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免费领鸡蛋、为村民发馒头存折:探访江西道村的“幸福密码”
探访少数民族村落,领略多元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传统文化体验#
八月的骄阳似火,淄博高新区作家协会的文学采风团踏着滚烫的热浪,走进了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江西道村。这片充满人文关怀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独特的敬老文化诠释着新时代乡村的温暖与担当。
江西道村始建于元末或明初,明朝时村中有位村民王象蒙中进士做了监察御史,当时的都察院分十三道,王象蒙负责的是江西道,所以后来村庄更名为江西道村。
如今的江西道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落。村子通过充分挖掘民营工业园和沿街商业的潜力,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落实优抚安置、养老扶幼等政策,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远近闻名的“四美”示范村居。村庄的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志愿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场所,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就近吃上“可口饭、放心餐”,而“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则让村庄环境始终保持整洁优美。
我们此次采风活动的重点,是深入探寻江西道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独特的孝道文化、敬老文化。在村委会议室里,江西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向青春向大家介绍了近期江西道村开展的“大走访”“高校大学生调研活动”及文化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村子里的孝道文化。多年来,江西道村始终将敬老爱老作为村风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让村里的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交流结束后,我们一行来到了江西道老年公寓和长者食堂。
老年公寓的大会议室里,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正在排队领鸡蛋。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向采风团成员们介绍着村里的福利。“村里的福利可好了,每个月都有,前几天刚发了西瓜,有时候也会发时令蔬菜。”一位老人激动地说。
在长者食堂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统计馒头房的存折,凭这个存折,村民们每个月可以来食堂领取五斤馒头。没有来的就还可以继续存在这里。
走进长者食堂的后厨,几位大姐正在为老人们做油饼。她们手脚干净麻利,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长者食堂每天的菜谱不同,面食也时常变换花样。这几位大姐都是村里的志愿者,其中有两位大姐家中八十多岁的公婆都住在老年公寓里。一位大姐笑着说:“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村里的老人,又能随时看到自己的公婆,心里特别踏实。而且,能为村里的老人们服务,我也觉得特别有意义。”
老年公寓的几个活动室的命名也特别有意思,分别是“幸福、健康、长寿、安宁、快乐”,老人们在这里打牌下棋看电视享受保健和免费的理发服务。村里还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道村还注重培养年轻人的敬老意识。在村里的学校里,敬老教育被纳入课程体系,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长辈、关爱老人。此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孩子们到老年公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陪伴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等,让老人们在孩子们的陪伴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在江西道村,敬老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村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无论是村里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将敬老爱老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乡村的敬老情怀。
采风归来,我们才读懂:江西道村的“幸福密码”不止写在福利清单上,更写在一声热情的问候、一双含笑的眼睛里,也写在代代相传的尊老敬老的文化血脉中。愿这股醇厚的孝道春风,越过四宝山,吹向更远的田野,让“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愿景,在万千乡村落地生根,岁岁年年,烟火不息。
举报/反馈
网址:65岁以上免费领鸡蛋、为村民发馒头存折:探访江西道村的“幸福密码” https://klqsh.com/news/view/134116
相关内容
“两优为民”打造幸福生活圈甘南8日小众探险团:世外桃源尼巴村+白龙江峡谷徒步,专业向导带你探秘无人区!
《幸福密码》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村民从江里打捞出一印章,转手卖出1300万,3年后却大难临头
乡村生活短视频创作策略探讨——以抖音为例
【乡村旅游创新驱动下的袁家村发展路径——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
家庭幸福的“密码”是什么?
幸福的密码
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火遍小红书的生活方式帮助村民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