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艺术剧院原版《海鸥》首次飞抵申城

发布时间:2025-08-16 14:35

城市剧院和电影院提供丰富的戏剧和电影艺术观赏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娱乐活动#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书展让全城书香指数“拉满”,8月15日晚,由莫斯科艺术剧院原卡司演绎,莫艺艺术总监、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执导的话剧《海鸥》首次登陆上海,这个周末将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三场。作为契诃夫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之一,戏剧舞台上的权威演绎,成为观众打开经典的另一种方式。

《海鸥》首演

在世界戏剧的语境中,莫斯科艺术剧院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方法与传统的象征。自1898年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丹钦科联合创办以来,莫艺以“集体创作”“贴近生活”为核心理念,塑造了20世纪现实主义舞台的基本面貌。作为剧院成功演出的第一部剧目,《海鸥》不仅见证了莫艺的诞生,也成为其艺术理想与实践方向的奠基之作。

1896年,《海鸥》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首演失利,令契诃夫一度放弃戏剧创作。两年后,莫斯科艺术剧院以贴近现实生活的舞台呈现、强调人物内心真实体验的导演方式复排该剧,意外获得巨大成功,不仅扭转了《海鸥》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戏剧史的方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舞台上真实地生活”的理念正式确立。

这一被称为“斯坦尼体系”的训练体系,日后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它不仅深刻塑造了俄罗斯本土的表演传统,也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之初,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焦菊隐便提出要以“建设中国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为目标,将斯坦尼体系作为演员训练与剧目创作的核心方法引入中国,影响了《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等多部经典。

此次莫艺《海鸥》原班阵容来华,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回归,也是一场思想的回访。哈宾斯基执导的《海鸥》被评论家认为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版本之一。有评论指出,这部剧“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黄金分割点”,每位演员都呈现出清晰完整的角色发展,展现出浑然一体的表演团队风貌。哈宾斯基在忠于契诃夫原意的基础上,以高度凝练的导演语言呈现出极富象征意味又不落痕迹的调度美学。“所有象征都存在于每一个场景中,却极其低调。”正因如此,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出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让人丝毫不觉其长。

契诃夫曾说,他的《海鸥》里有“五普特(约合80公斤)重的爱情”:剧中人皆陷情网,却无人获得幸福。每位导演都挖掘出《海鸥》独属于自己的诠释方式,对哈宾斯基而言,这部作品的核心在于女性——她们的爱能激发灵感,而她们的冷漠亦足以致命。“无论谁想欣赏契诃夫‘应有的样子’,都可以从这个版本中找到答案。”莫斯科艺术剧院标志性图腾“海鸥”也在剧末投影至舞台幕布之上。

为迎接《海鸥》,东艺联合朵云书院戏剧店、诗歌店,思南书局推出“俄罗斯经典文学戏剧作品”系列活动,打造展览、讲座、打卡互动、观演一条龙的“戏剧+阅读”沉浸式体验,为上海8月书香风景增添戏剧因子。

书店展陈

《海鸥》之后,9月初,东艺还将迎来瓦赫坦戈夫剧院呈现的两部巨制——由图米纳斯执导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万尼亚舅舅》。9月3日、4日,“高分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回归,融合诗歌、音乐、舞蹈,精准传达普希金原著的神韵;9月6日、7日,作为瓦赫坦戈夫剧院的里程碑之作,《万尼亚舅舅》将首度访华,集导演创意、表演张力、舞台美学与音乐节奏于一体,以契诃夫式的严谨与生动,揭示人类关系的隐秘本质,展现悲剧与闹剧交织的复杂张力。

文学与舞台的对话,为申城带来一席席文化盛宴。

原标题:《莫斯科艺术剧院原版《海鸥》首次飞抵申城》

图片来源:现场摄影:叶辰亮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网址:莫斯科艺术剧院原版《海鸥》首次飞抵申城 https://klqsh.com/news/view/158010

相关内容

莫斯科艺术剧院来华巡演 全新演绎《海鸥》
用全新视角看《海鸥》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马哈尔·瓦泽耶夫: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演出令人惊叹
《海鸥》再展翅,契诃夫经典,诗意登人艺舞台
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启新章:首次直播世界经典歌剧
连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20岁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掀开新篇章
活动回顾&明日上演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西安首演 古城观众享艺术盛宴
中央歌剧院呈现俄罗斯音乐之夜 杨洋执棒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经典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总票房创历届最高,撬动综合消费40.2亿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