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秋冬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大全》,提高收入不是梦
你知道吗?大部分人在梦里都是清醒的,只是不知道如何醒来。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日常趣事#
一、油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1、培育壮苗
(1)建立育苗床。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按每60㎡苗床施优质农家肥15~80kg、三元复合肥3kg左右作为基肥,经过精耕细耙后,按照1.5~2米宽开厢,其中厢面宽1.3~1.8米,厢沟宽0.2米;围边沟深0.3米,中沟深0.2米,苗床畦面中间高于两边,以利排除渍水,浇透水后即可下种。
(2)播种 。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播种育苗。播前晾晒种子1~2d,每60㎡苗床撒播种子100g左右。将种子和适量的细土或草木灰搅拌均匀进行撒播,播后均匀覆盖一层细土,保证出苗整齐均匀。
(3)苗期管理
1、肥水管理。当气温高、土壤湿度小时应及时洒水,保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
2、鉴定苗。鉴定苗在3~4叶时进行。间定苗原则:去弱留壮、去杂留纯、去密留稀、留苗均匀。每1㎡苗床可留苗150株左右。
2、 适期移栽
苗龄达35d左右时即可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前7d左右,用尿素0.5kg兑水100kg 均匀喷雾作送嫁肥。。
移栽方式有沟栽和穴栽2种。沟栽又称条栽,即大田用开沟器(一般用锄头)划出3~5cm深的沟,在沟壁较陡的一侧摆放秧苗,油菜苗按株距24cm左右、行距35cm 左右栽植,随后覆土浇水,一般亩栽基本苗7400株左右;穴栽即大田用开穴器(一般用钉耙等)倒退挖穴,穴深3~5cm,油菜苗按株距20cm左右、行距45cm左右栽植,随后回土浇水,一般亩栽基本苗7400株左右。
11月初开始进行大田移栽,直到土壤封土前都可移栽,一般小雪节气前移栽结束。
人工起苗时轻起轻放,做到不伤根、不伤茎叶、多带泥土,减少人为机械损伤,边起苗边移栽,当天起苗当天栽完,不栽隔夜苗。移栽时做到横竖成行,栽直苗根,不栽弯根苗,苗要栽正,根要栽稳、栽深,露出心叶即可。栽后及时覆盖细土,浇压根水压实苗根。
3、田间管理
(1)查苗补缺。大田移栽5~7d后,查看苗情,发现缺苗处及时大苗带水移栽。
(2)肥水管理。追肥:追施提苗肥,移栽后一星期,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泼施,第二次为冬前肥,一般在12月下旬进行,亩用尿素10公斤穴施,第三次为苔花肥,一般在苔高2—3寸时进行,亩用尿素5公斤追施,以有利于壮籽。
(二)油菜直播技术
1、浅耕整地开厢
前茬水稻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根据田块大小、坡度、干湿度抢墒机械浅耕开沟起厢,以厢面宽1.5~2米进行开厢,沟宽0.3~0.4米,沟深0.3~0.5米,三沟直平通,沟间不通畅采用人工疏通。
2、及时播种
及时播种,最佳播期为9月25日~10月15日。结合机械浅耕开沟起厢采取种肥同播机机播或人工分厢定量撒播,根据分厢的厢面面积大小控制直播种子播种量,直(机)播用种量300~400克/亩,密度20000~25000株/亩。
(三)肥水管理
基肥:采用西洋复合肥或专用肥料与种子同时撒施,有条件的可增施农家肥。追肥:油菜生长期根据长势看苗追肥,提苗肥或薹肥亩用尿素5~8公斤追施。增施硼肥:可结合底肥或苗期追肥亩用硼砂或速乐硼0.5~1.0公斤混施,也可在苗后期和抽薹期叶面喷施,亩用硼砂50~100克或速乐硼50~75克,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四)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油菜菌核病在盛花初期第1次防治,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或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喷雾防治,7d后再施药1次。盛花期第2次防治,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超微粉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蚜虫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均匀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喷雾,药液尽量喷施在叶片背面。(所施药剂均按使用说明及标准兑水,防止产生药害)。
(五)适期收割
一般在终花后30d左右,大田70%~80%的植株变黄,角果呈现黄绿色,大部分籽粒外皮呈黑褐色或黄色,分枝顶端有少量绿色角果时为适收期。
二、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要求选择肥力中上等,偏酸性的砂壤土,且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稻田。
2、选用良种与适时播种:种薯应选用偏早熟、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宣薯2号、费乌瑞它等。在我县种植马铃薯,播种季节要选择在12月中下旬元月初播种,4月下旬采收。
3、整地:水稻收割收及时深耕30cm至40cm,按1.8米拉绳开厢,厢面1.6米,沟宽20cm,沟深25cm左右。
4、播种: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一般用湿沙堆藏种薯7天,也可以用湿的稻草堆放。待芽长出后即可准备播种,播种前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薯消毒,稍晾干后用草木灰拌匀,隔日即可播种,播种按每厢播种4行,一般行距40cm,株距35cm,畦面两边留出20cm的宽度(即每亩种植4230穴),将种薯芽眼朝上摆放,每穴放一个种薯或一个薯块。当种薯大于80克时,要进行切块,切块以30—50克为宜,每个薯块带1—2个芽眼,切块后的薯块立即用草木灰涂切口,有利于伤口愈合,并摊晾,防止烂种。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1—1.5寸。
