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韩国爆款心理励志图书上市,心理自愈必看!

发布时间:2025-08-08 12:02

阅读励志书籍是自我心理疗愈的有效方式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疗愈#

韩国心理励志类畅销书

精神学术奖获奖作品

《以为长大就会好了》

作者:[韩]金惠男 朴钟锡

译者:何汲

绘者:有只兔子

很多人以为长大后,就会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但如果想哭,却假装坚强,你最后真的就哭不出来了;

如果很累,却勉强撑下去,你可能再也无法真正休息了;

如果以为变成大人,这些假装都可以不被人发现,那你真的很辛苦。

回到小时候的自己,听听在心中的那个小男孩与小女孩的声音。

当时哪里受伤了?哪里被忽视了?哪里需要被爱?

找到小时候的自己,然后跟那个自己说再见,说“你值得幸福”……

作者简介

金惠男

毕业于高丽大学医学院。曾任精神分析专科医师12年。2006年获韩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学术赏,被称为精神科医生的精神科医生,后担任金惠男精神科医院院长。著有畅销书《30岁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30岁前一定要打的强心针》《你和我之间》。

朴钟锡

毕业于延世大学医学院,曾在首尔大学医院担任住院精神科主任,现任韩国延世春精神健康医学科院长。目前为《精神医学新闻》《月刊随笔》的专栏主笔,并担任Cosmopolitan杂志的咨询委员。

作品试读

你好,我的“抑郁”啊!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有感到抑郁的时刻,哪怕是芝麻粒大小的事也会引起抑郁。当我们蓦然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上长了皱纹时,当朋友说了让我们心里难过的话时,当初雪那天自己身旁没有恋人时,“抑郁”都可能找上我们。此外,遭遇让自己委屈的事情、曾经与自己相爱的人离开、在已经断水断电的房子里看着空空的钱包……每当面临这种相当严重的事态之际,我们也会感到抑郁。

“抑郁”是人生的多重面貌之一。当我们工作不如意时,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时,抑或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濒临心理承受极限时,都会产生抑郁的情绪。但这种“抑郁”也是我们在面对挫折时,从理解内在到战胜挫折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种“抑郁”虽然痛苦,但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现实情况的改变,当时的抑郁感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应该多关注及用心抚慰的,是更深层、更具持续性的抑郁症状——前期我们可能只是郁郁寡欢,过一段时间连话都不想说了,然后感到无能为力和对自己的人生失去憧憬,最终陷入绝望之中……对此,我们称之为抑郁症。

“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如果将我的感受分担到世界的每个人身上,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人再有笑容了。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状况会不会好转,但总有种不祥的预感,认为这种好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继续保持现状是不可能的,我要面对的不是死路一条,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好转起来。”

这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患抑郁症期间写下的心理自述,据说他大半辈子受抑郁症的折磨。

我们从林肯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抑郁症是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疾病。患者可能环顾四周也看不到逃生口,眼前漆黑一片,连随心所欲地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都做不到;思维和身体像熄火的发动机一般陷入静止状态,与之相应的精神和肉体的所有功能也都像慢镜头似的缓慢运转……英国著名科学家路易斯·沃尔伯特在《蓝色的曙光:走出恶性忧伤》一书中对抑郁症的痛苦描述如下:

“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经历。这比看着妻子死于癌症的模样更令人难受。承认抑郁症比面对妻子的死亡更为痛苦,这似乎有点儿可耻,却是如假包换的事实。”

抑郁症会将我们的个人感受推向痛苦的极限,除非身为抑郁症患者,否则我们正常人根本无法想象那种痛苦。因此,路易斯·沃尔伯特才会坦白地说出虽然有点儿可耻,但那比看着妻子死于癌症还要痛苦。

