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成功的诀窍可能是很简单。
从我以往采访一些非常成功的艺术家,作家和创意企业家的经验来看,对于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创造力,他们的回应都是“没有太多的社交生活”。
让时间沉淀下来
我是一个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工作者,当我看到自己的室友出去工作的时候,我就觉得丰富的社交生活是一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当我开始明白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社交上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可能把这件事变得很极端了。
平均算来,我每周可能会花22个小时或是更多的时间在社交上。因此,为了看看我的工作成果,自身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我就决定开始削减我的社交时间。
不时地,我知道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只是因为热衷于社交,不知道拒绝;另外也是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去拖延工作,甚至是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拒绝了与朋友之间的全部活动:出去喝酒; 喝咖啡; 吃晚餐; 派对以及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一切活动,为的就是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变得更富有创造力,提高我的注意力和职业前景。
三十一天后
在这次长达一个月的实验的第一天,我不得不面对一些深深的焦虑。对我来说,社交狂热病源于一个选择焦虑——每到周六晚上,你会有很多吸引人的邀约,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呢?
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过去,社交狂热症开始消退,我变得轻松了。每到周六晚上,我只有一个选择 – 那就是呆在家里 – 而这样的限制也开始让我对自己的决定心满意足。过去,我会责备自己周五晚上呆在家里,或是早早地放下手中的情;在无社交的实验时间里,我更安心于工作、看书,或是在网飞上看视频,而不是老是想做别的事。
一个“无趣”的时间安排却可以让人更‘深入地工作’(计算机科学教授卡尔·纽波特将其定义为能够集中人的注意力,不受干扰地做迫切任务。)我不再会为自己原本能做什么事,或是别人在玩什么的事而分心;在原本用于社交的时间里,我能用于专心的工作,如在周五晚上整理一下最近的事情,或是在周六早上咖啡馆写点东西。
拥抱无聊
在有更多时间工作的同时,我还注意到健康和幸福感的变化。我在家做饭的次数越来越多,平时还能做一些运动,每天睡觉也更早了,还能在睡前看看书,享受休这一份静谧,回味这一天。
我甚至对烹饪和健身的课程有了新兴趣。这种没有社交生活的日子yh 我有的空余时间比想象的还要多;无聊和孤独常常和“无所事事”有关。
我开始习惯这种无所事事的状况,品尝孤独的时刻。我走在蜿蜒的小道上散步,不带电子设备,只是静静的坐在咖啡馆;我发现自己做白日梦的次数越加频繁,不再想要填补每一个空闲的时刻。
这种空闲的时刻对于创造力来至关重要,思维的漫无目的流动与创造性解决问题息息相关。当你的思绪开始发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在访问你的记忆,情感和随机储存的知识。这是作家及《今天心理学》编辑艾米·弗里斯(Amy Fries)的话。
在这一次实验中,我发现经常会激发出一些新想法,对手上的项目做出新的设法。
悉尼工作场所心理健康研究所首席执行官佩德罗•迪亚兹(Pedro Diaz)表示,无所事事就像是与人聚在一起一样能赋予人能量,事实上与充电一样必要。
有一项研究证明了他的这个观点:2016年有一项研究调查了48人,衡量他们至少12天的精神状态、情绪、疲劳和压力。研究发现外向性行为增强了人们的情绪性和能量水平 ——不过,这只是推迟了更高程度的疲劳感在三个小时出现。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却证明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无论是社交,还是工作或是学习,都会产生影响。
这个观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不是我们参加的社交活动或是工作让人筋疲力尽,另一方面,这说明缺乏适当的休息。
“我们没有觉得孤独很重要,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需要让脑袋和神经系统休息一下。”迪亚兹说。
在现代社会,人们将忙碌视作是一枚荣誉奖章;如果几乎没有社交生活是以工作为中心生活必然产生的结果,或是向别人彰显自身的重要性的话,那就很难解释这种现象。
“你在表示自己很忙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告诉别人你的地位很高,很重要,这不是因为穿着奢华,而是有强烈的渴望或很高的要求,”西尔维娅·百利莎(Silvia Bellezza)说道。她与他们合作研究一项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认为这种繁忙和加班组成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悠闲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地位象征。
没有朋友的陷阱
孤独的积极影响 , 例如提高思想清晰度和感觉,如果我在一种反社会的泡沫中长时间地呆在家里,也让人感到担忧。
对于很多办公室白领来说,社会活动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工作中拥有“好朋友”的人更有可能充分参与工作,能提高七倍之多。工作场所的友情也创造了一种常识性目的和社会支持网络,能促成促销和专业建议。
当然,下班后的社交活动也是建立工作联系的重要途径。一个月没有社会生活并没有影响到我与现有客户的关系,不过,如果我继续这样的话,我可能就会推动建立新客户的能力。
工作和娱乐
我们不是要追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极致平衡,而是为了更好地将我们的社会生活融入工作之中。对我来说,也许事业成功的秘诀不是削减你的社会生活,而是合二为一。
家庭和工作研究所联合创始人艾伦·加林斯基(Ellen Galinsky)发现,以双重生活为中心的人 - 拥有超过一个兴趣或中心焦点 - 具有同等重中之重 - 这才是整个生活中最满意的人。
“我们发现,有双重中心的人往往会更健康,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表现都更好,”加林斯基说。 “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一个焦点,有一些事情出了问题,这是非常毁灭性的。如果你有其他重要的事 - 这可能是创造性活动,运动、社区,或者拥有朋友圈,你总是会做得更好。
在这个实验里,我并没有简单地用更多数量的工作来填补新的空余时间,而是更多地实现双重生活中心。我能够更加集中时间地工作,还会投入精力在一些以前忽视的活动,如去健身,练钢琴和冥想。
我学到了不能为了一个领域而彻底地从另一个领域里消失 - 与人的联系与我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同时帮助我们应对生活的不可避免的起伏。
在实验过后,我重新定义了成功的内涵:成功并不全是工作,也不全是玩耍,而是每天都两者兼而有之,是它们之间交叉且稳定。
作者:玛德莲·多尔
编译:刘迪
审校:陆雯昕
来源:BBC Capita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