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文末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
这是小墨2020 年的第10 篇原创文章
晚上好,我是小墨。
做读书公众号这么久,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
到底要怎么做读书笔记?为什么我每次读完书,都觉得自己没什么收获?
是的,同样的是读书,有的人读书就像用竹篮打水,读的时候好像有那么点收获,但是也说不出来,然后读完没多久连仅有的一点印象也不太记得了。
有的人读书,读每一本书都有扎扎实实的收获。这些收获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做事方法,改变他们对人生的体会,增加他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理解。
最后这本书变成他的思维,变成他的能力,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怎么样才能做后一种人呢?我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就是帮助更多人成为后一种人。
今天我想为大家解决这两个痛点问题:
1、如何读书,才能每读完一本书都有扎扎实实的收获?
2、如何做读书笔记,才能最大化地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对我来说,我的阅读史基本上就是我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我个人随着阅读的深入在进化,我的读书方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和迭代。
我总结出一个非常清晰易懂的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可以完美地解决上述几个问题。
这是我个人开发的一个读书工具,具体内容如下:
小墨的万能读书笔记模板 :
1)阅读动机 2)核心概念
3)金句收集 4)故事收集
5)联想发散 6)洞见时刻
7)行动灵感 8)阅读感受
为什么要有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呢?
因为我发现有些人读书,就是从头到尾把书看一遍,就像一个看表演的观众,甚至连笔都不拿一把,和这本书没有任何互动,只是单方面地接收信息。
他们不知道读书的过程中要留意什么,要寻找什么。都说读书要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是他们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到底要思考什么,怎么思考?
我的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关注我这个公众号的读者,应该都是被我的读书文章吸引过来的,如果你仔细拆解一下我的读书文章的话,我的所有文章都是这8个点的排列组合。
如果理解一本书有密码的话,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就是我找到的直通本质的密码。
我一个一个给大家讲解一遍:
1)阅读动机。
不是说随便一本书你就读的,读书就像交朋友,读什么书应该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
一定要写下阅读动机。
这个动机可以是非常私人的,比如你暗恋的男生或者女生非常喜欢某本书,可以说非常理性的。
比如你是一个很懦弱,对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敢说“不”的人,所以你读《强势》和《被讨厌的勇气》这两本书,让自己强势一点。
写下来,他们会加强你的阅读动力,而且也是你也这本书建立羁绊的第一步。
2)核心概念。
我们开始读一本书,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呢?
如果是实用类的书籍的话,就是核心概念,反复提到的那些概念,一般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几个核心概念,而且通常这些核心概念会在十个以内。
“打蛇打七寸”,这些核心概念就是书的七寸。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概念,一本书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如果是小说呢,就换成核心人物或者核心情节。比如,我读《傲慢与偏见》,抓住四对夫妇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婚恋选择,就读清楚了这本书。
具体看这篇文章《傲慢与偏见》:达西很好,伊丽莎白也很好,但我最欣赏剩女夏洛特
3)金句收集。
就是传说中的好词好句,这可能是很多人唯一会做的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给好词好句划线。
但是要注意,要找那些能以一敌百的句子,不要什么都划线。
要找那些表达特别到位,思想特别深刻,能启发你的认知,增进里的理解,引发你的思考,激发你的动力的句子。
这些句子和段落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
4)故事收集。
人不太容易记住概念,但是非常擅长记住故事。收集那些触动你的故事,不止帮助你理解和记忆它背后的理念,还帮助你去理解和阅读更多的事,更多的书籍和文章。
举个例子有本书叫《单核工作法图解》,这个作者还有一本是叫《番茄工作法图解》,大家应该很熟悉。
作者在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巴菲特曾经指导他的飞机师迈克·弗林特写下自己职业生涯的25大目标。弗林特写完后,巴菲特让他圈出最重要的5条,二八其它20条归入“不惜代价避免”的一列。
注意哈,是刻意避免,而不是先做最重要的五条,再做没那么重要的20条。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关键的少数,为了做好关键的少数,必须抛弃有用的多数。
这个故事对理解的帮助,是不是比反复论述强得多?
