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农作物种植全攻略,从玉米到南瓜的种植技巧
秋季种植玉米,选择抗倒伏品种 #生活技巧# #园艺种植技巧# #季节性种植指南#
春季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南
随着春季的到来,各类农作物也开始迎来生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季节里,掌握正确的种植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份春季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指南,助您顺利开启新一年的农业之旅。
一、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作为春季常种且易种的农作物,其种植技术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玉米种植的详细指南:
(一) 畦面准备。畦面需保持平整,土壤要细碎,畦高控制在15~20厘米范围内。
(二) 播种方式。可选择双行单株、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等不同的播种方式。
(三) 种植密度。紧凑或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4500株/亩,而平展型品种则为30003500株/亩。具体种植时,双行单株种植的大行距为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33厘米,每穴播种2粒并留单苗;单行单株种植的行距6065厘米,株距2530厘米,同样每穴播种2粒留单苗;单行双株种植的行距80厘米,株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3粒并留双苗。
(四) 播种深度。播种沟的深度需保持一致,播种后覆盖土壤3~5厘米。
(五) 田间管理。这是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查田补苗。在玉米出苗后,需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缺苗、小苗或病虫苗,应立即进行补种,确保苗齐。间苗与定苗。间苗工作宜在三叶期时进行,主要去除弱苗,保留健壮的玉米苗,并清除杂苗和病苗,以确保每穴只有一株健壮的玉米。中耕培土。中耕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需要进行三次。首次中耕在4-5片叶时,深度控制在3-5厘米;第二次中耕在玉米苗高约30厘米时,深度增加至7-8厘米;第三次中耕则在拔节前进行。同时,培土工作也需注意,以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适量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量增加,此时可适量追肥。一般建议亩施尿素20-25千克,钾肥5-10千克,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疏沟排水。在雨水密集的时期,田间积水会影响玉米的生长,甚至可能导致植株倾倒。因此,需及时疏沟排水,确保田间排水畅通。
二、大豆(黄豆)
(一)品种选择。春季种植大豆,宜选用耐荫、早熟、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以及抗倒伏的高产抗病品种。例如,桂春15号、桂1603、华春8号和桂春豆108等都是适宜的春大豆品种。
(二)整地与起畦。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翻耕、耙细和平整,然后按照规定的畦宽(2.4-2.6米)起畦。
(三)播种时机。春大豆的播种时机通常在春季土层5厘米深处温度稳定达到10℃以上时,大约在2月上中旬为最佳播种期。
(四)合理密植。建议的种植株行距为20-22厘米乘以30-40厘米,每穴播种3粒种子,并保留2株健壮苗。
(五)科学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地肥力而定,低肥力地块可施用低氮平衡复合肥20-30公斤,中等肥力地块则施用15-20公斤。施肥可在整地时作为底肥撒布,或播种时作为种肥施用。
(六)除草处理。在播种后2天内,雨后无风、土壤湿润的条件下,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芽前封闭除草。若阔叶草较多,可混加75%噻吩磺隆进行封闭除草。
(七)化学控旺。在分枝期或初花期,根据旺长程度选用如10%多唑·甲哌鍮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雾控制。
(八)病虫害防治。春大豆生长中后期需注意防治锈病、霉霜病等病害以及斜纹夜蛾、大豆造桥虫、豆荚螟和卷叶螟等虫害。
(九)收获方法。当大豆叶片大部分变黄脱落,90%豆荚呈现品种特有的成熟颜色,且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到50%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分批收获。
三、花生,同样是在农村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一)品种选择。推荐选用如桂花36号、桂花37号等油用型品种,以及桂花黑1号、桂花红198等食品加工或食用型品种,这些均为优良的花生品种。
(二)整地与起畦。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至30厘米,随后碎土、耙细,并按照规定的畦宽(2-3米)和畦沟宽(25厘米)、畦高(17-20厘米)进行起畦。
(三)施肥。每亩地建议施用人畜粪2000-3000千克,并加入过磷酸钙12.5-15千克作为底肥。
(四)合理密植。种植时,株行距应控制在21-26厘米乘以26厘米,每亩播撒8000-10000穴,每穴播下2粒种子,并确保播种深度在3-7厘米之间。每亩所需的种子量为8-10千克。
(五)田间管理。这一环节对于花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五)田间管理。这一环节对于花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措施:
补苗。在播种后的10-15天,当花生苗齐时,应及时检查田间情况,若发现缺苗,需立即补种。
中耕、除草。通常需要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出苗后进行,浅锄3.5厘米并清除杂草;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后的8-10天进行,需深锄约7厘米以促进根系生长;第三次在封行前,结合浅锄进行培土和清沟。
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第一次中耕时进行,每亩施用150千克草木灰;第二次在花生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每亩施用2.5-4千克尿素。
