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提醒:碎片化快乐带来“多巴胺陷阱”
狗狗的摇尾巴能带来快乐的化学反应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宠物陪伴的乐趣# #宠物陪伴心理学#
当下,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资丰富的世界,各种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物质充斥着人类的生活。
除了糖、薯片、酒精、咖啡等容易让人成瘾的物质,20年前,一种全新的“电子设备成瘾症”出现了:社交软件、网络购物、短视频。这些数字产品让人沉迷其中,闪烁的灯光、庆祝的声音和“点赞”,使人们渴望获得更大的奖励。然而,人们也发现,当快乐变得唾手可得,却更容易感到迷茫,更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感受不到幸福。以至于网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容易获得那些令人快乐的东西,但却变得比过去更加痛苦?
过度激活多巴胺 容易让大脑“崩溃”
多巴胺对人类生命健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人们过度激活这种机制,就很容易让我们的大脑“崩溃”,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天平。大量的多巴胺涌入人们的大脑时,虽然人们会短暂地感到兴奋,但接下来的漫长痛苦也会随之而来。当大脑习惯了一种刺激后,它就会变得麻木,需要更高强度的刺激才能重新激活它。因此,如果人们反复追求同样的欲望,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成瘾”的开始。成瘾者眼中的时间会变得缓慢,空间会变得扭曲,自我会变得渺小,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机械地重复着自己的行为,越陷越深。
医学专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思考这个课题。近日,斯坦福大学著名神经学与成瘾治疗专家安娜·伦布克教授关于成瘾科学研究的最新科普作品《成瘾》,由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在这本书中,她指出了碎片化的快乐带来的“多巴胺陷阱”:越是在一个快乐唾手可得的环境,人们越是需要不断自省。
安娜·伦布克写道,过去75年里,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发现大脑中处理快乐和痛苦的区域是相同的,并且大脑会努力维持快乐和痛苦的平衡。每当这个天平向一侧倾斜时,大脑就会在另外一侧施加压力,竭力恢复平衡,神经科学家称之为“内稳态”。多巴胺被释放以后,大脑会相应地减少或“下调”被刺激的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从而导致快乐与痛苦的天平向痛苦端倾斜,以恢复平衡。
如何预防成瘾行为 设定目标和调整生活习惯
安娜·伦布克以深受成瘾之害的多个真实案例出发,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大脑的奖赏机制。书中还提到,网络空间中存在一种“传染性”现象:当我们在网上看到其他人以某种方式行事时,这些行为似乎就有了“正常性”,因为其他人都在这样做。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网络空间中的集体行为和社会趋势。然而,正如书中讲述的案例所展示的那样,互联网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在其中一个案例里,雅各布不仅沉溺于不健康的网络行为,还将其传播给了其他人,从而引发了社会传染现象。这种现象反过来又加剧了个体的沉溺和成瘾行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书中的情景反映了互联网如何在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某种程度的沉迷和自我毁灭。通过雅各布的经历,作者探讨了互联网与社会传染的关系,揭示了当代社会在数字化、全球化背景下,个体在追求愉悦和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在详实案例的基础上,作者对如何预防成瘾行为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讲述快乐与痛苦的平衡之道,并提出了自我约束策略等有效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糖成瘾、购物成瘾,还是社交媒体成瘾症,我们要学会区分真正的需求和短暂的欲望,通过自我觉察、设定目标和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逐步摆脱成瘾行为的控制。(记者 张杰)
[责编:李然 ]
网址:医学专家提醒:碎片化快乐带来“多巴胺陷阱” https://klqsh.com/news/view/89517
相关内容
对抗抑郁最快的方式,不是讲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断”年轻人流行“多巴胺排毒”挑战?分析多巴胺的迷思、误解与现实路径
解码“多巴胺女孩”:色彩背后的快乐密码
多巴胺排毒:一场被误解的自我救赎,科学告诉你真正掌控快乐的方式
多巴胺排毒:迷思、误解与现实的路径
唤醒夏日多巴胺|色彩就是你热爱的生活
多巴胺色系,色彩背后的快乐密码,你真的了解吗?
“多巴胺”“美拉德”,穿搭色系竟能调节你的心情?
熬夜不好,但真的会使人快乐!最新Neuron研究:短期睡眠剥夺会使多巴胺释放增加,带来暂时的愉悦感和随后几天行为上的积极变化
熬夜不好,但真的会使人快乐?!最新Neuron研究:短期睡眠剥夺会使多巴胺释放增加,带来暂时的愉悦感和随后几天行为上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