刚才说的三点:概念、金句、故事,是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要注意的东西。
但是只有这些的时候,我们还只是一个比较被动的阅读者,我们和书还没有什么互动。
如果把读书比作打乒乓球的话,核心概念、金句、故事,是我们在接作者打过来的球,下面的几条则是我们主动发球。
5)发散联想
怎么判断你有没有理解书里讲的东西呢?
其实只看一件事,看你能不能举一反三,联想到类似的东西,或者佐证这个内容的东西,可以是别处看到的一句话,一个新闻,一个比喻,自己的亲身经历等等。
只要你读到书里的某些内容,却无法联想到书告诉你的东西以外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你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得不够透彻。
比如《学会提问》这本书里讲到的价值观冲突,是比较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果你除了书里举的那些价值观冲突的例子,无法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其它例子,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
除了帮助理解,这个做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在你的新学到的东西,和你脑子里已经有的东西之间,建立关联。这是记忆的根基。
无论读什么书,无论想到什么,哪怕是很无厘头的联想,也要写下来,这一点很重要。
6)洞见时刻
禅宗里面有个概念叫做“顿悟”。看书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自己的顿悟时刻,我把这个叫做洞见时刻。就是一件事情,你突然领悟到。
大家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看到一个东西,你忍不住发出感慨:哦,原来是这样!我之前怎么不知道?之前怎么没想到?大家要注意,知道和悟到是不一样的。
一定一定要重点关注那些恍然大悟的时刻。
比如我读《记事本圆梦计划》这本书,作者说,梦想是需要触发的,为了触发梦想,要做两件事,第一要去和不同的领域的人交往,让他们启发你的梦想,第二,要在各种生活场景中有意识低手机梦想。
我联想到了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看到的一篇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讲的是国家贫困县云南禄劝的一中,通过直播和头部名校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的事。
我联想到了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禄劝一中有个学生叫刘承燕痴迷数学,但是她能想到的理想职业就是数学老师,这是镇上的初中老师告诉她的出路,此外她无法想象擅长数学还能做什么,对职业类型的认知也非常简陋。
成都七中也有一个学生叫何启田也痴迷数学,他想提前修习高数,想进一步深造。相比生活在贫困农村的刘承燕,他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想象力。
他最后做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他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他的成长环境,他拥有的眼界更开阔的 老师,以及她即将深造的顶尖大学,会告诉他很多关于擅长数学可以做什么的很多答案。
以上是我的联想发散,经过这个联想发散,我突然顿悟到了一件事:
梦想并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它来自阅历和眼界。没有像样的目标和梦想,或者找不到让你充满热情、对你充满吸引力的目标和梦想,不全是因为思维的懒惰,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眼界的狭窄和认知的简陋。
所以不止是实现梦想需要努力,连找到梦想这件事也需要付出努力。
7)行动灵感。
如何把读的书变成能力?就是去行动。
所以读书的过程还要记录自己的行动灵感,你读过书的过程,有没有想过你要尝试某些新做法,改变某些旧的做法呢?
