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泰山崩于顶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人才能担大任,从小我们也被教导要做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羞不羞,一个大男生遇到这点小事就伤心”、“咦,你怎么哭了———没有,风迷眼睛了”这些话语犹在耳畔,慢慢的我们的心中被种下了这样一颗种子:情绪是不好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有情绪,就算有喜怒哀惧也不能表现出来。
于是在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我们难过了不敢大声哭、开心了不能放肆笑、生气了不许急跺脚、就算害怕了也不能怂,压抑、拒绝、否定情绪的存在和产生似乎成了成熟的一种体现,仿佛只有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但事实证明情绪就像我们身上的某种器官,它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无法被消灭、否定或压抑的,即使某个时刻你强行将它压制住,它也会在其它时候或者其他地方伺机报复。研究表明,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例如长期压抑悲伤的情绪和哭泣的冲动,会提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长期压抑愤怒,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也发现女性寿命比男性平均长5-6年,其中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女性更容易将各种情绪表达出来,而男性则倾向于压抑和否认各种情绪。
心理中心经常会接待自称有失眠、肠胃功能紊乱、心跳过速等症状的同学,经过专科医院的检查,他们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最后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患有神经衰弱,但问题是吃了医生开的辅助睡眠、缓解躯体症状的药,他们的问题依然没有太多改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经过了解,这些同学有个共同的特点:近期压力比较大,如学业适应困难,感情受挫等,而他们对于这些压力的反应出奇统一:我没有情绪、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情绪或者我不能表现出有情绪。我们内在的负性情绪有时候就像小孩子,你越不关注他,他就会想尽办法让你看到他的存在。情绪管理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如果一味满足,情绪只学到任性妄为;如果不管不顾,情绪会压抑爆发,出现各种身心障碍;如果讲大道理,情感会麻木,滋生很多心理冲突;而智慧的处理方式,也是比较成熟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式是:觉察、接纳和释放情绪。
﹏
﹏
﹏
﹏
(一)觉察情绪
觉察情绪不是陷在情绪感受里,觉察情绪的目的是找到情绪里面的感受,渴望和期待,然后才能有所改变。如若长期陷入情绪感受之中,被情绪所淹没,精力耗费在其中,自然无力应对现实生活,无法完善自我,就不可能真正化解情绪。
1、放下对情绪的评判
说到情绪,我们往往会区分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然而正是因为对情绪的评判,阻碍了我们去觉察情绪。解决的方式就是放下对情绪的评判,只是保持好奇,每当情绪来了的时候,把它当成一个突然造访的“客人”,对它的到来抱有好奇与尊重,而不是一味排斥、拒绝。
2、与自己的情绪做朋友,感受情绪,给它取一个独特的名字
情绪有时候就像一团混沌的云雾,包裹我们的内心,但是又说不清看不透,所以我们可以试着给它命名,比如无助,喜悦,兴奋,愤怒、沮丧等来帮助我们更清晰自己当下的情绪感受。你也可以给你的情绪感受赋予一定的生命,比如把焦虑叫做调皮的小孩、把悲伤叫做丑小鸭等,每当焦虑情绪来了的时候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哦~调皮的孩子又来敲门来了啊。经过这样慢慢地练习,你才能越来越了解你的情绪。
3、探索当下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
心理压力的产生源于我们觉察到的“不安全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的不安全感则来源于渴望、期待和需要的不被满足,由此产生压力和各种情绪。因此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各种情绪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去探索情绪背后的渴望、期待和需要。
(二)接纳情绪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平和地接受那些改变不了的事物,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物,以及有智慧去识别二者之间的差异。
生活中的很多不良情绪都来源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世界的不接纳,头脑中时刻充斥着各种念头:他怎么可以那样!我为什么就是做不到!世界怎么可以这么不公平!这些紧随我们的念头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引爆,把我们的内心搅的不得安宁。那到底才能做到接纳情绪呢?电影《头脑特工队》很形象地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它试图告诉我们,要接纳和正视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抗拒悲伤,赞扬乐观贬低消极,从小我们被鼓励做一个活泼外向、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人,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快乐把持,带着自信的笑容排除万难走向人生巅峰。更多的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了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增加生命的不同体验和分量;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线,告诉他人界限不可打破;厌恶反映品格,不随波逐流的你才是独特的你;焦虑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成为完整的自己。
所以,当你的情绪体验符合客观事件时,第一时间暗示自己:我现在产生的情绪是正常的,这是处在压力事件下的常态反应,这种暗示会使不良情绪的张力下降,内心翻起的波浪才能更快平静,很多时候人的痛苦并不是来源于情绪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情绪的抵触。
(三)释放情绪
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让很多人压力山大,经常感觉到非常压抑,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不仅心理会受到影响,而且身体也容易出现问题。如何释放因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呢?在讲授方法之前,我们先安利一波学校心理发展中心的放松设备,心理发展中心有专门的情绪宣泄室,室内配有专业的放松椅、情绪宣泄设备、沙盘室等,欢迎大家来心理发展中心体验与放松。
工作环境
讲到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老生常谈的有倾诉法、运动法、呐喊法、转移注意力法、哭泣法等。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有趣的方式——撕纸法。研究表明当我们内心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破坏欲会油然而生无法控制,有些人表现为摔东西,有些人会口出恶言破坏关系,更有甚者出现激情犯罪,而撕纸法的原理则是将我们负面情绪转化成可视化的纸张,通过撕纸把各种负面情绪快速的发泄出来,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
首先准备好一叠纸,将你的烦心事写在纸上,试着把你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转移到这些纸上,把这些纸想象成负面情绪的源头,然后狠狠地用力把它们撕碎。请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双手上,把心里积累的压力、不愉快情绪都发泄出来。在这过程中,无论你想到什么,都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尽情的把这些纸张撕碎,你会感觉到身体里的负面情绪在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每撕完一张纸,你就能感觉到又轻松了一些,持续的撕纸,直到你感觉内心平和为止。
相信若能弹奏好情绪调节的“三部曲”,我们的人生篇章也会随之美妙很多。So~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生动和鲜活起来,请记得多加关注你内在那个调皮不安分的“小孩”,不指责不评判,也许你会发现这个哭闹的“小孩”不经意间慢慢的就成熟懂事了呢。
我们的减压训练推文到现在已经更新五期了,更文将持续进行,抱紧心理发展中心的“大腿”哦,下期我们一起来聊聊给心灵减负和克服拖延癌那些事儿,心理中心的老师们将带领大家从认知和行动上来进行减压训练。
你在,我们就一直都在~
◁ 排版小编 ▷ 原生 || ◁ 责 编 ▷ 佳佳 || ◁ 主 编 ▷ 木木 || ◁ 客 服 哈小薇||◁ 组 织 ▷新媒体中心-微工大|| ◁ 机 构 ▷校团委 ||◁ 学 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