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避震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发布时间:2025-07-26 18:42

在地震区,了解并学习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识和动作。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公共场所避险知识#

地震的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只有掌握正确、科学的避震方法

才能尽可能将损失和伤害降至最低

地震发生时、发生后

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地震发生时 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

“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

如果所处平房或楼房一层,且室外较开阔,可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如果所处二层及以上、且建筑质量较好,则首选室内避震。尽量躲避在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沙发等家具旁;千万不要在慌乱中翻窗或跳楼,也不可搭乘电梯;

如果身处室外,则应迅速避开楼房、立交桥、广告牌等,不要靠近水坝、陡坡山崖、高压线、电线杆等。

“生命三角”需灵活把握

在每次地震过后,网上总会出现“生命三角”或“救命三角区”这些说法,那么遇到地震时“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吗?

业内人士表示:地震时一般强调“伏而待定、震时躲避、震后快速疏散”,躲的不是房屋倒塌、更多是坠落物带来的伤害。

“生命三角避震法”在力学原理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实际中,地震发生时设施移动具有很强随机性,形成的三角空间也具有随机性,所以房间内寻求“三角空间”的方式并不一定可取,伏地、躲避、手抓牢,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都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地震发生后,震区居民应该注意些什么?

当破坏性地震从最初的应急救援逐渐转向震后安置后,震区居民一定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地震发生后往往余震频繁,要密切关注余震信息;

有些房屋建筑在主震时可能并没有倒塌,但余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倒塌,不要随意靠近或使用未经安全鉴定的房屋,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注意卫生防疫,注意水源是否被污染,如果出现人畜死亡,有可能带来疫情;

防范地震谣言,不要听信非正规渠道发布的消息。

原标题:《科学避震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阅读原文

网址:科学避震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https://klqsh.com/news/view/76296

相关内容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
应急避震知识
【热点解读】这些地震自救与逃生知识,你掌握了吗?
孩子必须知道哪些核心知识
100个小学百科常识幼儿园孩子必要知道
生活中要掌握的百科知识
知识付费平台有哪些?你知道多少?
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防震知识
知识付费=贩卖焦虑?关于学习知识付费课程的一些思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