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5-08-09 12:22

心理咨询通常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生活知识# #心理咨询#

01不能说的秘密丫丫和父亲从外地来复诊。一年光景,丫丫比去年春天长高了不少,比父亲还高出一个头。我坐下来,父亲如往常一样开始表达他的忧虑:“郑医生,我很感谢你治好了我丫头,她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工作也顺利。只是,我总是觉得她怎么对人际关系一点都不敢兴趣?你看,她一个女孩子也不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你有什么办法?”丫丫开始抱怨父亲:“你都不跟我沟通,你都不了解事实,你都不把我当人,你像是把我当宠物,看不起我,我们走着瞧!”丫丫的父亲看着我直摇头,然后是沉默。比起语言,这沉默更能表达真相。我:丫丫,你那里是不是已经入冬了?丫丫:我觉得我们那里的风水不太好,那里湿冷湿冷的;我更喜欢广州,每次来广州我感觉很温暖。我:哦?说来听听!丫丫:我觉得我们那个地方可能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吧,不学习不成长,还总是看不起别人。我爸也只能算是村里比较有钱的,本质上跟他们差不多。父亲:这跟钱有什么关系?丫丫:有关系啊,一个人对事情的本质了解的更清楚,他赚钱就轻松一些。父亲: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来是要解决你的问题,爸爸就希望你正常一点,开开开心地,能够交朋友,不要总是一个人。丫丫:你老是在幻想中走路,你不看事实。那不就是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路啰!工作也是一样的,同事有自己的想法,那他们走他们的路,我走我的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接触互联网早一点,你们晚一点。你看的是一个县城的,我看的是全世界的,我会挑选好的人学习。你们这些中年人,总不愿意放下面子去向年轻人学习,总是喜欢说教。你在有些方面也没有自信,那我也没办法。你有你的课题,你不要来管我的。我:看起来,你不喜欢爸爸用这样的方式跟你说话?你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而不是焦虑和担心?丫丫哭了:他明明可以夸我,但他就是不愿意跟我合作,他也不愿意以平等的姿态跟我沟通。我觉得他看不起我,可能因为他也自卑,所以他看不起我,我们没有办法沟通。我: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丫丫:可不可以让我爸出去,我单独跟你谈?我看了一眼父亲,很默契,父亲走了出去,并帮我们关上了门。丫丫邀请我坐到她身边,她紧张地看了看门,好像要分享她的秘密。丫丫:我不知道这个话题我能不能跟你说?我:或者,你可以试试,如果我的反应让你失望,你就不说了。丫丫:其实我在学佛,但我觉得我爸知道了肯定会打我的。我:是这个让你在爸爸面前紧张么?丫丫:我们那里的人会觉得这很迷信。我:也许,这只是被贴了“迷信”标签的人生智慧呢?我知道,宗教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心灵的苦难上,可能是相通的。只要你是跟好的老师在好的平台学,就不怕。丫丫:但我爸爸可能会觉得我又多了一个“不正常”的点。我:你很怕爸爸认为你“不正常”?丫丫:我觉得我从被霸凌、被孤立开始就一直不开心,12年了,我好像越来越无法跟人建立很深的关系。我爸爸也不理解我,我妈妈要带弟弟,而且我把那些委屈告诉我爸爸时,他说他小时侯也被欺负过,他觉得我不应该一直提那件事。我爸爸那时经常不回家,回家我妈妈会和他吵架,因此我只能自己处理。几年前,我找不到解决方法,那时候我自己像是在乱撞,所以我跑到广州来,他们说我病了,我那时很怕我会像梵高一样自杀。可能我那时是真的抑郁了,是生病了,但是出院后这一两年,其实我是比以前更健康的,我很热爱生活。比如“无我”“空”的概念,能让我获得内心的平静。但是这会让爸爸紧张……丫丫:还有,我很怕人际关系遇到挫折,这让我很有压力,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改变。我爸爸总是让我多交朋友,他不知道这对我很难,很难。泪水已经决堤,我递纸巾给丫丫……她一边抽泣一边澄清:我不能哭,我一哭,爸爸就会要我不要哭,因为爸爸说我们家庭比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要幸福,我应该过正常的生活。我:那你觉得自己幸福么?丫丫:我不幸福,我爸爸总觉得我不正常。我:既然你这么在意爸爸的评价,我们要不要请爸爸进来谈一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呢?父亲进来,听到女儿学佛的消息后表情凝固了几秒。“不是,丫头,你年纪轻轻,你学这个干什么?这是老太太们学的。你学习交朋友好不好?”“你看,我就知道你是这样?”丫丫说完,哭得更伤心了。我看到她直接把纸巾盒从桌上抱进了怀里,不停地抽泣。而坐在一旁的父亲,一直试图劝说她停下来。“你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哭这么厉害?你有什么天大的事这么伤心?”父亲有点手足无措,用目光向我求助。而我觉得这场迟来的辩论是在所难免的,我不想帮父亲平息这哭声,我拿出了另一包纸巾……“你就是一直这样,你总是觉得我不正常,你就从没有看见过我!”听到这一句,我简直想拍案叫绝,这个觉醒,足足等了12年呀。悉达多在森林里苦修,觉悟真知;我的患者在诊室里大哭,觉醒自我。