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背后,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放下了?

发布时间:2025-07-25 01:43

避免过多杂物:学会断舍离,只保留真正需要的东西。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环境整洁秘诀#

“断舍离””出自日本山下英子《断舍离》一书,也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一种生活理念。在西方,断舍离被称为“极简主义”,即“放弃”的意思。断舍离的含义,是把那些不需要、不合适、多余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分开来讲,断:断绝不需要的事物;舍:舍弃多余的事物;离:脱离对事物的执着,留出时间和空间,找回自在的自己。

不过,很多人只是对概念有所了知,对其真正含义并未做深入的了解,断章取义,导致对断舍离出现很深的误解。比较典型的主要是以下两种看法:

1、第一种是完全的不赞同。有人说断舍离的行为就是一种浪费,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怎么能随随便便扔东西呢?也有人说日本人因为房子小才需要断舍离,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还有人认为断舍离的人,可能自身是存在问题的,只有非常孤独的人或者离群索居的人才需要断舍离。

2、第二种认为断舍离只是纯粹的扔东西。为了跟风,体验极简生活,客厅只留一张垫子,卧室只放一张床垫,鞋柜只有两双鞋子换着穿等等,其他东西全部都扔掉。

可以看出,很多人对断舍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片面的。那么,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断舍离,我将从以下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践行断舍离后的人的现状、真正的断舍离、以及实际进行时的注意事项。

一、 那些真正开始断舍离的人,后来都怎样了呢?

1、积极的:有一小部分人通过自己强大的毅力与坚持,在与自我不断斗智斗勇之后,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主要如下:

1)、生活环境变得整洁干净,简单明了了,养成了良好的居家习惯。

2)、作息时间变得规律、正常。很多人以前都是“熬夜党”、手机党“,现在养成早睡早起,很少看电子产品等习惯。

3)、变得非常的自律,坚持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更加注重环保,生活习惯变得越来越绿色健康。因为需要的东西变少,养成了低碳、健康出行;吃的东西也逐渐变得简单;开始关注各种环保信息,并自发从自己做起。

5)、有一部分人,内心能量得到极大的提升,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应该珍视什么,不会耗费过多精力去沉迷物欲的生活,对能自己的生活进行自我掌控,能跟自己的欲望做朋友,好好相处,取得平衡。

2、消极的:其实绝大部分人都半途而废了,或者由于错误理解了断舍离的含义,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种种负面的行为概念。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1)、形式化。流于形式,只在乎表面的扔东西,清空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清空身边的一切,没有从内心真正领悟到断舍离的含义。

2)、强迫症。由于长期强制性的扔掉东西,养成了新的行为模式,只要身边一有任何东西,就想清赶紧空,情绪压力反而更大。

3)、有人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把断舍离变成生活的枷锁,而不是解开枷锁的钥匙,掉入自己设置的陷阱无法自拔,每天与物欲做斗争,这斗争本身就耗费了极大的精力。

4)、逃避。长期不接触社会,断绝一切人际关系,减少物质的需求,慢慢养成了逃避心理,不愿意面对一切,反而变得懦弱和迷茫,完全跟社会脱节。

5)、强行压制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方式,内心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境界,导致行为和心理严重脱节,额外增加了许多痛苦。

二、什么是真正的断舍离?

既然存在这么多的误会,以及践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后果,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断舍离呢?

1、首先,从心理学来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实是你内心真实的显现,物质的背后是你的心灵状态。我认为真正的断舍离是通过外在的“断”和“舍”等形式,来训练你的内心,最后达到真正放下对世间的贪 执,放下对物欲过度的追求,这就是“离”。这里的“离”是一种快乐的、舒适的、积极的心态。

正如佛教所讲,我们需要放下的是我们的执着,而非形式。远在深山修行的人,如果不能放下内心的贪嗔痴,你不能说他就是真正的“出离”;身居闹市的普通人,如果没有了种种执着,身于此,而不着于此,内心永远是开心快乐的,物质、外境对他的影响很小,你能说他不是“出离”吗?

2、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思维模式的训练,而非只注重外在的形式。通过断舍离的行为,从心理上对认知、选择、价值观进行梳理,从而达到现实生活中的精简。断舍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可以静下来清理自己的环境与内心,因为每一次行为也是一次内心思考和内省的机会。

正如山下英子所说:“断舍离”不是想象什么是幸福,而是反过来想,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讲是不幸福。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来应该做选择、做决断的事情视若无睹、甚至拒绝;或者虽然拥有某种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它。比如很多有钱人,他们不知道怎样才是把钱用在了更有意义地方? “断舍离”就是让大家通过形式上的训练,学会真正的断舍离应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3、断舍离的真正目标是培养觉悟和勇气,做脚踏实地践行的乐观者。我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对物品的取舍来训练自己,让自己有所觉悟,心怀勇气,过更好的人生。通过训练,放下内心种种压力,达到简单、平和的生活,是一种快乐的心态。而非前面消极影响中痛苦越来越多的情况。

三、践行断舍离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知道了断舍离的各种误区,以及产生的种种消极行为,那么,我们在实际进行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拒绝形式化,要明白真正的断舍离绝对不是随便乱扔东西,而是把空间里物品的总量,减少到能让我们觉得舒适的程度。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每个人认为舒适的标准大相径庭,简单粗暴的扔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应该因人而异、因需而异。

2、明确个人边界,保持最舒服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中还应该有朋友、亲人与爱,不能舍弃所有的人际关系,保留那些让你觉得美好、舒服的关系即可。不能做生活的逃避者,反而应该更加勇敢和担当,敢于承担生活中需要承担的角色。

3、专注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明白内心真正的需求。不强制压抑自己内心所需,应该去分析自己为什么对会这个东西存在执着?找到原因所在,明白内心执着才是罪魁祸首。改变思维习惯,只有内在的思维模式改变了,才会真正的改变行为习惯。只有内心和行为和谐统一,才会避免我们出现种种消极的行为。千万不要陷入极端,平添痛苦。

4、要明白断舍离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妄求马上见效。先从身边不用的东西慢慢开始舍弃,等内心适应了节奏,再开始进一步的扩大范围,最终达到内心完全放下执着。不强压,逐步加深,快乐的断舍离。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方法,调整好心态,循序渐进,就会规避以上种种误区和消极影响,最终明白断舍离真正的含义,做到知行合一、超越行为,“离”于表相,了悟内心真正的放下。

得妙有说:断舍离是极好的修炼心性的方法,适当的强度、恰当的方法,一定会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静,远离对物欲的贪求。一定记得“断舍离断的是我们的执着,可以享受,但不执着”。愿每一个践行断舍离的人,都能轻松、简单的生活

网址:断舍离的背后,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放下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61652

相关内容

断舍离是什么意思 断舍离的真正意义
真正快乐的人生,都懂得“断舍离”
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的快乐
《断舍离》:2021年获得快乐的3个办法,掌握2个,便是幸运
人到晚年,断舍离是生活快乐必须要做的,虽有不舍却必须放下
断舍离——为生活做减法!
断舍离真的有必要吗?怎么做到断舍离?
放下过去,拥抱未来:当代人为何需要“断舍离”智慧
心幸福,日子轻松:学会这三种『断舍离』,拥抱真正的快乐
探索断舍离与极简主义:重拾生活中的简单与快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