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观世界前先修透镜,谋共赢者终得全局

发布时间:2025-07-25 18:3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书籍#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每天加班到深夜,工作却依然堆积如山;

明明做了详细的年度计划,到了12月才发现只完成了10%;

在团队里拼命表现,升职加薪的却是那个“会来事”的同事……

我们总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打醒了多少“伪努力”的人?

在这个“内卷”成常态的时代,努力早已成为标配,但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从来不是“拼命”,而是“高效”。

1989年,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横空出世,迅速风靡全球。

30多年过去,这本书依然被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顶级企业家奉为“人生指南”。

它到底有什么魔力?

答案很简单:它教会我们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思考”。

今天,我们就用一句话拆解这本书的核心智慧:

观世界前先修透镜,谋共赢者终得全局。

这不仅是七个习惯的精髓,更是一把打开高效人生的金钥匙。

1. 修透镜:改变你看世界的角度(习惯一、二)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认知。”

小张和小李同期入职。小张抱怨:“公司制度太死板,领导偏心,根本没机会!”小李却想:“既然规则无法改变,我先把分内事做到120%。”三年后,小李成了部门主管,小张还在原地抱怨。

疫情期间,有人整天刷负面新闻焦虑失眠,有人利用隔离期学技能、做副业,反而实现了弯道超车。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让两组人分别戴红色和蓝色眼镜看同一幅画。

结果红色组描述“充满激情”,蓝色组认为“冷静忧郁”。

你的“认知滤镜”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习惯一(积极主动)和习惯二(以终为始)的核心,就是先调整你的“操作系统”。

消极者把精力耗在“关注圈”(抱怨房价、吐槽老板),积极者聚焦“影响圈”(提升技能、经营人脉);

迷茫的人用“战术勤奋”麻痹自己(每天忙到没时间思考),清醒者会问:“十年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终为始制定人生蓝图)。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用身体的忙碌,掩盖思维的懒惰。

2.定要事:破解瞎忙困局(习惯三)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你永远没时间做所有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职场人典型一天:早上列了10项待办清单,却忙着回邮件、开无效会议,下班时发现重要报告根本没动;

创业者误区:用“战术性忙碌”(签单、应酬)逃避“战略性思考”(商业模式迭代)。

普通人的时间管理:像装西瓜的桶(先塞满沙子/琐事,再塞不进去大石头/要事);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先放入大石头,再倒沙子填缝隙(习惯三核心)。

如何落地?

1)用“四象限法则”砍掉伪工作

删除/授权“不重要不紧急”(如刷八卦)

严格规划“重要不紧急”(如学习、健康)——这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2)苹果CEO库克的方法

每天5:00起床,优先处理3件战略级任务。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用“紧急”当借口,永远不去做“重要”的事。

3 谋共赢:从竞争到共生(习惯四、五、六)

如果你想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要走得远,就一群人走。

马云创业初期,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共赢思维,把阿里巴巴做成生态平台;

反观某些企业,压榨供应商、欺骗消费者,最终被市场淘汰。

调查显示:职场中70%的晋升机会来自“跨部门合作能力强”的人。那个总想“独占功劳”的同事,最后往往成了孤家寡人。

合作过程中,沟通很重要

低效沟通:“你根本不懂!”(对抗)

高效沟通:“我理解你的顾虑,同时我的建议是…”(习惯五:知彼解己

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彼解己)、习惯六(统合综效)揭示的真相:

利己主义者赢一时(比如靠信息差赚快钱),利他主义者赢一世(如海底捞用服务创造口碑);

真正的沟通高手都懂:先戴对方的“眼镜”看问题,再摘下来谈解决方案;

当团队出现分歧时,笨的人选择“妥协”,聪明人追求“统合综效”——找到让所有人尖叫的第三选择。

算计的人赢得牌局,分享的人赢得人生。

4 常更新:终身成长的复利(习惯七)

习惯是第二天性。

新东方董宇辉爆红背后:当教培行业崩塌时,他坚持每天读书4小时,转型直播后凭知识储备一战封神;

反例:某银行柜员抱怨“被AI取代”,却拒绝学习新技能,35岁被迫下岗。

LinkedIn报告显示:每周学习5小时以上的人,薪资增长比同龄人快60%。

四个维度更新法(习惯七):

效能人士都像“手机系统”——定期升级版本。

而那些活在舒适区的人,终将被时代“强制关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但盲目走路的人一定会白活。

结语

回到开头那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

现在答案很清晰了:

你在用“被动反应”的思维(习惯一缺失),过着“随波逐流”的人生(习惯二缺失);

你在“零和博弈”中内耗(习惯四缺失),却抱怨“职场没有真朋友”;

你喊着“没时间成长”,其实是被旧习惯绑架(习惯七缺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是成功学鸡汤,而是一套“由内而外”的成长操作系统

修透镜(升级认知:从“这不可能”到“我能做什么”);

定要事(聚焦行动:从"什么都想做"到"只做最重要的20%")

谋共赢(优化关系:从“你死我活”到“我们一起赢”);

更新(终身成长:让今天的你碾压昨天的你)。

普通人改变结果,高手改变系统,顶级高手改变思维习惯。

现在,是时候做个选择了:
你20年前的习惯,决定了今天的你;你今天的习惯,正在雕刻20年后的模样。

网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观世界前先修透镜,谋共赢者终得全局 https://klqsh.com/news/view/69242

相关内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与解读.docx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值得反复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养成这七个习惯,实现高效能人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解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髓解读
五分钟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掌握了几个?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经典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度解读与感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