5、施肥: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一次性施用作底肥,不留追肥,腐熟农家肥施于种薯的周围,复合肥施于种薯之间中部位置以防烧根,烂芽。
6、田间管理:苗高5-10cm,进行第一次中耕浅培土、追肥管理;中后期管理,在结薯期以促为主,重点中耕培土,现蕾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要高培土,使垄高达到20 cm以上;现蕾期及时进行排灌管理,若遇大雨要及时开沟排水,保证田间不能有积水。现蕾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亩施尿素5-8公斤,磷肥5-10公斤,钾肥10-15公斤,或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
7、病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马铃薯生产在我县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蚜虫、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晚疫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15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用22%氟啶虫胺腈(特福力)悬浮剂10ML/亩或10%蚜虱一遍净(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可用辛硫磷防治。
8、采收:中、基部叶片变黄即可采收上市。
三、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整地
在播种前 10 天进行。麦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深(深耕 25cm 以上)、透(不漏耕、不留暗埂)、细(耕后及时旋耕耙细)、平(面一定平整)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开好“边沟、中沟、腰沟”,以便排灌。
(二)种子准备
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 2~3 天,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包衣,提高出苗率,减少病虫害。
(三)播种环节
1、适期播种。一般在霜降前后(10 月中下旬)播种。
2、播种方式。采取开厢条播或撒播方式,开厢条播按 110~120 厘米开厢,厢面 5 行,行距 20~25 厘米,每行播幅 10 厘米,用种量 9~11 公斤/亩,确保基本苗 12 万苗左右。播种质量要求落籽均匀、深浅一致(3~5cm)。晚播麦应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
3、施足底肥。一般按腐熟有机肥 1000 公斤/亩以上,氮磷钾复合肥 30~50 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
1、出苗后要早施苗肥、保全苗、促早发。在 3 叶期前后,每亩施尿素 3~5公斤,兑水施用。在底墒不足或冬季干旱,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 60% 时就要灌水。
2、越冬期造墒保安全越冬。一般在 12 月进入分蘖盛期,12 月至翌年 2 月为越冬期,此阶段要确保安全越冬。根据麦地情况,及时开挖三沟、挖沟筑埂、中耕、锄草、追肥等管理。
3、拔节期攻粒促均衡。一般在 2 月下旬至 3 月。要根据天气情况、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促进穗数、粒数均衡发展。有灌溉的麦区要及时灌溉补水,无灌溉条件的地方要抢住降雨天气追肥,根据植株长势亩追施尿素5~8 公斤,或亩浇淋清粪水 1500 公斤。结合土壤墒情和田间杂草情况开展中耕除草追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提高肥料利用率。病虫害防控以防治条锈病为主,挑治白粉病和蚜虫。此外,要注意寒潮降温天气,预防“倒春寒”危害,可叶面喷施生物调节剂增强植株抗性。
4、抽穗杨花期保花增粒数。一般在 3 月中下旬。此阶段要确保杨花期肥水供应。有灌溉条件的要及时灌溉补水,无灌溉条件的地方要抢住降雨天气追肥,根据植株长势亩追施尿素 5~10 公斤,或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绿色防控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抓好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病害重发、常发区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全面预防”。
5、灌浆期延衰增粒重。一般在 4 月下旬。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预防“干热风”危害,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粒重。后期加强麦穗蚜防控,实施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待小麦进入蜡熟期,提前做好“烂场雨”的应对工作,及时开沟排水降渍,减少田间倒伏。
(五)成熟收获
在小麦进入蜡熟中期至末期之间3~4 天收获为宜,尽快收获。收获脱粒后的种子,应晒干扬净。
举报/反馈
网址:你所不知道的《秋冬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大全》,提高收入不是梦 https://klqsh.com/news/view/138631
相关内容
2024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农业知识大全种植技术
整理家庭物品收纳整理技巧大全
【科普知识】秋冬季这些传染病高发, 这份防控要点请收好!
让你知道如何管理时间的书籍.docx
有效的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和方法
《反时间管理》: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
【安全生产】秋冬季节安全生产,这些方面请注意!
农资科普:多种常见农作物的种植要点与时间建议
套种技术全攻略:八种高效搭配让你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