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做时间管理,让人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发布时间:2025-07-25 21:22

培养自律:坚持执行时间块管理法,让时间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时间块管理法#

《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作者柳一一,是一位律师、写作教练。

曾经的她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出差更是家常便饭,还要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常常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然而,在进行科学时间管理后,她在6年间高效地阅读了600多本书,完成了近150万字的创作,辅导800多名学员进行阅读和写作,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已然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这让我想起了卓别林曾说过的一句话: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当你启动时间管理后,你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让未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01

正确认识时间观,把握内在节奏

时间是一条长河,每个人拥有的一天24小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可是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却差之千里。

有的人珍惜时间,希望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

有的人则肆意挥霍,将其花费在游玩,享乐上。

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之所以截然不同,是由于时间观的不同。

时间观,是指人们对时间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观念,分为三种状态:过去,现在,未来。

面对过去,我们倾向于怀旧,珍惜回忆,有时可能会过度沉浸在过去的美好时光中。

活在当下,又容易追求即时的快乐和满足感。

面对未来,为追求极致的利益而牺牲当前的舒适。

但是科学的时间观,必须是对过去,现在,未来都能给予适当关注。

任何一种状态下的时间,都不应成为绝对的统治者。

对于过去,我们要懂得宽恕与放下。

对于现在,我们要懂得投入适度的享受。

对于未来,我们懂得展望与规划。

培养科学的时间观,你就能够真正的理解时间,进而利用时间。

有一种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每天早上醒来,先吃掉一只青蛙。”

意思是要求我们及早处理完最重要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就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忽略了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不同内在节奏。内在节奏不同,认知水平就不同。

丹麦的一项研究涉及了200多万名的学生,分析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考试成绩的差异。

普遍而言,学生们早上的成绩会优于晚上的成绩,每晚考一小时,成绩会下降一点点,直到晚上跌到最低点。

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水平在一天当中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它会随着一个人的时间类型和情绪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科学家把时间类型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云雀型,猫头鹰型 ,第三种鸟型。

云雀型,指早睡早起型。

猫头鹰型相反,指晚睡晚起。

第三种鸟型居于这两者之间。

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可以通过自己睡眠时间的中间点是几点来大致确定。

比如,一个人晚上11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睡眠中间点是凌晨2点,属于云雀型。中间点在凌晨3点到6点之间,属于第三种鸟型,睡眠中间点在早上6点以后,属于猫头鹰型。

云雀型的人巅峰期是一天中的清晨。

猫头鹰型的人晚上则是脑力体力的巅峰期。

第三种鸟型的人早晚时分,脑力体力都不会有明显的巅峰。

除了时间类型,情绪也是一个影响效率和成果的隐性因素。

著名作家海明威说他在创作中也会受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其写作节奏,他在情绪高涨时创作出经典之作,而在抑郁期则陷入创作停滞。

可见,人的情绪周期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

一般每28天左右为一个周期,其中包括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

在一天,一周,一个月,在这三个长短不一的周期里,情绪周期都会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

哲学家艾伦•瓦茨曾说:

“时间是外在的,节奏是内在的。掌握了自己的节奏,就掌握了时间的钥匙。”

科学的时间管理,必须立足于个人独特的内在节奏上,忽视内在节奏,非要拧巴着来,势必会导致时间管理的失败。

02

学会使用时间账本,记录时间开销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传说有一位时间守护者,他拥有一本神秘的时间账本。

这本账本能够记录每个人的生命时间,就像现代的计时器一样。

村民们相信,只要他们诚实地记录自己的时间,守护者就会赐予他们额外的时间。

有一天,一个懒惰的年轻人发现了这本账本,并开始认真记录自己的每一刻。

不久后,他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勤奋和高效,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最终,他成为了村里的领导者,并将时间账本的秘密传承给了下一代。

书中,柳一一也使用了自创的账本,她取名叫“时间账单”。

时间账单,是指每天清楚记录时间开销的账簿,是个非常简单且容易上手和坚持执行下去的方法。分为日账单,周账单,月账单,年账单。

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来记录每日账单,比如幕布,石墨文档,滴答清单,番茄todo,时间日志等APP。

