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证研究: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负面情绪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09 06:44

亲子关系:父母的情绪管理对孩子影响深远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亲子关系讲座#

原创 心理门 心理门

青少年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负面情绪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教育工作者、家长的关注。

(图片来源PIXABAY)

近三年以来疫情的大环境,青少年居家生活时间比疫情前更长,有一些家庭原先就不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冲突变得越来越剧烈。家庭关系恶化可能回导致青少年抑郁。

由于青少年的抑郁和自伤行为,从发生、发展到治疗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青少年以及家庭来说,从心理上和经济上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同时,也成为社会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2020年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流行病学统计的概率为25%左右,其中重度抑郁达到7%。

有研究者发现青少年自残行为达到17%到32%。

以上数据来自疫情前的调研数据,近三年的疫情数据有可能比上面的数据更加的让人担心。

从数据来看,青少年的抑郁和自伤行为应得到家庭以及社会高度的关注。

问题:

是什么导致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残行为呢?青少年的生活大部分在家庭里面和学校,导致抑郁的环境因素可以从家庭亲子关系和学习两方面进行研究。如果在家庭里面那么就是重点研究亲子关系和父母关于孩子的教育投入。

有研究者就关于家庭的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投入作为前因变量,青少年抑郁,自残行为和自杀意念作为结果变量,研究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他们的理论假设见下图:

胡义秋等对超过1000名学生调查,最终有效数据930名,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亲子关系、教育卷入作为两个独立的自变量;挫败感,人生意义,作为中介变量;青少年的抑郁、自伤、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1】。

结果显示:

各变量相关分析表格

可以看出,抑郁和自伤、自杀意念正相关,抑郁和亲子关系、人生意义感负相关。

主要结论如下:

1)相比低亲子关系−低教育卷入的个体,高亲子关系−高教育卷入的青少年有着更低水平的挫败感;且相比于低亲子关系−高教育卷入的青少年,高亲子关系−低教育卷入的个体表现出更低水平的挫败感。(通俗来说,关系越好,青少年挫败感越少;可以高教育卷入,但得有良好亲子关系为基础)

(2)挫败感在亲子关系、教育卷入与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子关系、教育卷入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抑郁、自残、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青少年的挫败感,预测青少年抑郁、自残、自杀意念)

(3)人生意义感调节该中介模型后半段, 即挫败感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随着人生意义感的增加,挫败感对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逐渐减小。(当挫败感产生后,青少年的人生意义感,依然可以调节情绪,让青少年不至于陷入抑郁)

综上所述:

在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时间比较长,在线教育时间比较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合理的教育卷入,都有可能是减少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

第一道防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第二道防线:防止挫败感

尽量不要让青少年产生挫败感。

第三道防线:人生意义感

当青少年产生挫败感之后,如果有良好的人生意义感,可以调节挫败感产生的抑郁情绪。加强生命教育很重要。

王孟成、戴晓阳【2】研究显示,人生意义感有两个维度: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

具体条目如下图:

其他干预措施:

如果发现青少年有抑郁,及时安排青少年去和心理咨询师谈谈,有研究显示和普通关怀相比,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改善青少年抑郁有效。

但对于高风险的抑郁患者,认知行为疗法作用不明显。因此,建议高风险抑郁患者需要先稳定症状,再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参考文献:

胡义秋,曾子豪,彭丽仪,王宏才,刘双金,杨琴,方晓义.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挫败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作用[J/OL].心理学报:1-13[2022-12-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911.B.20221009.0953.006.html

王孟成,戴晓阳.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5):459-461.

过往文章:

文章:吴翔

原标题:《心理实证研究: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负面情绪有什么影响?》

网址:心理实证研究: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负面情绪有什么影响? https://klqsh.com/news/view/126503

相关内容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父母辩词
疫情下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
亲子关系研究模式的结构分析
浅析亲子关系在庭教育中的作用终.doc
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课件.pptx
养育的本质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好,教育才有效
亲子教育方法:怎么去和孩子培养积极的亲子关系?
面对疫情如何重塑亲子关系
心学问心理教育,如何减少家庭冲突对孩子负面影响并进行有效应对
最新!《2024心理报告》青少年心理抑郁46.2%源于缺失父母关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