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今天和大家来聊一聊剩饭剩菜这事儿。随着大家的收入增高,生活水平也已经相对提高了很多,大家对于吃也是有了很多讲究。有些人从不吃剩饭剩菜,因为觉得会对身体不好!首先,我们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我们坚决反对浪费食物!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剩饭剩菜也是可以吃的,并且完全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六原则剩食也能吃得健康
1.配给制:
讲到食材购买,可以估算每个人一餐的食材与预计购买几天分量食材,那么在下厨做菜时,一样可以估算一家人一餐大概会吃下多少量,再来准备差不多分量的食材。如果一餐就能全部吃完(当然不是因为要清光食物而拼命吃),就不用担心剩食会坏,还要另用容器保存,甚至也少清洗一次餐具,既省时又方便。
2.煮好就分装食用:
有些食物或常备菜,还是有可能先做一定分量再慢慢食用。例如许多家庭会滷一锅肉来配饭、煮面都好用。对此营养专家表示,烹煮这种量多食物时,就可以拿出之前「将生鲜食材分装」的原则来应用,先取出要吃的分量,其馀就保存在冰箱,减少细菌孳生机会。
3.熟食放冰箱上层:
不管是未吃完的剩食或分次吃的熟食,都要放冰箱保存。放冰箱时要尽量放在冰箱上层最冷的位置,因为是大家吃过的,更容易孳生细菌,而且最好二天内吃完,同时注意生食不应放在熟食上层,以免血水汤汁等会污染熟食。
4.加热再食:
剩食再吃前一定要加热,确保尽可能减少孳生的细菌。量少的食物例如一条没吃完的鱼,可以考虑用微波炉等方式加热,但如果是 500cc 以上的汤品,或是量很大的食物,一定要直接放在炉子上加热而不是用微波,之前就有发生过佛跳牆重複微波,结果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形。微波只用在量少的东西上,前一天没吃完的食勿,煮沸再吃是最保险做法。
5.小心加菜再食:
有时剩食所剩不多,可能又想加新食材下去烹调。谭敦慈说,尽量不要旧的又加新食材愈煮愈大量,一直吃不完,重点是下一餐要吃完,例如鱼剩半条,下一餐把肉剥下来,加入葱薑蒜减少氧化胆固醇,再加点高丽菜,一道菜不要超过三餐。
6.罐头收纳法:
打开的罐头吃不完,不能原封不动放进冰箱,应倒进保鲜盒密封保存,以免细菌孳生过快而急速腐败。
可能有些比较有钱的朋友会不屑于这样,认为我有钱浪费点有什么关系!其实吧,节俭是一种美德,与你钱多钱少关系不大,但可能与你素质、品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