在制定日账单之前,我们先要把做的事情分为三类:固定项,必做项,备选项。

固定项,是每天的固定日程,记录下来即可,比如每天阅读15分钟,每天运动20分钟。

必做项,是必须完成的事项,一般不超过4件。

备选项,可以选择完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当天的具体情况,一般保持在3项以内。

在记录每日账单时,一般把最重要的事项放在清单的前面,如固定项。记录完事项后,根据完成情况更新清单,并备注完成,可以在工具里将字体颜色设置为蓝色。

在每日账单中,我们可以将一天的时间分切割为4个时间段进行记录,包括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每个时间段,记下做了什么,开始时间几点几分,结束时间几点几分。比如:早上6:30-6:45做冥想。

最后,在一天结束时,把今日账单统计一下,把所有事项耗费的时间统计汇总出来。比如,阅读时间40分钟,工作时间200分钟,运动时间60分钟。

周账单,记录一周的时间数据汇总,还有事务的统筹分配,关注需要耗费一周以上时间完成的大任务,比如当月要读4本书,每周至少要读1本。

月账单,记录当月的时间数据汇总。先将各项事务进行分类,如个人成长,工作事务等,按类型完成时间统计,进行分类汇总。需要特别关注记录了养成某个好习惯的单独时间数据。

达尔文说:

“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才能合理使用时间。”

通过记录时间账单,我们不仅知道哪些时间花在了刀刃上,哪些又悄然在指尖溜走。

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天的点点滴滴。

03

战胜拖延,科学行动助你持续发力

著名画家达•芬奇一生仅留下15幅完整画作,其他作品均未按时完成。

经典画作《蒙娜丽莎》耗费他整整4年的时间才画完。

《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马丁,一个拖延症大户。

被出版社催稿时,他还恐吓编辑:“你们要是再催我,我就把小说里的角色全部写死。”

可见,这些取得卓绝成就的名人都深受拖延症的折磨。

事实上,生活中人人都会拖延。

那在时间管理中,遇上拖延症,该如何打败它呢?

首先来了解拖延背后的本质。

我们试着用福格行为模型分析背后的原因。福格行为模型,包括三个要素:动机,能力,提示。

福格教授认为,三个要素同时具备,既有动机,也就是内在驱动力,又有于事情匹配的能力,并且收到提示信号,行为才会发生。

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情总是拖延,要么动机不足,要么能力不够,要么是信号提示不足,要么缺一,要么缺二。

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动机,降低难度,和设定提示三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增强动机,动机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是不是有足够的意愿主动做某事。内在动机的重要支柱是自主,指的是主动自由的做事。

所以增强动机就是增加自主感。可以通过做事方式的选择,内容上的选择,工作地点的选择灯这些控制节点来增加。

其次降低难度。任务太难,能力不够一定会导致我们的拖延,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避难趋易的特点。可以通过拆解任务,拆解为3-7个小任务,逐一解决。

最后设定提示,在启动任务时,设定截止日期是最重要的提示信号,每一次看到这个提示,都是一次行动信号的接收。

按照这三个方法,我们真的能彻底解决拖延问题了吗?

未必,千万别低估了拖延问题的顽固性,这是写在我们基因的一种先天缺陷。

在与拖延症抗争的路上,我们必将经历波折。

所以在战胜拖延的过程中,还需启动自我关怀的方式,让大脑愿意配合你的行为,愿意主动探索和努力。

简单来说,就是在和拖延症抗争的路上,要宽恕自己的拖延,而不是指责自己。

当你的自责情绪被大脑判断为存在威胁时,接下来启动防守模式,继续拖延。

或者保持和自己对抗的消极状态。

马克•吐温说:

“拖延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可以改变。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

通过认识拖延的本质,采用科学的时间管理行动,你可以将潜在的时间浪费转变为生产力的飞跃。

04

美国作家兼演说家布莱恩·特雷西说:

“成功人士与其他人的区别不在于拥有更多的时间,而在于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

做好时间管理,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更能为自己赢得那份珍贵的自由。

那种在繁忙与宁静之间找到平衡的自由,那种在追求梦想与享受当下之间游刃有余的自由。

当我们掌握了时间的缰绳,就能更加自信地驾驭人生的马车,朝着梦想的方向驰骋。

网址:《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做时间管理,让人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https://klqsh.com/news/view/70399

相关内容

3个小妙招,让你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真正管理好生活
如何高效管理时间,让过上理想的生活
时间管理与高效生活的秘诀
高效的时间管理
如何使用碎片时间?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5个高效的时间管理法,让你的生活更有效率(时间高效管理的13个方法)
时间管理的著名书籍|推荐8本“高效管理时间”书单
像高手一样管理时间
如何高效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的终极目的:高效率,慢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