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习惯是怎样炼成的?教你4招搞定,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课程#
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要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就必须帮他们养成好习惯,杜绝坏习惯。
那么,如果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了先解习惯养成的原理,并根据原理转化成实用的方法,就能有效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
习惯养成的原理:
《掌控习惯》的作者,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莱尔认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有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奖励。
(一)提示
习惯的养成都有一个触发的契机或者线索。比如说早上洗漱,它的触发点就是你起床了,形成习惯后,当你从床上爬起来时,你就自然而然走去洗漱。
(二)渴求
当你有渴求的东西,有想要达到的目的,你就有动力重复去做一件事而不感到烦躁。比如有人渴求拥有分健美的身材,因为养成健身的好习惯。
(三)反应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同一个行为要多次重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所以需要有反应。这个反应可以是外界也可以是内心深处对这些行为的肯定,比如孩子认真写作业受到父母师长的表扬,那他会更加认真地写作业,并因此养成习惯。
(四)奖励
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比如说,我们努力健身是为了减肥,那么,体重减轻身体匀称就是最好的奖励。孩子认真做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优秀的成绩就是对这个习惯的奖励。有这些奖励,习惯最终才能得以坚持。
以上四个步骤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个神经反馈回路,反复作用之下,最终会让孩子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4招养成好习惯
首先,设置好习惯的触发点,使好习惯一望而知。
根据习惯养成原理的第一步,只要有一个触发点,就能提示我们启动相应的行为举止,完成我们已养成的习惯。习惯可怕之处就在于,只要启动了,不到完成就停不下。
因此,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要设置好习惯的触发点,让孩子在想完成某件事时一望而知,自然而然地启动习惯。
(1)习惯的触发点可以是语言或动作。
像有的老师在培养孩子遵守纪律的习惯时,会把手指竖放在嘴边,或者让孩子唱儿歌:“一二三请坐好,三二一请安静。”孩子立刻就安静下来。这就是用语言或动作在提示孩子。这样重复多次之后,孩子们就养成了习惯,以后只要听到这些语言或见到这些动作,就能立刻做出反应。
(2)习惯的触发点可以是环境。
孩子大都没有自控力,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身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他们就更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要营造便于养成好习惯的环境。像我女儿小时候,我想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就在家里的客厅、房间等女儿活动的地方放满了有趣的童书,利用环境触发她的阅读兴趣,慢慢地她就习惯阅读了。
(3)习惯的触发点可以是上一个习惯。
小佳最近在练跳绳,她规定自己在每天下午做完作业之后跳10分钟,每次作业一写完,她就立即拿出跳绳开始跳。
在这里,跳绳这个习惯的触发点是作业完成,这是习惯叠加,上一个习惯完成,孩子会自然而然做出下一个习惯。如果生活中我们能够多利用这种习惯叠加,孩子培养多种好习惯就更容易了。
其次,增强好习惯的吸引力,使好习惯难以抗拒。
如果能把好习惯变成孩子心中渴求的东西或者难以抗拒的事物,把它变成孩子的动机,增强好习惯的吸引力,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完成习惯的训练。
(1)把好习惯与孩子喜欢的东西捆绑。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吃糖果,所以幼儿园老师以常用糖果奖励能遵守纪律或认真学习的孩子。这就是将孩子喜欢的东西跟习惯捆绑,以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
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也可以利用这一招。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那你可以规定他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再看动画片,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可以多看,完成的质量差就少看,用看动画片来增强认真完成作业这个习惯的吸引力,使孩子难以抗拒。
(2)杜绝坏习惯产生的根源。
如果说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是让它变得有吸引力,那么要杜绝坏习惯就是要让它失去吸引力。
五岁的小洋不喜欢洗手,经常脏着手就抓东西吃,妈妈多次教育批评,甚至打骂都屡教不改。后来,妈妈找来了科教片让小洋看,让他明白细菌的害处,又告诉他不洗手就会有千万个细菌跑到肚子里。小洋吓坏了,从此不再推诿洗手,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
再次,降低好习惯的高要求,使好习惯便于操作。
很多人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都是三分钟热度,一开始制定习惯计划时雄心壮志,定了很高的标准,但实施起来发现很难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是因为好习惯本身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好习惯带来的结果,但结果不会一下子就显现出来,而外面又有太多的诱惑在影响我们,让我们本来就不够坚定心更加动摇,以致于一遇到难题就退缩,好习惯自然也就流产了。
孩子的意志力本来就薄弱,如果一开始就高要求高标准,那他们就更难以坚持,所以在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降低好习惯的高要求,使好习惯便于操作,这样,就算孩子不喜欢这个习惯,也会因为它的简单方便而坚持下去。
我们可以将孩子要养成的好习惯的要求拆分成较小的几部分,从很少开始坚持,等孩子适应之后,再循序渐进慢慢增加,直至想让他达到的目标,孩子就容易坚持下来,养成好习惯。
同理,如果想要孩子杜绝坏习惯,那么就不断提高坏习惯的执行难度,使他变得难以实行。比如要让孩子不吃零食,那么父母就不要在家里放零食,不要跟孩子提零食,孩子想吃也找不到能吃的,自然也就少吃了。
最后,给予好习惯正面反馈,使好习惯得以保持。
很多事实证明,一个人养成好习惯很难,养成坏习惯却很容易。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好习惯都是延时满足,而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即时满足。习惯的养成原理也表明,养成习惯的第四步是奖励,对人们来说,“一百赊不如五十现”,能拿到手的奖励比需要展望的美好未来更吸引人,所以即使知道好习惯以后会有很多好处,人们也会因为养成过程的艰难而放弃。
因此,要想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要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感受到养成习惯的愉悦,从而保持下去。
(1) 记录习惯,培养成就感。
当孩子开始尝试养成一个新习惯时,父母可以帮孩子记录下每天的做法,看着每一天的坚持,孩子会产生成就感,成就感会促使他们身心愉悦,并因此而愿意继续保持习惯。
比如我一朋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就自制阅读表,每天将孩子当天的阅读情况记录下来,每周给孩子小结,孩子看到阅读表中不断增加的记录,非常高兴,越来越喜欢阅读,终于形成了习惯。
(2)尝试跟孩子建立习惯契约。
大多数孩子都期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跟孩子建立习惯契约,通过契约监督孩子习惯的执行情况,孩子完成了,就给他正面反馈,肯定他的付出和努力,孩子没完成,根据契约做出相应的责罚,再帮孩子查找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3.)树立榜样,超越榜样。
在孩子准备养成一个好习惯时,给孩子找一个榜样,并告诉孩子,他能超越榜样的。之后,在孩子的养成过程中,隔一段时间就把榜样做为比较,告诉他跟榜样的差距缩小了多少,以此激励孩子继续努力,争取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在跟榜样比较时,不能比较孩子距离榜样多少。因为那样会让孩子反感并且产生逆反心理的。
【结语】:
习惯有惊人的力量,它的效果随着不断的重复而倍增,最终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价值之高和养成一个坏习惯的代价之大,往往令人瞠目结舌。
所以,我们要了解习惯养成的原理,利用它避开一些误区,掌握以上四招,就能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颖妈育儿记,一个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中年老母,关注我,一起修己育儿,与孩子共同成长。
举报/反馈
网址:孩子的好习惯是怎样炼成的?教你4招搞定,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https://klqsh.com/news/view/121143
相关内容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快乐的10个好习惯
怎么引导孩子早睡早起,6个步骤,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原子习惯》:4步教你轻松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的6个小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