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
“当别人都在一步步向成功迈进,而你却一直在原地踏步时,你该怎么办?”
有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确,只有努力提升自己,不断精进,人生才会越过越好。
01
停止患得患失,练就平常心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本书中写道:
我们总以为得到了某些向往已久的东西,就会心安满足。可是得到之后,觉得它也不过如此,更大的欲望接踵而来。
人的一生,就是得与失互相交织的一生,守住本心,笑对得失,方能以平常心自渡。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想要土地,地主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所经之处插上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了。
那个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还不知足,直到太阳落山前,他跑了回来,可刚一回来就精疲力竭,驾鹤西去了。
牧师在做祷告时,对着他的坟地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其实也不过就这么大”。
我们总是想要得太多,其实回过头才发现,最重要的早已拥有。
02
停止设限,自我鼓励
《思考致富》这本书中说道: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对‘不可能’这个词想当然的理解。
停止设限,相信自己,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美国青年埃德温·巴恩斯,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欲望,那就是和爱迪生共事。
这个念头听起来很疯狂,因为巴恩斯不仅不认识爱迪生,甚至连买一张火车票的钱都没有。
但巴恩斯坚信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冒险跳上一辆开往东橙郡的货车,历经漂泊,终于在办公室见到了爱迪生。
多年后,爱迪生回忆说:“那时他站在我面前,像是个流浪汉,但他脸上坚定的神情告诉我,他不甘于此,他要做最后的赢家”。
巴恩斯通过了面试,并破格得到了工作机会,并在此后的30年间,不断突破自我,成长为爱迪生最强大的商业拍档。
正如诗人威廉·埃内斯特·亨利所言:
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心灵的舵手。
总是自我设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成为谁。
但选择相信自己,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03
停止拖延,开始行动
在想做与行动之间,往往横亘着“拖延”。
但拖延从来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只能让情况变得更糟。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说明了拖延的可怕:
魏文帝死后,曾经的降将孟达想举城叛魏,回归蜀国。
诸葛亮提醒孟达要加固城池,以防止魏国大将司马懿围剿。
但孟达却认为司马懿生性谨慎,回禀魏主再来攻打,往返要一个月,到时候再修筑战场也来得及。
结果司马懿攻其不备,不但没有回禀魏主,反而快马加鞭,兵临城下。
最终,孟达被自己的拖延,害得身首异处。
没有一种焦虑是在等待中消解的,没有一种困难是在拖延中解决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拖延只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焦虑和接踵而来的麻烦。
只有停止拖延,提前行动,才能塑造不一样的人生。
04
停止攀比,专注自己
有人说,“生活之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攀比是痛苦的源泉,我们总是迷失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
小的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
成家后比房子,老了以后比孩子。
很多人一辈子都被攀比之心牵引着,盲目追逐着,不肯停息。
但攀比是没有尽头的,总有人比此刻的我们过得更好,
即便是我们做得再好,也会在对比中显得黯淡。
所以,我们要明白,努力的意义,并不在于要比别人好,而在于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
我们的生活,永远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他人而活。
05
停止逃避问题,学会迎难而上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体现在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和能力。
聪明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会逃避和妥协,相反,他们会直面问题,直到解决问题。
董明珠36岁从销售员做起,半年时间就跑出了300多万业绩,很快提拔为公司骨干。
1998年的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面临赊欠货款的问题,有人劝她,为了稳固市场,不如顺应局面,先发货再收钱。
董明珠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却毫不服软,下了一道强制命令:“凡拖欠货款,一律停止发货”。
这让格力保住了生存线,创造了没有1分钱应收债款的奇迹。
人生就像连环锁,永远处在遇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逃避和服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等来柳暗花明。
06
停止熬夜久坐,开始规律作息
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多人把熬夜玩手机当作一种精神的救赎。
滑过一个又一个视频,就是舍不得去睡觉。他们以为这样能够让身体得到放松,其实是对健康的透支。
有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连续11天的实验,66个受试者被分为睡眠时长不同的四组,最后发现,晚上睡得越晚,被试者的反应速度会变得越慢。
与其通过透支身体获得廉价而短暂的快乐,不如爱惜身体,享受更有质量的人生体验。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拥有一切的前提条件。
宁早起不晚睡,多运动少久坐。
规律作息,让身体获得充沛精力,你会拥有更好的人生状态。
07
停止乱发脾气,学会控制情绪
古人云:
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
对情绪的有效控制,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加积极的人生结果。
著名投资人克里斯·加德纳,曾参加休顿证券公司的实习面试,却被人恶意泼油漆,那人还冷笑着调侃:“你觉得这家公司还有什么理由会录取一个上衣沾满油漆的家伙?”
克里斯竭力打消怒火,平静地回答道:“那我觉得,一定是这个家伙的裤子穿得特别考究。”
他将愤怒化为幽默,反而给面试官留下随机应变的印象,并成为唯一被录用的实习生。
发脾气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但积极的情绪却正相反。
一项对100名哈佛毕业生的为期35年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情绪积极的人更容易戒烟,也更容易具有行动力。
与其被情绪支配,让生活变得一团乱麻,不如做情绪的主人,拥抱美好人生。
08
停止浪费时间,开始把握当下
鲁迅先生曾说: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诚然,时间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即有的财富,
但对待时间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风景。
如果你漠视时间,那你得到的将是浑浑噩噩的一生,
如果你惜时如金,那你得到的将是充实圆满的一生。
中国革命先辈邓中夏便深谙这一道理。
他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惜时求学,主动避开无意义的攀谈和社交。
为了不受干扰,珍惜点滴时间,便写了一张“五分钟谈话”的纸条贴在书桌上。
前来闲聊的人看到这张字条,又看他书台上厚厚的纸稿,常常就知趣地离开了。
正如福特所言:“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
时间就是财富,把从指间漏掉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你将成为人生真正的主人。
09
停止自我攻击,学会接纳自己
你是不是经常对自己很挑剔?
比如不允许自己做错事情,一旦做错了就严苛地责怪自己;
比如不敢展示自己真实的样子,总觉得自己外表不光鲜完美;
比如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哪怕自己委曲求全也要成全别人。
但实际上,总对自己挑剔,不停陷在自我攻击的内耗中,反而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美国演讲家梅尔·罗宾斯曾说过:“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概率只有400万亿分之一,所以那些真正“运气不好”的人,可能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幸运且值得被爱的。
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发自内心地热爱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真实的自我,才能更从容地享受人生的风景,接受平凡又伟大的幸福。
10
有句话说:
“在生命的最初30年里,你养成了习惯;
在生活的后30年,习惯决定了你。 ”
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人。
愿你在人生路上,能够养成这9个自我提升的好习惯, 披荆斩棘,收获幸福。
作者:夏云栖,本文首发读书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