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看过赵LS的直播,或许会感到有些迷惑——这并非娱乐圈常见的操作,而是明晃晃的“自毁式直播”。
连续三天直播,她哭、骂、爆料,所有未曾曝光的内幕都纷纷涌出:整容、潜规则、公司压榨……一点退路都不留。
在娱乐圈,这种方式有个俗称——破釜沉舟。
先让结论来个预告——赵LS是个被资本捆绑的合同囚徒,她选择用舆论撬开束缚,拼死一搏。
如果成功,她就能重获自由;如果失败,连口碑都可能一并失去。
别急着给她扣“作”的帽子,先听听她的细节。
赵LS与公司签的是一个长达十年的合同,直到2030年。那种典型的“青春和黄金期打包卖断”的合同。
在她红了之后,她一度支撑了公司好几条业务线,但繁忙到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上——2023年爷爷去世,公司拒绝她请假;父亲确诊癌症,她申请陪护却被拒,理由是“不是只有你家有事”。
她拍戏拍到耳聋、高烧,申请休息,公司直接回绝;住院期间,公司高层却在度假。
你要问这是不是行业通病——确实是,但大多数艺人选择沉默,因为他们怕一开口,第二天就被删掉所有资源。
然而,赵LS这次不仅开口了,还毫不掩饰地爆料。
她的“驱魔”故事简直荒诞:2024年秋季,病情加重时,公司不觉得她生病,反而把她关起来进行所谓的“驱魔”。
你若是看电影,会觉得这剧情有些离谱,但她却在直播里信誓旦旦地讲述这一切。即便故事中有夸张成分,这些料也足够引发舆论波澜。
然而,最致命的一击,莫过于她提到的205万争议。
她透露,公司擅自从她工作室的账户里划走这笔钱,未兑现“后期赔偿”的承诺。
为什么这件事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可以查证的事实,并非空口无凭的指责。
资本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你在直播里掉几滴眼泪,而是你拿着银行流水和合同走进法庭。
于是,她现在不仅靠情绪吸引流量,还用爆料制造舆论压力,等待公司无法承受重压后主动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形象也发生了显著转变。
当初出道时,她是清新自然的甜美女孩,路人缘不错。
然而,几年后,她因容貌焦虑频繁调整自己,最后被网友调侃为“撞脸猪刚鬣”;以前她避开整容问题,现在却毫不掩饰地直言:“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要明白,在偶像行业中,这意味着她已经撕掉了“粉丝滤镜”。
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老粉可能会流失,但这会为她换来“敢说真话”的标签。
从舆论角度看,这简直是一次风险巨大的换血操作,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支持。
目前,赵LS的解约诉求面临四亿赔偿(外界流传的数字),她自然无法承担。
剩下的两条路就是——坚持到2030年,或者通过舆论逼公司妥协。显然,她选择了后者。
但我要提醒她,这个打法的风险不小:
如果公司坚决顶住压力,她不仅会被迫停工,行业内还会给她贴上“麻烦人物”的标签——影视剧、广告代言统统拒绝你。
而且,舆论战是双刃剑。如果公司掌握了她不想曝光的内幕,一旦反击,她的形象恐怕会瞬间崩塌。
目前,关于她的评论已经分成两派:
一方认为她是“被资本压榨的无辜者”,建议她收集证据、找律师来对抗;
另一方则认为她是在“炒作卖惨”,目的不过是为了逃避解约赔偿,并顺势捞一波热度。
我的看法是:她的处境很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体——她确实被公司压榨,但她的职业规划和形象管理也出了问题,路人缘下滑绝非偶然。
我建议她,现在是时候停下“光靠情绪打仗”的方式了,把所有能作为证据的东西整理清楚:
医疗证明、合同副本、财务流水、行程记录……这些才是真正的筹码。
你在直播里哭诉一百次,资本可能完全不回应;但一旦你拿着铁证起诉,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痛点。
赵LS的局面已经进入了中局,她的退路几乎全被堵死。
接下来的选择是——要么凭证据获得体面的解约,要么被资本和舆论一同吞噬。
这场对决,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八卦那么简单,而是活生生的行业生存博弈。
至于她能否翻盘?
那就得看她手中,除了情绪,还有没有能够致胜的硬货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