在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出的困扰人类最可怕的疾病中,抑郁症排名第四(作者写此书时的数据)。再加上全球人口中患有抑郁症的人口数量庞大,可以说抑郁症是蔓延甚广的一种疾病。任何人都是潜在的抑郁症患者,即便是身体再强壮、人生再富有、长相再帅气的人也可能患上抑郁症,这个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如果得了抑郁症,大多数患者会对世界上的事物失去兴趣,因无法感受到快乐而陷入无限抑郁。这些人即使面对平时自己喜欢的食物也食不甘味,可能看着别人看得捧腹大笑的电影,不仅不觉得有趣,甚至连笑点为何都不知道,也就是说身体和心灵都退至无感状态。

抑郁症并不仅局限于“抑郁感”。患有抑郁症的人除了具有对自己和世界持否定态度的负面思考特性,还会表现出莫名的负罪感,以及自己有罪的犯罪妄想症,甚至出现无价值感或认为自己个人能力缺乏、一无是处、整个人生都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贫困妄想症。患有抑郁症的人有时还会出现认为自己染上不治之症的妄想状态,更有甚者抑郁症有可能以身心症、产后抑郁症、高三症候群、大四症候群、主妇抑郁症、空巢期症候群、季节性抑郁症、中年抑郁症、假性抑郁症等多种形态出现。因此,一旦有人患上抑郁症,就必须接受专业性的治疗。

目前人们对精神类疾病存在很深的偏见,我们会自然地建议身体不适的人去医院就诊,但是当人们出现心痛或抑郁的症状时,却不会严肃地去看待,反而把它归结为个性或意志问题。此外,很多人对精神医学的偏见也很严重。精神科往往被视为只有所谓的“疯子”才会去的科室,因为担心被别人看到自己去精神科看病,有的人绝对不会去离家近的医院就诊。还有“吃了精神科的药就会中毒,变成傻瓜”“一旦去看精神科,档案就会伴随一生”等错误的思想观念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惧。

无论多么严重的抑郁症,都是我们身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疾病而已。就算症状很严重,只要我们快速找专业医生诊断并加以正确治疗,也完全有治愈的可能。因此,就像我们在感染肺炎时会去医院治疗一样,对于有“心理重感冒”之称的抑郁症,我们也不应该刻意掩饰或拖延治疗,而要积极地接受治疗。

如果抑郁症患者开始接受专业性的治疗,那么大部分患者在三个月内就会有所好转,就能看到仿佛再也见不到的阳光闪耀和清风拂面的世界,再次见到邻居温暖的微笑,并且学会对小事也心存感恩,然后可以重新开始探索世界之旅。如果我们患了抑郁症却放任不管,抑郁症就会长期滞留在我们身边。患抑郁症这段时间所经受的极度痛苦,会让一个人变得颓废,造成心理并发症,其中自杀心理的危害性尤为严重。

抑郁症显然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黑暗必定会有尽头。所以,即使现在痛苦得要死,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的抑郁症一定会好转,自己可以重新回到生活的起点,这是医学上已经得到证明的事实。

抑郁症不是深不见底的洞穴,而是隧道。况且那个隧道的尽头,还有明亮的阳光等待着我们。因此,无论饱受怎样的折磨和痛苦,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终究会否极泰来。然后我们就可以再次感受到生活中的热情,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及行动,感受到用双脚站立、以脚底接触土地的踏实感,也得以重启暂时中断的人生旅程。所以,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感到抑郁时,我们切莫惊慌失措,应该堂堂正正地面对它,唯有如此,才能快速地告别抑郁症,恢复健康的生活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新书丨韩国爆款心理励志图书上市,心理自愈必看! https://klqsh.com/news/view/124111

相关内容

高中生必读书单:励志、治愈与心理学推荐
四本必看的心理励志图书
必看的心理学励志书籍排名
心理自助图书
十大心理励志图书
特殊时期 治愈励志系图书受读者追捧
女性必看的心理学励志书籍
上学就看儿童自我时间管理励志绘本图画书
“2010年十大心理励志图书”出炉
3月必读好书推荐:心理、历史、励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