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更乐观?|积极心理学
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生活技巧心得#
当有人情绪低落时,我们经常劝导他们乐观一点。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乐观到底指的是什么?真正乐观的人又是怎样的?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变得更乐观?
01 乐观是指诠释的方式,而不是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
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认为乐观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良好确实能让人处于一种非常舒服的状态,也能让人更好地发挥出潜力,但这并不是乐观。
因为有这个误区,导致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做一些让孩子更能“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觉得这样能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比如经常对孩子说“你好棒”,“你真了不起” 等等这类空洞模糊的赞扬话语。
这些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活动,不仅不能让孩子获得自尊和乐观,长期来看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乐观是一种区别于悲观的诠释事物的方式。
比如遇到了一次考试失败,他/她可以把这次考试失败就看作一次考试失败,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她也可以把这次考试失败诠释为 “我太蠢了,我就是白痴”。
02真正的乐观的人是怎样的?
乐观是一种诠释方式,真正乐观的人就是常用乐观的方式来诠释事物的人。
乐观的人不会因为孩子考试失利而大惊小怪,只是认为这是孩子经受挫折,发现不足和成长的机会。
乐观的人不会因为一次工作没做好而认为 “我很失败”,“我连这个都做不好,太不应该了”,而是认为这只是一次工作没做好而已,同时做好复盘,想办法下次做得更好。
乐观的人不会降低自己的预期和目标,相反,他们经常把自己的预期和目标定得比较高。虽然经常达不到,感到挫败,但他们会很快恢复,然后持续尝试。
乐观的人不是做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相反,他们会更常遇到失败,他们一样会因为失败而不开心,情绪低落,只是他们恢复得更快。总的来说,失败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较小,更多的反而是正向作用,让他们快速发现不足,学习补齐。
乐观的人一般比其他人过得开心一点,活得长命一点。这不是我随口说的,这是心理学研究的证明,数不清的研究都指向这个结论。
03 我们怎样才能变得更加乐观?
首先,我们要采取行动,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
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空谈。我们对任何事都要付出努力,想变得更自信就需要去面对,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
为什么?
因为努力和面对至少比以前不行动,不去面对时要成功。即使只是一点点成功也有助于增加自信。自信反过来激励我们更努力,更有意愿去行动。
逃避只会损害自尊与自信。因为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我们都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对他/她作出判断(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看到自己一直逃避,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个懦夫。
失败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一旦敢于面对就发现它也就是这样。如果一直想象,不去面对和经历,我们就会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当身体生病时,身体会产生抗体。身体其实是通过失败获得免疫力。
心理也一样,当我们面对失败时,就会发现失败其实没有那么可怕。经历过失败后,心理也获得免疫力。
敢于面对,敢于行动时,我们就会进入一条波动但整体趋势上升的乐观曲线。而这所有的关键都在第一步:采取行动,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
勇于冒险或许会一时失足,止步不前则会迷失自我。
其次,我们要多在脑海里想象成功的场景。
我们的大脑无法区别真实的和想象的事物,这解释了梦境为什么会那么生动。比如在漆黑的深夜,你能梦到午饭后院子里散步的场景。
至少对于大脑而言,想象与现实没有区别。当想象成功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为大脑做一个模拟,也可以说是在欺骗大脑,让它认为这是真的事情。潜意识无法区分真实和假想的事物。
如果在脑海中反复想象成功,而大脑又不喜欢不一致性,那会发生什么?它会想办法让外部现实和内心的想象相符。
比如上台演前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台上表现得很好,演讲非常顺利。这样不仅能缓解紧张,也能让演讲更加顺利。
我们不仅要想象结果,还需要想象过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 Shelley Taylor 做了一个研究。她把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一遍遍地想象在考试中得到A。第二组不仅想象他们得到了A,也想象他们在图书馆坚持努力,为考试做准备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额外想象了过程的第二组在最终的考试中表现更好。
当想象成功时,要尽可能逼真点,使自己有所感受并唤起情绪。因为感受越真实,大脑就越相信这是真实的。
最后,尝试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前提是思想驱动情感。外部发生一件事情后,人会感知到事情的发生,然后对它进行评估,随后唤起我们的情感。比如,有只狮子向我奔来(事件),它要吃掉我(评估),我感到恐惧(情感),然后逃跑或勇敢地和狮子搏斗(行动)。
事件,评估,情感,然后行动。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如果我们想改变情感,我们要干预的是评估。不同的评估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一:不要夸大事物的影响。
感情破裂不要夸大成“天要塌下来了,活不下去了”。
工作没做好不要夸大成“能力不行或工作要搞砸了”。
创业失败也不要夸大成“我就是没有能力”,谁创业没有失败过呢?
为什么我们容易夸大事物的影响?
因为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技能,归纳法。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但是归纳法只有在发生足够多次数的场景才适用。我们很容易就误用了归纳法,把一次当作成足够多次,轻易归纳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第二: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很容易过度追求细节,导致没有看到全局。
比如满分100分的试卷,考了90多分,相比之前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突然发现其中一道会做的题没有得分,于是开始纠结这道题,开始郁郁寡欢。
向暗恋已久的女生表白,惨遭拒绝,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世界末日要来了,却没有看见校园里还有很多阳光美丽的女生。
过度追求完美是导致过度追求细节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么是0,要么是100的完美追求会让人感到窒息。
第三:不要虚构,脑补坏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异常的事情会开始虚构、脑补坏的事情。
比如,工作过程中,leader说话语气比平时重了一些,很多人就开始脑补自己做错了,其实可能只是leader昨晚没睡好。
比如,男友最近对自己冷淡了很多,很多女生就开始想象男友不爱了,其实可能只是最近的世界杯比赛中对方热爱的球队被淘汰了。
04 诠释真实的世界就是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说让大家只关注积极的一面,而是让大家关注真实。忽略不好的一面也不是真实。
“鸡汤”无法让我们看到真实,悲观也一样。我们需要的是感受真实的世界,并真诚地诠释它。乐观就是感受真实的世界,诠释并接受它,不欺骗自己。
真实的世界就是很多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悲观。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一些在当时让人觉得天要塌下来的事情,但过去这么久了,天还是好好的。
提醒自己不要过分夸大事物的影响,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要虚构或脑补坏的事情。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尽管去做,去想象成功的场景,去感受真实的世界,并真诚地诠释和接受。
举报/反馈
网址:如何变得更乐观?|积极心理学 https://klqsh.com/news/view/121294
相关内容
如何通过冥想变得更积极乐观?如何用积极心理学让自己更快乐
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何用积极心理学让你更快乐、更成功?
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如何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pptx
积极心理学:如何用快乐定义生活?
积极心理学书单:积极心理学,发现优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