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睡前哭闹难哄睡,主要原因是两个“过度”

发布时间:2025-08-06 03:23

宝宝哭闹时,可以适当哄睡,但避免过度疲劳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宝宝护理小常识#

宝宝晚上睡前哭闹,是困扰很多家庭的睡眠问题。其实导致宝宝晚上睡前哭闹最常见的两个因素就是过度兴奋和过度疲劳

今天就来详细拆解一下我们做了什么可能会导致宝宝过度兴奋和过度疲劳。

知道了造成宝宝哭闹的原因,我们才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宝宝睡前哭闹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怎么哄,而是怎么避免导致宝宝哭闹的因素。

一、过度刺激

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过度刺激。

让宝宝顺利睡着,最关键的是放松。宝宝的身体放松下来,头脑放松下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困了就很容易进入睡眠。

宝宝处于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时神经系统是不放松的,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入睡的。

宝宝的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相比成人,他们调节神经系统的能力要弱一些。他们自己从一个兴奋的状态到平静放松的状态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

当他们困了的时候,神经系统却还在一个兴奋的状态。这时候宝宝的感受就是又困又睡不着,这个感觉非常难受,宝宝就会哭闹。

前面提到,宝宝的神经系统调节能力比成人弱,这也导致了可能一点点我们觉得没什么的情况,就会刺激到他。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睡前把宝宝逗得嘎嘎乐,这点我们觉得没什么,但是对宝宝来说就是很大的刺激。

宝宝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来平静下来,如果刚好又到了他们睡觉的时间,还没能平静下来,哄睡的时候就会哭闹。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在晚上睡前30分钟~1小时都不再逗他们,提前30分钟开始做一个能让他们平静放松下来的睡眠程序,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

有的宝宝,甚至新的玩具新的事物都会刺激到他们,比如我的案例里,有的宝宝因为睡前不小心弄响了玩具鸭,被吓了一跳,哄睡就会大哭大闹。

还有的宝宝被扫地机器人吓了一跳,睡前也会哭闹。

我还见过6个月左右的宝宝被带去早教中心上音乐课,被过于吵闹的音乐刺激到了,晚上哄睡也哭哭闹闹的。

现在是夏天,白天太热很难出门,也有家庭会在傍晚带宝宝出去一些地方,比如商场超市,或者一些跳广场舞的地方。

其实这些地方都非常不合适宝宝晚上去,光线太亮、声音太吵,属于特别刺激的场合,尤其对于傍晚已经昏昏欲睡的宝宝来说。

记得我家妹妹2个多月时傍晚带她去幼儿园接姐姐,那时候临近圣诞节和元旦,幼儿园张灯结彩的,妹妹就被刺激到了,回来就哭闹不止。

所以我这里特别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两岁以内的宝宝,吃过晚饭天黑后就不要再出门了,在家里安安静静玩一会就好了。

聊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会想到,是不是多带宝宝去一次“刺激”的场合,见见世面,就能锻炼他们,不再那么容易被刺激到呀。

其实宝宝的神经发育有自己的节奏,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是随着月龄年龄增长,承受刺激的程度在提高的。

如果我们整天以“锻炼”的名义,带他们去各种刺激的场合,那可能的后果就是宝宝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这样做无异于揠苗助长。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刺激,对宝宝的身心发育是有害的。

但是这不代表就不带宝宝出门,如果长期把宝宝关在家里,一点外界的环境都不接触,对宝宝的身心发育也是不好的。

带宝宝出门的地方,最好就是风景优美空气又好的地方,比如附近的公园,小区的绿地等等。

周末也尽量带孩子去这些地方,避免一些刺激空气也不好的场合,比如商场、乐场、早教中心、婚礼现场等。

二、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是另外一个常见的晚上睡前哭闹的原因。

过度疲劳的状态下,宝宝的身体会分泌过量的皮质醇,让宝宝的神经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宝宝和过度兴奋一样,会有一种又困又睡不着的感觉,所以就会大哭大闹。

很多家长常在网上学习,其实过度疲劳的概念都懂了,但是宝宝还是会因为过度疲劳而睡前哭闹。

这其实是因为一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今天就来拆解一下这些细节。

错误的睡眠信号

一般说来,睡眠信号又下面几种:

打哈欠

揉眼睛

吃手等安抚行为出现

活动减少变安静

竖着宝宝时,他的头在我们的肩膀上蹭来蹭去

这里讲下特别容易被误当成睡眠信号的两种情况。

一种就大哭,大哭往往是过度疲劳了。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的话,通常宝宝在大哭之前都会有打哈欠揉眼睛等睡眠信号,可能我们没有看到。

