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之终极问题
在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一台名为“深思”的超级计算机对于问题“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给出了一个解——“42”。科幻小说作家本人坚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不妨碍科幻爱好者过度解读这个数字,以至于“42”成了科幻迷之间的某种内部梗,每年的4月2日也俨然成了非官方的“世界科幻日”。
我们趁着这个神秘日期,向大家推荐一些科幻作家,并邀请您参与{非常规读书俱乐部}4月的科幻主题阅读打卡活动。
读 书 俱 乐 部
#01
4月3日至16日,阅读任意科幻相关作品(实体书与电子书皆可),在下方打卡平台发布阅读照片与阅读感想参与活动,满足特定打卡天数即可得太图文创。
打卡入口(点击下图进入打卡小程序):
打卡要求:
发布当天阅读内容照片/截图至少一张,阅读感想至少50字,必须注明阅读书目。
活动礼品:
打卡满14天=全套(包含桌垫、鼠标垫、明信片)
打卡满10天=桌垫
打卡满5天=鼠标垫
打卡满3天=明信片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礼品领取方式:
4月18日至4月23日至太仓市图书馆四楼生活阅读空间服务台(9:00-16:45)
阅 读 推 荐
#01
- 科幻作家 -
玛 丽 · 雪 莱
1816年的夏天,诗人拜伦和雪莱夫妇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度假,为打发阴雨绵绵的烦闷时光,拜伦勋爵提议大家分别写个鬼怪故事。拜伦与珀西·雪莱的故事不知所终,玛丽•雪莱却将她在工业革命的社会巨变中体会到的人之异化敏感地构想进自己的故事,塑造了欧美文学史上经典的怪物形象: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 I561.44/609)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一切对科技绑架人类的思考,从此开始。
厄 休 拉 · 勒 古 恩
伟大的厄休拉·勒古恩,是奇幻小说《地海》的作者,也是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 I712.45/3236)《一无所有》( I712.45/3237)的作者,她翻译《老子》,从小在人类学家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世界的广博。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哲学、人类学对她的影响:关于性别的深刻思考与非西方中心主义,丰富真实但又迥异于我们所在社会的世界,另类的科幻感。
特 德 · 姜
没有科幻迷不喜欢这位低产的华裔科幻小说家,迄今只发表了不足30篇中短篇小说,但每一篇都是杰作。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有一种紧张但是清醒的风格,对读者有一种强大的磁力。”为何能以如此少的产出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期待,只有自己读了才能体会。也许你已经看过维伦·纽瓦依据特德姜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 I712.45/3728)改编的电影《降临》?
格 雷 格 · 伊 根
伊根不参与科幻活动,不签书,不把自己的照片放上网,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但他也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他的作品关键词是:数学、意识、人工智能、量子本体论......楼上那位特德·姜如此评价他:“伊根的作品是智慧且富有逻辑的……当我读到他的作品,我立刻就能明白他的创作意图,因为这同样是我想做的事情。如果伊根是科幻作家,那么我也是科幻作家,这就是我的归属。”
《三进数世界》(I611.45/118)
《祈祷之海》(I611.45/116)
《快乐的理由》(I611.45/117)
刘 慈 欣
来自娘子关发电站的工程师刘慈欣,是中国的大刘,也是世界的大刘。年初《流浪地球2》与《三体》电视剧的轮番轰炸,让不少不怎么读科幻的人也了解了他,也许大部头读起来不容易,不妨可以从刘慈欣的中短篇入手。他的作品冷静中充满热情、平实却有无限浪漫,某些人所谓的“文笔不行”绝对是一种无端的指责。
《带上她的眼睛 (I247.7/4675)
《梦之海》 (I247.7/4676)
科幻小说家都是思想家,他们是在虚构中思考未来的人,他们每个人有不同的把手,有些偏向物理、数学、生物,有些使用社会学、心理学作为工具,这使得一些人喜欢用“软”、“硬”形容科幻小说,弄出高下之分。然而正如刘慈欣所认为的那样,科幻本身与哲学而不是科学更为接近,读了以上作家的作品,你一定也会同意。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来图书馆四楼生活阅读空间翻翻我们准备好的部分科幻图书,参与我们的{非常规读书俱乐部}阅读打卡活动,虽然这些内容也远不足以概括值得推荐的科幻小说之一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