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5-08-06 06:02

保护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历史文化探寻#

每周一典丨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2024-07-07 每周一典丨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历史文化源流丨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2024-07-0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倘若能够看重贤德,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为官从政能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就算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但他一定已经有学问了。 历史文化源流丨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2024-06-28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意思是说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能识得利器。 每周一典丨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 2024-06-22 历史文化源流 | 志之所趋 无远勿届 2024-06-21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编纂的《格言联璧》,意思是说,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即便是到天涯海角,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即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 历史文化源流 | 为政之要 莫先于用人 2024-06-14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五》:“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意思是说,治国理政首要的任务就是选人用人。 历史文化源流丨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2024-06-07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了,人们往往忽视了细微之事,从而导致问题变大。 历史文化源流 | 大鹏之动 非一羽之轻也 2024-05-31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释难》,大意是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以此说明贤德的君子一起努力,事情才能尽善尽美。 历史文化源流 丨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24-05-2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是刚健之德的生动体现;君子也应效法天道,不断奋发图强,自我求新,永不止步。 历史文化源流丨朋友以义合 2024-05-20   《论语·乡党》载:“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朱熹《四书集注》于此处注曰:“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孔子交友注重朋友的人格价值与精神追求,他认为人要遵循道义来行事,因此交友之道也需以义为原则。 历史文化源流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4-04-2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认为,知之、好之、乐之是循序渐进的三种学习境界,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乐”是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是治学中应当寻求的最佳状态,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乐于学习,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清风 | 征实则效存 徇名则功浅 2024-04-25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唐代的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写道:“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其意思是,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的人,就会干出成绩;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绩自然浅薄。这句话告诉我们,伟大功绩要靠求实务实得来,绝不是虚浮之风能够换得来的。 历史文化源流 | 将欲治人 必先治己 2024-04-19   “将欲治人,必先治己”出自北宋程颐《经说·论语解》:“故君子之治人,治其不及人者使及人而已。将欲治人,必先治己,故以忠恕自治。”意思是说,要去管理别人,首先要把自己管理好,所以要以忠恕来约束自己。 历史文化源流丨为政者 莫善于清其吏也 2024-04-13   “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七《刘廙政论·备政》,大意是说,治理国家政事,没有比使官吏清正廉洁更好的了。 历史文化源流丨不诱于誉 不恐于诽 2024-04-07   君子以自己德行不修为耻辱,不把别人对自己的污蔑视为耻辱;以自己不诚信为耻辱,不把别人对自己不信任当作耻辱;以自己没有能力为耻辱,不把不被任用当作耻辱。以此告诫人们,不要为赞誉所诱惑,不要因诽谤而恐惧,要遵循道义行事,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动摇。 说廉丨近水楼台“不”得月 2024-04-02 说廉丨近水楼台“不”得月 历史文化源流丨胸中正 则眸子瞭焉 2024-04-01   在《孟子·离娄上》中,关于如何评价一个人,孟子提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即一个人的眼睛是最能表现其内心状态的,当心地纯正时,眼睛就明亮,心中不正,眼睛就会浊暗。 每周一典 |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2024-04-01 每周一典 |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每周一典 |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24-03-02 每周一典 |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历史文化源流丨善不可失 恶不可长 2024-03-02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意为良善不可以丢失,恶事不能让其滋长。 说廉丨“十事要说”如何成就唐朝名相姚崇 2024-02-26 说廉丨“十事要说”如何成就唐朝名相姚崇 每周一典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24-02-26 每周一典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历史文化源流丨欲筑室者 先治其基 2024-02-23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出自北宋苏辙的《新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意即想要建造房屋,应当先打好地基。地基夯实平整,再在上面砌墙架梁,这样建成的房屋才会坚固耐用。 每周一典 | 不日新者必日退 2024-02-18 每周一典 | 不日新者必日退 每周一典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2024-02-08 每周一典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网址:历史文化 https://klqsh.com/news/view/108076

相关内容

​国潮文化节落地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青春赋能长春历史文化街区
七里山塘:将苏州人的文化历史融进生活
探秘日本茶道文化:历史、魅力与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新传,解码“三文”路径下的守正与新生
春节传统习俗:从历史、文化到现代的演变
八卦阵:游戏迷宫到历史文化传承的奥秘解析
从历史深处走来:簪花习俗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文艺三评“传统元素影视化运用的三重审视”之二:历史真实的边界
大年初一逛庙会,东岳庙、北顶娘娘庙有这样的历史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