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辞职后环游世界的勇气。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旅行故事精选#
公元 1321 年,至治元年岁末,中国书画史上一场静悄悄的告别正在进行。赵孟頫,这位元代书画巨匠,在 68 岁的暮年之际,以一卷气势恢宏的大字行书《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为自己的艺术生涯献上终章之舞。所以此作也是他晚年的封笔之作,虽没有其他著作闻名,见过此帖的人应该也较少,但其笔法完胜。
此帖是他较为少见的大字行书之作,其用笔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线条遒劲有力,却非一味刚猛,而是刚柔相济,婉转自如,恰似游龙入水,灵动矫健。
每一笔的起落、转折,都彰显出赵孟頫对笔法的精准驾驭。字里行间,既有 “二王” 的飘逸灵动,又有李北海的雄浑大气,二者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模仿,而是经过赵孟頫深入研习与理解后的创新与升华。
彼时的他,已然走过近六十年的书画创作之路,历经世事变迁、岁月沉淀,其书法风格也从早年的清新婉丽,到中年的醇厚精微,最终在晚年臻于炉火纯青之境。而这一切,在这幅绝笔之作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其结字宽疏扁方,整体姿态向右上倾斜,疏密得宜,以横取势,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韵律。每个字都犹如一位风度翩翩的君子,独立又不失和谐,彼此呼应,构成一幅精妙绝伦的书法画卷。
字行之间的距离把控恰到好处,虽是行中夹草,却秩序井然,尽显自由洒脱之气。这般精妙的布局,既体现了赵孟頫对书法传统的继承,又彰显了其大胆的创新精神。
关于此作背后还有一小故事,赵孟頫与祖瑛和尚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祖瑛和尚即将前往隆教寺担任住持,赵孟頫怀着对友人的不舍与期许,饱含深情地创作了这幅作品。文中以典雅的骈文写就,辞藻华丽,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祖瑛和尚佛学造诣的钦佩,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传法弘扬的祝愿。
完成这幅杰作后的次年盛夏,赵孟頫便撒手人寰,成为书画史上的一大憾事。《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也因之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赵孟頫晚年书法风格的珍贵资料。它记录着一位书法大师的高光时刻,也镌刻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此作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之中。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址:据说这是赵孟頫一生中写就的最后一幅字,然后就怅然辞世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145565
相关内容
赵孟頫唯一金书真迹,800年后依旧闪耀,网友:这字能排历史前三赵孟頫67岁时写的《苏轼西湖诗》,人书俱老,沉稳中流露俊秀之气
当代书法家江涵之赏析:赵孟頫《梅花诗》
赵孟頫这件书法,被清代皇家作为启蒙必学,堪称学习笔法的捷径!
赵孟頫《论枕卧帖》,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最美小楷,美了700年
赵孟頫升迁泰州,他有没有赴任?
苏轼落笔赵孟頫补韵,这场跨越200年的灵魂共鸣绝了
郭沫若妻子于立群的字,水平不输丈夫,网友:当代赵孟頫与管道升
当代书法家江涵之揭秘:赵孟頫《心经》为何能成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