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一课:尊重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每个人,都应该有私密的空间。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允许私密空间的存在,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任。”
1.“敲门”不只是小朋友学习的礼节。
每个人都会有不想被打扰的时候,为了提醒彼此的界限,门才有了它应有的意义—保护私人空间。
而有趣的是,大多数成年人都会教小朋友进门前要记得敲门,而当进入小朋友的房间时,却从来不见成年人自己遵守这样的礼节。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今年6岁。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她给孩子的卧室布置的非常温馨。里面有孩子喜欢的各类玩偶,也有各类儿童书籍。
有一天,朋友邀请我去她家做客。进门后,发现她的女儿正在她的房间里玩玩具,我就在客厅坐了下来。朋友的女儿性格有些内向,不怎么喜欢和亲人以外的人说话。朋友为此在我面前抱怨了很多次。“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我们小时候多有礼貌啊?”
我正在沙发上刷手机视频,听见朋友和她女儿的对话。
“念念,你怎么不出来和阿姨打招呼啊?这样非常不礼貌喔。阿姨都来了这么久了。”
“念念,妈妈在和你说话呢?你不回答是什么意思呢?”
“念念,听见妈妈说话没?你给我出来!”
逐渐暴躁的朋友直接走进敞着门的女儿卧室,一把把正在玩玩具的孩子拖了出来。
我正要制止,她却一巴掌打在了小朋友的屁股上。
“我说话你没听到是吗?嗯?你怎么回事?”朋友的嗓门又大又尖,小朋友在她旁边显得非常委屈且无助。
我站起身,把朋友拉了过来。笑着说:“你别这样,会吓着孩子。念念可能是在玩游戏玩的太专注了,没听到。”
朋友还是有些生气,小朋友就在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小声哭。
等我出门前,我把朋友拉到了一边,问了她几个问题。
“你给女儿单独准备房间的意图难道不是为了让她有自己的空间吗?那么你进门前有没有敲门示意呢?她是小朋友,难道就不需要被尊重吗?有客人来家里,小朋友一定要打招呼吗?那如果是小朋友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你会每一个都打招呼吗?还是说打招呼只是小朋友应该遵守的礼节,就像敲门一样?”
看着她怔住的样子,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要让小朋友学会尊重别人,父母首先应该学会尊重小朋友啊。”
几天后,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她说,自从她听了我的那段话以后,和她的先生一起反思了很多。他们开始学着尊重女儿,女儿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没说那些之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小朋友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2.允许“日记”上锁,才是应有的尊重。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开始教我们学习写日记。一开始,我的日记写得非常差。总是被老师批评。也被我的母亲打手,说我让她在家长会上丢人了。
后来,我慢慢地懂得了日记的意义,就开始买一些好看的日记本来记日记。那时候的日记本还没有可以上锁的。所以,我只能把日记藏在我的被褥下面。
我的母亲很喜欢翻看我的东西。每一样东西她都会以帮我收拾房间的名翻来翻去。我非常厌恶这一点。但是,小朋友怎么能和大人作对?是要挨板子的。
我以为,现在的孩子是不会有类似的遭遇的。直到我有一个“小学生”游戏好友,她和我吐槽了一件事。
“姐姐,你知道我妈妈有多过分吗?我买了新的日记本,她必须知道里面的内容。而且是强迫我交给她。不允许我的日记本上锁。所以,日记本上的锁,就是一个摆设。我问了我的同学,有几个和我一样。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人的手机我们不可以随意翻看,但是我们的日记本大人就可以随意翻看?最让我难过的是我的妈妈还会经常在别的亲戚或者她的同事面前嘲笑我的日记内容。她说给别人听就算了,她还要嘲讽我。我有时候都在怀疑,她真的是我的妈妈吗?”
我看了以后,就想到了我的母亲。她的控制欲也是非常强。对于这样有控制欲的母亲,小朋友是没有一点点办法的。因为,所有的反抗到头来都是无效且无意义的。
这个“小学生”网友说的没错,为什么大人的手机不可以翻看,而小朋友的日记本却能用“我是你妈妈”的名义随意翻看甚至随意告诉其他人呢?那么,日记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大人随意窥探吗?
我给这位“小学生”的回复是:“真是巧了,我也有这样一位妈妈。你如果实在没办法忍受这一点,你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出来。反正她也会看到。但是,你的用词一定要婉转一些。不要直接去抱怨,最好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比如,为什么小朋友的日记本不能上锁,而大人的手机却可以有锁屏密码?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吐槽过她的日记本被翻看。但是,也很少和我再提起她的妈妈。
3.不打探“秘密”,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很多父母都会出于对小朋友的关心,而反复去打探小朋友的心事。比如,最近在和谁做朋友?比如是不是有喜欢的异性?比如有没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父母?
真的很奇怪的关心。什么时候关心一个人是从打探秘密开始的了?难道未成年人就不可以有自己的秘密?难道父母就必须知道小朋友所有的事情?这样的关心,会不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信任呢?
网上看到几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不让父母发现自己的秘密?”“小朋友就不应该有自己的秘密吗?”“父母用暴力的形式打探未成年人的秘密违法吗?”“我的妈妈不允许我有秘密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幼稚,也很无聊。但是却不得不引人深思。
成年人之间的默契是什么?我问第一遍,你没回答,我就应该闭嘴。因为,不回答就代表不希望你知道。
而到了未成年人这里,规则就变了。
我是父母,你是小朋友。我问了你就必须回答。你没有沉默的权利。你不可以有秘密,因为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那么,在这样的相处中,信任会不会瓦解呢?小朋友最需要的尊重没有被满足,那么拿什么来信任面前的父母呢?
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才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只有让孩子完全信任你,秘密才会变成你们两个人之间自由讨论的话题,而不是在你的命令之下不平等的遭遇。
学会尊重小朋友,才能让小朋友懂得尊重其他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家庭教育第一课:尊重 https://klqsh.com/news/view/129817
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精选31篇)【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培育快乐成长:家庭教育的五重奏
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课件.pptx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1049期】家教智慧——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分享(六)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教育亲子沟通密码课件.docx
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才更健康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哪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