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低级快乐”爆发期:千万别让一部手机,毁了一个孩子

发布时间:2025-08-07 06:43

儿童夏令营活动,让孩子过一个充实暑假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社区活动资讯#

我听到身边很多家长说:

“放了个暑假,孩子眼睛度数增加了一百多度。”

“暑假一看手机电视,孩子就上了瘾,之后再怎么调整都回不去了。”

“没办法啊,他不玩手机就没事干啊。”

其实不止听到这些,一出门,我就能看到,商场、地铁、餐馆,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只要是他们在坐着休息,他们大部分人手里,都捧着手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盯着手机。

这些孩子,像“掉进了”手机里。

图片

一:暑假,是“低级快乐”的爆发期

很多孩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往只要一个暑假。

之前还活泼好动的孩子,过了一个暑假后,变成了“宅男宅女”:不出门、不见人、不运动、不说话。

他们每天沉浸在短视频、游戏、直播里。

有人说:“孩子只是放松一下,有什么关系?”

可你不知道,这种表面上的快乐,是最危险的一种。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即时满足”。

就是大脑每被刺激一下,比如游戏赢一局、视频搞笑一下、被人点赞一下,都会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

“好爽,还想再来一次。”

但这些快乐,是低质量、无门槛、不费力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

久而久之,大脑就被“喂刁”了:

学习没那么刺激?不想做。

作业要动脑?太累。

阅读没反馈?没意思。

暑假放松本没错,问题是手机这种“快乐”,来得太容易了。

容易让孩子连“等待”“努力”“沉下心”都不愿意了。

图片

二:手机,会悄悄“偷走”孩子的未来

有位宝妈说:

有个妈妈跟我说:

“我儿子原来成绩中上,后来迷上玩游戏。每天晚上背着我玩到半夜,早上还定闹钟5点起来偷玩,玩到7点起床。

要不是老师说他上课老打瞌睡,我都不知道他为了打游戏这么拼。”

孩子玩手机,我们已经见怪不怪。

根据青年报的一份报告,全国未成年人的上网比例,已经超过97%。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接触手机、网络、视频、游戏。

我们当家长的,觉得偶尔图省事,手机一丢,孩子不吵不闹,眼不见心不烦。

但我们以为的“暂时安静”,其实是“慢慢失控”。

有妈妈说:“孩子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妈,手机呢?’”

还有家长吐槽:“写作业就是乱写一通,然后立马打开手机玩。读书?做家务?不存在。”

你劝他,他不听;你管他,他跟你吵;

一没收手机,立马跟你翻脸。

这些,都是大脑长期被“即时满足”控制的后果——不动脑、不耐烦、不思考。

图片

三:“低质量快乐”,正耗光孩子的专注力

你有没有发现:

孩子以前还能静下心来画画、搭积木,现在,连十分钟都坐不住了。

这是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手机“榨干”了。

大脑就像一个水杯,若被游戏、视频灌得满满的,你再想倒点知识进去——倒不进去了。

你说:“你得学会专注。”

孩子回你:“我就是不喜欢学习。”

但他可能根本没意识到问题在哪,他只是单纯觉得自己“不行”“我没用”“我学不进去”,陷入否定和自责。

你看那些天天玩手机玩到凌晨的孩子,他的真快乐吗?

他也知道“玩太多不好”,他也焦虑、也失眠、也烦躁,但他不会说,只会更沉进去。

这不是玩手机,这是“被手机操控”。

图片

四:手机背后,藏着孩子的“情绪出口”

有段时间,我外甥特别沉迷平板。

我发现,每次他玩得最猛的时候,往往是他心情不好的时候:

被爸妈批评了、作业写不出来、和妹妹吵架被说了……

他用手机,逃避现实、安慰自己、堵住委屈。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手机成瘾”。

但其实,真正让他们上瘾的,是那个虚拟世界里的情绪安放。

现实里不被理解、不被看见,他们只能躲进小小的屏幕,去“寻找安慰”。

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手机就是放不下。因为情绪没被看见,问题就一直没被解决。

五: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

很多爸妈说:“我也不想他玩手机,可真的管不住。”

我理解。

家里事一堆,上班又累,心力交瘁,真的没有那个精力再高质量陪伴孩子了。

但孩子越小,我们越不能指望他“自己克制”。

我们要帮他“设界限”。

① 先共情,再立规矩

他正玩得起劲,你突然一把抢手机,那肯定炸。

我们可以先说:“我知道你现在玩得很投入。”

再说:“这局结束后,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好吗?”

先尊重情绪,再提规则,效果会好很多。

② 和孩子一起定“手机协议”

关于玩手机的规则、界限,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

每天玩手机不超过1小时;

必须完成作业、任务后才能玩;

违反一次,停玩一周。

规则要具体、有后果,还要让孩子写下来,贴墙上。

刚开始一定会有“拉扯”,但只要我们态度坚定,不讨价还价,孩子会慢慢习惯。

图片

③ 提供“替代快乐”

我们不能只说“不许玩”,那孩子会觉得“你就是不让我快乐”。

我们得帮他找到别的能让他开心的事:

一起做饭、拼图、运动;

看一本有趣的书本;

制作“挑战卡”,完成后给贴纸或小奖励。

人是需要娱乐的,关键是——不能让手机成为孩子唯一的快乐源头。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工具,也是渠道,本身没有对错。

但当孩子的世界里,只有这块屏幕能带来快乐,

那它就不再是工具,而是陷阱。

屏幕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孩子也值得拥有,更多元、更真实、更健康的快乐。

网址:暑假是“低级快乐”爆发期:千万别让一部手机,毁了一个孩子 https://klqsh.com/news/view/116764

相关内容

低配假期,高配亲子时光:这个暑假,和孩子一起慢享生活
“低级快乐”正在毁掉你的孩子,爱刷短视频,大脑严重受损……
暑假作文不会写?二年级快乐暑假范文12篇,孩子必看!
快乐一“夏” 沙田“莞家”托起孩子们的多彩暑假
孩子暑假干什么?用思维导图四步法做计划,过个快乐又充实的暑假
2025年暑假“低配”模式为何引发家长热议?
这个暑假,孩子的快乐都藏在画里了!
暑假来了,给家长10个建议,与孩子共度充实假期
快乐不放假!暑期兴趣班点亮孩子多彩假期
如何帮孩子规划一个充实的暑假?实用假期计划来袭,家长必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