加,相比以前,现在已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不至于一提笔脑子就短路,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也是动力的源泉,就像苏东坡一样,写作是情感的流露,是自然而然的事。现在还能通过网络迅速传达给读者,既成就了自己,又愉悦了读者,分享的越多快乐越多,何乐而不为呢?

网址:苏东坡说,写作使我快乐 https://klqsh.com/news/view/61048

相关内容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是什么意思?
文豪界“美食博主”苏东坡如何用诗词讲述宋代饮食文化?齐东方教授眉山讲“吃”|东坡大家讲
晚潮|跟着东坡逛苏堤
《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出版 带读者“读东坡,见自己”
看完《苏东坡》才懂得:万千烦忧,终需内求
遇到人生低谷时,不知怎么办?看看苏东坡的经历,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人生高标:狂、旷、谐、适——读王水照《苏东坡传》| 徐景洲
元刻本《东坡乐府》
3500万网友都在听的意公子,让当代人与苏东坡“共情”
从苏轼到苏东坡,观逆旅中的灵魂蜕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