一定要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哦,好有道理,那我可以怎么做呢?我怎么做才能把这个知识点用起来呢。
比如我在书里读到锚定效应,我的行动灵感就是别人来找我谈广告的时候,一定要先报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根据锚定效应,对方就算还价,也是在我这个价格的附近降价。
不止实用书籍要做这个工作,小说类的书籍也是一样的。比如读《简爱》,简爱的独立自尊、不攀附,就成为我的人生守则。
如何通过读书成为更好的人,行动非常重要。
8)阅读感受
这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
我们的大脑喜欢情绪表达的东西,对那些能触动我们情绪的东西印象最深。
我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尼采的《快乐的知识》,其实大部分内容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我现在依然记得读这本书进入到的一种狂喜状态。因为我不断地感觉到茅塞顿开,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感觉。
我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到故事的最后盖茨比的爸爸拿出来的盖茨比的日程表,我趴在桌子上狂哭。
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和盖茨比同样出身贫寒,同样发奋向上,为了达成目标,过着一种近乎苦行僧的生活,因为我们不像黛西和汤姆,一出生就拥有一切,我们是没有伞的孩子,下雨的时候只能拼命奔跑。
我对这个虚构的人物感同身受,整本书读下来的感受在这个点上奔涌出来。
我觉得读书,这些鲜活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
我刚才讲到的这8点,其实都是在和一本书交流和建立羁绊。
前段时间我在深夜书桌发了《小王子》的读书文章,在故事里狐狸教给小王子一个词叫“驯化”,驯化的意思就是建立关系。我们用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去读书,其实就是在驯化这本书,和这本书建立羁绊。
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读书,是和这本书高度互动的。
大家回忆一下,读书的时候,班上那些几乎没讲过话的同学,你还记得吗?记忆很快就模糊,甚至最后名字和脸都淡忘了吧。但是那个和你经常一起玩的同学呢,或者那个激发你情绪的同学呢,比如让你嫉妒得要死的那个同学,你记忆很深刻吧?
读书也是一样的,你不能当一个旁观者,当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人,你要当一个交流者,当一个思考者,当一个表达者。你需要在互动中,和这本书建立羁绊。
你读一本书,这本书是你生命里的匆匆过客,还是变成你的一部分,就看这个。
大家刚开始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的时候,可能不太习惯,我有一个技巧,大家可以把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做成一个 书签,读书的时候随时都能看到。
等训练一段时间之后,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就会变成你读书的本能,你只有开始读书,你的脑子就会跟着动起来。
其实,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只是我读书笔记系统的一部分,同时每一个点我都不太敢展开来讲,因为如果我放开了讲,可能需要两三万字才能讲清楚。
关于读书这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
如何最大程度地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如何把所读的书都变成自己的能力?
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长期持续稳定地输入?
如何做思维导图笔记?
如何写读书文章?
如何靠读书变现?
所以去年年底,我在知识星球创建了一个读书社群:“小墨的读书圈”,此前这个社群只对我日记社群的内部学员开放,今天是第一次对外发布。
我准备在“小墨的读书圈”做什么呢?
1、总结并分享我20年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
2、每个月领读并解读一本讲读书方法的书,让读书方法保持进化。
3、针对各种阅读的疑难杂症,为大家答疑解惑。
4、根据我总结出来的读书笔记系统,设计一套打卡规则,带大家一起读书。
5、聚集优质书友,每日读书打卡+发布读书笔记,做一个纯粹的读书圈,大家一起抱团成长。
其中最棒的是,我让大家追踪自己的读书进度+读书记录,所以每个人都是行走的书单,可以互相种草和拔草。
这个读书社群适合什么样的人呢?
1、下决心想养成阅读习惯的人;
2、想提高阅读能力的人;
3、想找到优质读书圈子,交流读书心得的人;
4、欣赏小墨的读书文章,想和小墨学习如何读书的人。
我想把这个圈子打造成氛围很好的社群,一个大家都热爱阅读,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收获、敢于提出问题并渴求答案、愿意回应他人的表达的社群。
怎么加入?
但请注意,这是一个付费的知识星球。
为什么要付费?
首先,我想筛选真心想养成读书习惯,真心想和我一起认真读书的人加入,付费体现的是一种决心;
第二,完全没有门槛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加入之后可能转头就忘了。付费让这件事变成一件有代价的事,可以让大家珍惜这个星球,重视读书这件事;
第三,知识星球这个产品的初心是连接1000个铁杆粉丝,我想吸收的是真正欣赏、认可我的人,组成一个同频的、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社群。愿意为我付费,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筛选门槛。
第四,社群运营是需要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我之前运营过读书群,如果是免费社群,我就会觉得没责任没义务花时间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动力消退,就可能会放弃这个社群。付费可以让我一直保持运营的动力。
圈子的定价是多少?
限时48小时, 48小时后恢复原价。
即可享受早鸟价的优惠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加微信wslmx2016问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