另外一种就是宝宝发呆了。其实发呆时宝宝就已经睡着了。和成人不同,宝宝时先睡着再闭眼,而我们是先闭眼再睡着。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宝宝发呆了,才觉得他们困了,然后开始换纸尿裤,睡袋,进行睡眠程序,这样一折腾宝宝就又清醒了,睡了一会不那么困了,再哄睡就哭哭闹闹。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宝宝已经发呆了,不要动,保持原来的姿势让宝宝直接睡着才是最好的方式。

错过宝宝的入睡时间

大部分宝宝会在2个月左右的时候自然发展出夜间的生物钟,大概在傍晚7点左右。所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可能发现这时候宝宝会有睡眠信号。

但是很多家庭觉得宝宝7点就睡太早了,就会拖到8点多甚至9点才哄宝宝入睡。这时候宝宝早就过度疲劳了,自然就不好哄睡。

还有一些家庭7点正在吃晚饭,来不及哄宝宝睡觉,就等到吃完饭8点多才去哄,也会导致宝宝过度疲劳。

正确做法是,在宝宝2个月左右,慢慢根据宝宝傍晚的睡眠信号把夜间的入睡时间固定下来,一般是6点半或者7点左右。

固定好了夜间入睡时间,睡前程序时间也能固定下来,这样就不容易造成过度疲劳了。

晚上需要提早入睡

虽然固定了生物钟,但是有些情况是需要提早入睡的。如果我们没有提早入睡,宝宝就会因为过度疲劳大哭大闹。

常见的情况就是白天没睡好,尤其是午睡睡得比平时短,导致白天最后一次小睡醒来的时间也比平时早。

午睡非常重要,午睡如果没睡好,可能宝宝整个下午精神状态都不好。

那这种情况,晚上就需要提早入睡。可以根据最后一觉醒来的时间比平时提早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睡。

还有就是并觉期间,如果宝宝比平时少睡了一觉,晚上也是要提早入睡的。

比如9个月左右不睡黄昏觉了,午睡3点就醒来了,平时7点睡,这种情况可以调整到6点半睡。

当宝宝习惯了并觉的节奏之后,我们再每天推迟10~15分钟把夜间入睡时间推迟到原来的时间。

宝宝需要提早入睡的情况还有生病。生病时很多宝宝嗜睡,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恢复身体。所以这时候也是需要早睡的。

不会出现的睡眠信号

很多宝宝过了4个月之后就不会再有睡眠信号了。晚上入睡的睡眠信号可能消失的更早,可能3个月左右就消失了。

很多妈妈不知道这件事,依然在等着宝宝的睡眠信号,等来的却是宝宝的哭闹。

一旦我们在宝宝2个月左右根据睡眠信号确定了夜间入睡时间,基本就按照这个时间来哄睡。

如果出现了白天没睡好、并觉、生病等需要夜间提早入睡的因素再提早入睡。但是一般不要推迟夜间入睡时间。

即使下午最后一次小睡醒的比平时稍微晚一些,我们也尽量不要推迟夜间入睡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是一个生物钟的概念,不太容易受到清醒间隔的影响。

三、哭闹怎么办

如果宝宝因为过度疲劳或者过度兴奋睡前哭闹了,那怎么办?

接受宝宝不得不哭闹这件事情,不要慌张,也不用用各种花样哄睡,就保持平常的哄睡方式不变就好。

宝宝需要通过哭闹把过度兴奋和过度疲劳造成的过高皮质醇水平降下来,让身体放松下来,才能入睡。

这时候宝宝的哭闹反而又助于他们入睡。

图片

可可妈碎碎念:

做新手妈妈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大可不必背负着孩子哭闹就是我没带好的包袱来养育孩子。

如果你被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职场未来的问题困扰,可以扫下面二维码,预约我的教练对话服务。

延伸阅读

最实用的宝宝睡眠秘笈(2024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宝宝晚上睡前哭闹难哄睡,主要原因是两个“过度” https://klqsh.com/news/view/107342

相关内容

育儿知识—2~3月的宝宝的生活护理.docx
宝宝睡眠书是否有效
晚上晚睡习惯了怎么调整早睡
睡前的晚安语录(精选10篇)
宝宝健康护理知识 你做对了吗
如何处理几种宝宝常见的病
如何要自己每天坚持早睡早起
如何养成早睡早起
治愈系的哄睡电台广播稿(通用10篇)
睡前正能量文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