看来痛苦是觉醒的序章!02不得不提的“容器”理论这一对困在关系中的父女,明明彼此关爱却在各自的人生议题上单打独斗,互不理解。父亲为了让女儿开心,愿意花重金给女儿买宠物猫,愿意千里迢迢来广州复诊。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力上,我都看到了父亲对女儿毫无保留的亲投。女儿为了不让父亲紧张和担心,一边默默努力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一边要瞒着这个天大的秘密。双方都这么努力,却又这么无力。除了药物,我从父女的对话中发现了一丝线索:孩子真正渴望的,也许是来自父母的接纳与肯定。父亲不解:为什么小时候天真烂漫的女儿,长大了却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了?也不愿意跟周围人沟通?我告诉父亲: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其实不仅仅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自身内在价值的力量。父亲只看到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劳动,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焦虑不安,自然也无法意识到自己传递给孩子的爱是多么焦虑而虚弱。比昂认为:关系的实质,就是谁传递焦虑,谁承接焦虑。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传递焦虑,父母承接并转化焦虑。好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容器。生命的成长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孩子可能会以负面情绪,或者某些代偿行为来表达这些挫折。如果在孩子表达自己的委屈或愤怒时,父母一方能首先共情孩子的感受“哦,你受委屈了!”“哦,你生气了!?”然后再以成年人的成熟与智慧,给孩子必要的支持与赋能,那父母就成为了孩子的“容器”。当父母能足够包容和化解孩子的情绪,她就会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稳稳地接住,能从挫折中长出新的力量,有勇气去应对新的挑战。如果父母任何一方都承接不住孩子的情绪,试图压制或否认这种情绪,只想让孩子快点安静下来、回到自己能接纳的所谓“正常”状态,那孩子就不得不承接父母的焦虑,孩子不得不做父母的容器。03亲爱的丫丫亲爱的丫丫:你初中时从县里转到市里的外国语学校上学,在融入陌生环境的过程中因为被霸凌被孤立,社交不自信,你靠回避社交来回避焦虑与痛苦;你曾经对父亲诉说委屈并哭泣,而父亲急着纠正你的哭泣。你本来需要家庭作为一个容器接纳和转化你的情绪,而家庭却给你的行为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此外,你还要承接父亲对自己成长不顺利的焦虑,要承接父亲与母亲吵架、母亲抱怨父亲的焦虑,你要去做父母的容器。你的努力为这个父亲缺位的家庭赢得了发展的空间。现在,你长大了,你把自己隔离起来,不愿意理会父母的课题,但父亲的焦虑却不停扰动你的内心。这不是你的错,你不必自责。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忠诚于父母的:既然父亲觉得学佛是迷信,那你一定觉得自己的“不正常”又多了一条。你也许内化了父亲对你的评价,你内心有位法官在审判:我除了不会社交,我还信迷信,我是不是太“不正常”了?到底是忠诚于爸爸,还是忠诚于自己?你通过自身学习,理解了爸爸和同事们的局限,这是你的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你封闭自己的理由。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安全舒适的关系。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但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局限保持宽容,对自己的局限静心修补,也许能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感恩你们父女的信任!这些故事在我的诊室里被言说,在时间与空间的加持下被理解、被转化,而我作为精神科医生见证着这些神奇的转变,何其有幸!亲爱的丫丫,既然你在学佛,我就借用悉达多的话来总结: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教义而获得救赎,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愿我们每一位都能找到自己的容器,愿我们也能成为他者的容器。存在与空间

图文图片

网址:心理咨询 https://klqsh.com/news/view/128624

相关内容

心理咨询书籍推荐!
心理咨询室书单.docx
心灵的寄托——心理个体咨询室心理自助仪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什么是心理健康?
正式发布!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哪家好?
为什么心理咨询可以实现助人自助?
你喜欢心理学吗?你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吗?
32寸心理自助仪 智能心理自助咨询
人际关系是指什么「言之心理咨询供应」
我院心理自助中心开展校心理咨询工作宣传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