调控措施。若植株生长过旺,可采取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方法进行控旺;而在成熟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花生可能面临的病虫害包括叶斑病和地老虎等,一旦发现,需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六)采收。当花生上部的叶片呈现金黄色、荚果壳已硬化且网络清晰时,即为适时的采收时机。
四、南瓜
(一)栽培季节。南瓜的种植季节主要在春季,通常在2-3月份开始播种,然后6-8月份进行采收。
(二)整地与播种。南瓜的根系非常发达,虽然对土质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为了确保其健康成长,还是需要深耕土地。在播种前,每亩土地需要施用1000-2000千克的有机肥料。南瓜的种植方式既可以直接直播,也可以先育苗后移栽。在田间,应保持适当的株行距,一般为0.4-0.5米株距,1.3-1.5米行距。每亩所需的种子量为0.3-0.4千克。
(三)田间管理。这一环节对于南瓜的生长同样至关重要。
追肥与浇水。在南瓜的生长过程中,追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原则是在生长前期勤施薄施,以促进南瓜的健康成长;而在结果期,则应重施追肥,以确保南瓜能够顺利结果。同时,氮、磷、钾肥应配合使用,以满足南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特别是在苗期,以氮肥为主,但需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多造成营养过剩。此外,浇水也是田间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根据南瓜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合理安排。
中耕除草。在定苗或定植后的5-7天内,应进行首次中耕除草,以确保土壤疏松,促进南瓜的生长。之后,在南瓜蔓长达到1米以及叶蔓铺满地面之前,还需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养分竞争。
整枝、摘心及压蔓。整枝是南瓜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单蔓整枝和多蔓整枝两种方式。单蔓整枝法是摘除所有侧枝,仅保留主蔓结果,每株可选留2-3个主蔓,并在最后一个瓜的顶端留5-6叶进行摘心。多蔓整枝法则是在主蔓长到5-7叶时进行摘心,保留2-4条侧蔓,每条侧蔓可结瓜1-2个,之后同样在侧蔓上留5-6叶进行摘心。此外,压蔓也是南瓜田间管理的一项措施,从第7-9节开始,每隔5节压蔓一次,共需压3-4次,以固定南瓜的生长方向和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以收蔓为目的的南瓜种植方式,通常不进行整枝、摘心和压蔓操作。
人工授粉。在多雨季节,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南瓜的坐果率,进而增加产量。
采收。对于早熟的南瓜品种,当谢花后经过15-20天的生长,就可以收获嫩瓜;而对于中晚熟的品种,则通常在谢花后60-90天,待老熟瓜充分成熟后进行采收。
五、空心菜
空心菜既适合旱地栽培,也适宜水田栽培,本文将主要介绍旱地栽培方法。
(一)整地与施肥
在整地过程中,应同时施入基肥,确保土壤肥沃。整平土地后,制作成宽1.2至1.6米的高畦,以利于后续管理。
(二)播种与育苗
空心菜通常采用种子繁殖,既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先育苗后移栽。播种时,一般采用条播或点播法,保持行距30至35厘米,点播时穴距15至20厘米。每亩用种量为10至15千克,可定植大田面积0.67至1公顷。
(三)定植与管理
对于育苗移栽的空心菜,当苗高达到15至18厘米且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株行距控制在15至20厘米乘以30至35厘米,每穴移栽2至3株。若采用扦插法定植,应选择具有6至7节的茎蔓作为插条,斜插入土中4至5节,深约6至7厘米,并压实表土、早晚淋水以促进成活。
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田间管理。直播出苗或定植成活后,应亩施腐熟人畜粪1500至2000千克作为基肥。此后,每隔3至5天施一次2至3%的尿素水溶液,以促进空心菜的生长。每次采收后,应及时追施一次肥料,以确保后续产量。
(四)采收
直播苗播种后大约经过1.5至2个月,定植后约1个月左右,当茎蔓长度达到35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采收。
六、其他蔬菜的种植技术
对于小白菜、菜心、生菜、菠菜等蔬菜,既可以选择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接进行直播。直播的方式生长期短,收获时间也短,能够迅速见效。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介绍直播种植的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在春季种植蔬菜时,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小白菜,应挑选那些不易抽苔或抽苔较晚的品种;而菜心则适合选择晚熟的品种进行种植。
(二)播种
播种时,可以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对于小白菜,每亩的用种量控制在0.75至1千克之间;菜心则需0.4至0.5千克的种子;而对于菠菜,每亩的用种量约为5至7.5千克。
(三)田间管理
播种后,需进行细致的田间管理。这包括定期浇水、除草、施肥等措施,以确保蔬菜能够健康、顺利地生长。
间苗与除草。在蔬菜出苗后的5至7天内,进行首次间苗,保持每株蔬菜之间的距离为3至4厘米。在最后一次间苗后,确保株距达到6至7厘米,并注意及时清除杂草。淋水与施肥。在蔬菜苗出齐后,应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当植株叶片盖满地面时,需注意调整浇水间隔,确保蔬菜得到充足的养分。1-2天内,每亩需施尿素5-10千克,以保障蔬菜的养分需求。在管理过程中,应频繁施肥与浇水,确保土壤始终保持湿润。对于长苔菜心,除了施足基肥外,还需进行三次追肥。首次追肥在定苗后,每亩施尿素5-1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大部份植株开始出现花蕾并抽苔时,每亩施尿素10千克;第三次追肥则在采收大部分主苔时,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此外,菜秧在生长约20-30天后即可采收,而对于长苔菜心,适宜在“齐口花”时进行采收。

举报/反馈
网址:春季农作物种植全攻略,从玉米到南瓜的种植技巧 https://klqsh.com/news/view/138635
相关内容
春季农作物种植全攻略,从玉米到南瓜的种植技巧春季蔬菜种植全攻略:从玉米到空心菜的技术详解
农作物种植技术全面指南
农作物的种植科普,农作物种植时间表及收成表
农资科普:多种常见农作物的种植要点与时间建议
从选种到收获:农业种植的全方位策略与技巧
高粱种植全攻略:从选种到收割,都有哪些种植技巧
28种农作物栽培要点及立体种植模式图解
农业种植技术手册(详细指南).doc
农业作物种植技术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