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鉴赏?

发布时间:2025-08-06 21:12

艺术鉴赏不仅仅是看,更是用心感受 #生活乐趣# #艺术鉴赏#

①艺术鉴赏与艺术观赏的不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前者是观赏,后者是鉴赏。

②艺术系统分为三个部分:

艺术创作(19世纪圣佩韦)

艺术作品(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符号学)

艺术鉴赏(20世纪下半叶德国接受美学姚斯,伊赛尔确立读者中心地位)

德国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

“接受美学”(Receptional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Robert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①姚斯“期待视野” 

②伊赛尔“空白”与“不确定性”,依靠读者观众听众弥补

马远《寒江独钓图》

③接受美学的意义: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或从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题的读者、观众和听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与水平接受(同时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等。此外,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和伊赛尔都强调,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读者的作用却遭到了忽视与遗忘,因此他们提出应当重写文学史。姚斯指出,应当从作家、作品和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研究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意见的原因,将文学史变成文学效果的历史。

④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网址:什么是艺术鉴赏? https://klqsh.com/news/view/113413

相关内容

艺术设计鉴赏是什么,艺术鉴赏的标准是什么
艺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的什么?3个真相让你重新认识审美!
艺术鉴赏专业学什么内容
艺术鉴赏.doc
发现艺术的价值——艺术品鉴赏师
美术鉴赏
《摄影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精选5篇)
艺术鉴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