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日用类书蒙学文本选编与知识传播研究
传统编织文化:研究和传播传统编织艺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编织生活#
摘要
在重教兴学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下,明王朝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童蒙教育系
统。其中,作为民间社会广泛传播的日用“百科全书”,明代日用类书选编了大量蒙学
文本。这些文本或融入综合性日用类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或以专门性类书形式单独
印行。伴随着明中后期日用类书的发展,这些蒙学文本随之广为传布,所载蒙学知识亦
广为传播,将以往只流传于上层社会的童蒙教育知识通俗化、文本化,大大推动了明中
后期童蒙教育的发展。
明代综合性日用类书,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其中不少开设了“训童门”这一门类
传载蒙学知识。从知识结构上讲,明代综合性日用类书所选蒙学文本,既收录了不少与
教子理念有关的内容,也包含着大量的礼仪规范和基础知识;既提供了很多家庭蒙学教
育的理念、方法,也方便了家庭自主教育和指导。从知识的叙述方式上看,明显呈现出
简易化的特征,也迎合了明中后期民间童蒙教育的需求。
明代专门性日用类书,种类多样,浅显易懂。其中,对类类书和通俗字书作为蒙学
读本,以指导读书识字、规范礼仪和普及知识作为主要教育目的,一方面满足了童蒙读
书识字需要,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实用功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故事类类书,
以大量生动的典故为范例,从读书、家庭、社会、个人等多个层面引导蒙学教育的价值
取向。
总体来看,明代日用类书作为童蒙教育的新载体,在扩大蒙学教育的覆盖面、便捷
蒙学知识的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明代日用类书的流传过程中,其所选编的蒙学
文本既有语言俚俗、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和简易性的特点,也存在印质不高、质量欠
佳等日用类书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有传播伦理纲常、封建色彩浓重的时代特色。尽管如
此,明代日用类书选编的蒙学文本及收载的蒙学知识,不仅扩大了明代童蒙教育的对象
和范围,推动了童蒙教育的平民化,而且也充当了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不仅对明
代童蒙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今天的启蒙教育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价
值。
关键词:明代日用类书,童蒙教育,蒙学文本,蒙学知识
I
ABSTRACT
Inthecontextoftheemphasisoneducationandprosperousfoundingofschools,theMing
Dynastyformeditsownuniquechildrenseducationsystem.Inthesystem,asaencyclopediaofdailyuse
widelydisseminatedbythecivilsociety,alargenumberofchildren’senlightenmenteducationtextswere
selectedandcompiledintheMingDynasty.Thesetextswereintegratedintocomprehensivedailyusebooks
andbecameanimportantpartofthem,orprintedseparatelyintheformofspecializedbooks.Withthe
developmentofdailybooksinthemiddleandlateMingDynasty,thesetextswerewidelydistributedand
theknowledgecontainedinthesetextswasalsowidelydisseminated,whichpopularizedandliteralizedthe
knowledgeofchildren’senlightenmenteducationthatwasonlyspreadintheupperclassinthepastand
greatlypromoted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enlightenmenteducationinthemiddleandlateMing
Dynasty.
网址:明代日用类书蒙学文本选编与知识传播研究 https://klqsh.com/news/view/157418
相关内容
南宋元明日用知识读物的生产与传播——以福建建阳坊刻日用类书为例研究生必读四本书,考研需要哪些书籍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备考经典用书推荐
短视频平台中美食类内容的创作特点与传播策略研究
生活哲学研究丛书1:生活哲学论
重磅发布|《“点亮”新知——知识学习与网络视频社区研究报告》
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文明互鉴
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
清华大学与图书馆联合发布精选书单,共迎知识新时代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研究其现代转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