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5-08-07 20:33

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能带来幸福感,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正能量#

头图来自《蜡笔小新》

说起幸福感,让我想起了今年年初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其显示,在32个国家中,幸福感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中国(91%),其后是沙特阿拉伯(86%)和荷兰(85%)。我们熟知的发达国家美国(76%)和日本(60%)只排在第14、第29名,近邻韩国(57%)排名倒数第二,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匈牙利,幸福感指数为50%。

对这项调查的结果,网友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表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感如此之高。今天我们就主要说说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关于什么是幸福,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定义: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实际上,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瞬间,比如古人说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能够持续拥有幸福感的人却不多,毕竟天天洞房花烛,一般人也受不了。

现在很多研究表明,幸福感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其通常来自于比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比较,自己变好;另一类是与他人比较,自己比别人好。

先说第一类,自我比较,自己变好。如果一个人感到幸福,他的现状一定比过去要好,也就是说,跟过去的自我比,现在更好。比如人在遇到喜事的时候,就是对比过去,现在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幸福感就提升了。

如果这个人性理论成立,那么要让自己持续获得幸福感,状况就要持续变好。这里面蕴藏两个问题。

第一,人生的轨迹并不是扶摇直上的,一旦你的幸福感达到一个峰值,后面的幸福水平如果低于这个峰值,那么你的感受可能就会黯然失色。实际上,大部分人一辈子起起落落,就像海浪一样,有波峰,也有波谷,谁也无法做到让自己的状况持续变好。倒是有的人经历高光时刻之时沉醉其中,风光过后就一蹶不振,失去了幸福的能力。正应了那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第二,有人说,那我保持在一个峰值,就会一直幸福吧,那也未必。实际上,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说,人的需求按从低到高,是分为多个层级的。当一个人的下一层需求可以被轻易满足时,也就是说,曾经追求的已经属于自己,这一层就不再是他追求的目标,那么,他就会希望再往上一层移动。而当上一层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即使拼命在下一层寻找满足感,幸福感也很难提升。比如当下逐渐流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为了能够提前退休,有人拼命存钱,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FIRE生活。起初感觉无比幸福,无需再面对工作的压力,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但时间一长,又会觉得空虚迷茫,无所事事,失去了幸福感。

再说第二类,与他人比较,自己比别人好。幸福感也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比较。自己变好,有的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一定不能比自己好,这样才会更有幸福感。有的人喜欢靠盲目攀比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他看到别人买奢侈品,自己也要买;别人去旅游打卡,自己也去玩,却不思考这些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此外,如果大家一起变好,人们往往不会获得应有的幸福感。比如,到了年底公司发奖金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很高兴的事。但是,当你知道旁边的同事发的钱比你的要多时,幸福感会立刻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不满。

从人性的角度看,幸福感是通过比较获得的,但是这种幸福感既不长久也不可靠。那究竟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幸福?

两点而已:认清形势,调整心态。

认清形势

一个人的幸福感与外部形势有极大关系。

文章开头说,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全球第一,排在众多高福利的发达国家之前。乍一听上去,感觉就是一个笑话,但仔细想想,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近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全球第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我们去吃一顿饭,人均花10元;现在,我们可以负担得起人均100元的馆子了,体验不一样,幸福感自然就上来了。而欧美国家,十年前就消费得起人均500元的馆子,现在的标准依然这么多,甚至可能还降了一些,幸福感很大概率没有提升。

这就是外部环境的发展形势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如果非要拿自己当下的生活水平跟发达国家比,那实在是没必要,因为不在一个起点上。退一步说,假如我们早出生100年,生活在战乱饥荒的年代,就像电影《1942》里演的那个时期,那么但凡能吃上饱饭,就可以让人幸福感爆棚。

调整心态

要获得幸福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句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

人的一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高峰就会有低谷,这就需要我们用平常的心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是非对错,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别人过好了,你不用羡慕嫉妒恨,因为你没有经历他背后的艰辛。如果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可以努力付出。但是在不得不面对失败时,也要能看得开。尤其是不能因为当年没有足够努力而过后悔恨。因为悔恨过去没用,往前看就好。

就像《漫长的季节》中秦昊饰演的龚彪,不管面对多大问题、多大困难,都有一股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劲儿,用东北话说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儿别往心里搁。”

求而不得,想不开怎么办?席琳迪翁给了我们一个好建议。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位小朋友向在舞台上的席琳迪翁提问:“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你会给13岁的自己什么建议?”她回答道:“不要执着于你的梦想,要坚持自己,你可以有很多梦想,但如果你的梦想没有实现,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这件事就结束了吗?不,这将是另一件事的开始,所以,请坚持你自己。”

总结一下,人性告诉我们,幸福感源于比较。但是,通过比较获得的幸福感既不长久,也不可靠。幸福感会受到大形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什么是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不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面对

最后,分享林肯说过的一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举报/反馈

网址:幸福感从何而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121578

相关内容

朱永新:教师的幸福感到底从何而来?
生活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做好这一点!
如何创造幸福感?分享获得幸福的五大来源
仪式感为何能带来幸福感?
清晨的美好:一天的幸福从何而起
社会幸福指数:年轻人幸福感较低,究其原因,我们该何去何从
写作如何写出幸福感?
冥想幸福:如何通过冥想来提升幸福感
探寻幸福之路:如何增强和提高幸福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