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变革到经典点歌台:娱乐圈的前世今生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科技变革见证社会进步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革新浪潮#
01娱乐圈变革
7月,内娱圈的瓜层出不穷,仿佛一片繁盛的瓜田展现在网友们眼前,有人戏言自己仿佛成为了鲁迅笔下那个在瓜田中穿梭的猹。从林生斌、周玄毅、华晨宇到吴亦凡,这些名字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其热度曲线持续上扬,令人仿佛看到了股市中的涨势。
◆ 互联网影响
吴亦凡等人的崛起,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如今吃瓜如此便捷,粉丝经济如此繁荣,这都归功于互联网为娱乐圈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在空调房里轻轻一滑手机,便能与全国的吃瓜群众同步,这样的体验在90年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 90年代的娱乐生态
那时,我们对娱乐圈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影视作品和音乐歌曲。而缺乏互联网支持的艺术家们,或许未曾料想到,点歌台竟会成为他们在全国地方电视台中亮相最多的栏目。
02点歌台的兴起
◆ 点歌台的历史
点歌台,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如今在各大论坛中引发着强烈的共鸣。那些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能就点歌台的话题发表两句感慨,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有老记者回忆道,在1991年,一位同事的女朋友在电台工作,于是大家便经常通过她插队点歌,那时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点歌服务不仅便宜,还深受大众喜爱,甚至有些小地方台就是依靠点歌台的收入,购买了小车、盖起了小楼。
90年代初,珠江经济台率先引入热线,与听众展开互动,其中接听电话并以歌曲形式送出祝福深受喜爱。随着音乐MV的兴起,祝福信息从单纯的话语转变为生动的字幕,这一创新举措深深打动了久无娱乐的老百姓,点歌台因此迅速走红。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仅在短短一年内,点歌台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开。
90年代初,珠江经济台率先引入热线互动,其中接听电话并以歌曲形式送出祝福深受听众喜爱。随着音乐MV的兴起,祝福信息从单纯的话语转变为生动的字幕,这一创新举措迅速俘获了大众的心,点歌台因此风靡一时。在短短一年内,这一模式被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点歌台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 点歌台的经济效益
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电视台只需1-2人便可轻松运营这一盈利模式。收费方面,一首歌的点播费用在某些地方高达500元,尽管可以通过多人分摊来降低价格。对于企业而言,点歌费用可能达到800-1000元。以每首歌4、5分钟的时长计算,每小时能播放15首歌曲,这样的收入水平在90年代可谓相当可观。然而,想要在点歌台播放祝福却需要排队等候,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03经典歌曲与时代记忆
◆ 代表性歌曲
在前互联网时代,电视电台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名字能上电视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因此,尽管花费几十或几百元,但能换取这份独特的心理满足感,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物超所值的选择。至于版权问题,在那个年代几乎被忽视,大家普遍认为只要能用就行,这种心态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特定阶段。
那些年,点歌台上的土味金曲深受欢迎,甚至达到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程度。例如,《纤夫的爱》这首结婚必点神曲,其旋律魔性且洗脑,歌词直白到让人过目难忘。这样的歌曲在当时广受喜爱,成为了点歌台上的常客。
杨钰莹的数首经典之作,如《茶山情歌》、《风含情水含笑》以及《心相印手牵手》,也常被用作结婚祝福的曲目,深受人们喜爱。此外,付笛生和任静的经典之作《知心爱人》也备受喜爱,与《纤夫的爱》所展现的魔性截然不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夫妇二人后来所打的广告,与《知心爱人》一同在B站上掀起了一股鬼畜热潮。
◆ 互联网时代前的娱乐心态
土味风潮尚未消散,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些经典之作。火风的《大花轿》是否还萦绕在耳边?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后来竟发现演唱《卷珠帘》的霍尊正是火风的儿子,这层关系令人不禁唏嘘。黄鹤翔的《九妹》曾是点歌台上的常客。然而,如今重新翻看这首MV的观众,往往更多是冲着那里面青涩时代的谢娜而来的。
除了经典歌曲《九妹》,点歌台上的另一大主题便是平安喜乐。孙悦的《祝你平安》与张也的《万事如意》都深受观众喜爱,成为必点曲目。此外,还有一首在点歌台上偶尔被提及,却总能唤起人们共鸣的歌曲——1992年春晚时,毛阿敏、张雨生与刘德华共同演绎的《心中常驻芳华》。
毕业季与升学季,总有一些歌曲能够触动心弦,其中便包括田震的《好大一棵树》与周华健的《朋友》。
随着时代的演变,版权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昔日备受瞩目的点歌台节目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我们依然怀揣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而未来的互联网形态,或许也将成为后人追忆的对象。
举报/反馈
网址:从互联网变革到经典点歌台:娱乐圈的前世今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154280
相关内容
从互联网变革到经典点歌台:娱乐圈的前世今生互联网如何革新娱乐产业?科技创造新玩法?
互联网+下的“新老人”的文娱生活有点潮
从露天电影到智能设备:中国娱乐生活的百年变迁
盘点:娱乐生活60年 娱乐载体演变史
互联网的影响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娱乐圈'戏精'主持人集体翻车:从台前作妖到台后翻脸
人物影响解读:李易峰凭什么当选娱乐圈变革人物?
八万娱乐:苏C,来了!——新星崛起引爆娱乐圈话题,明星八卦与影视动态交织,综艺资讯不断更新,娱乐热点持续升温,粉丝互动空前热烈!
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与粉丝文化:粉丝经济、网红经济及内容付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