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丛书:生态哲学读本

发布时间:2025-08-17 07:24

《笑对人生:快乐哲学的通俗读物》适合大众阅读理解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快乐哲学书籍#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本书主要介绍了生态自然观,涉及的是公众关于生态自然的一般性看法;生态伦理观,涉及生态价值观、生态整体观、生态正义等:生态文化观,主要介绍宗教文化、性别文化以及消费主义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科技观,涉及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之关联及其发展方向等;生态生活观,涉及公众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生产观,介绍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等。

大众哲学丛书之一,共5册。 [1]

图书目录

播报

编辑

第一部分生态自然观

一、生物与生态环境,谁依靠谁?——来自“盖娅理论”的看法!6

二、自然是有规律的吗?——还真要好好想想12

三、“山猫”能够吃光“野兔”吗?——吃不光也死不光18

四、自然灾害对“自然”真的是灾害吗?——还真不一定!23

六、没有“自然”的“人类”与没有“人类”的“自然”会怎样?——这可以想象!33

第二部分生态伦理观: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41

七、自然界中的事物只有经济价值吗?——掂量掂量它们的生态价值!42

八、对人有害的就一定对生态有害吗?——除去“害虫”要注意!50

九、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就可以牺牲其中生物吗?——生态干预中的哲学智慧56

十、个人和国家应该服从地球整体吗?——《2012》召唤全球生态伦理60

十一、温室气体减排中的“祖父原则”正义吗?——“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64

第三部分生态文化观

十二、“放生”:“放”还是“不放”?——生态学的和人文的!72

十三、女性与自然有天然的联系吗?——从诗歌《孤独的割麦女》看79

十四、男权文化既统治自然又压迫女性吗?——《阿凡达》中的自然与女性86

十五、月饼需要如此包装吗?——有了形象没了环境91

十六、科学究竟是“福”还是“祸”?——DDT的功与过95

第四部分生态科技观

十七、给地球打把“伞”如何?——看看恐龙是如何灭绝的!99

十七、给地球打把“伞”如何?——看看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十八、古老的地方性知识都是错误的吗?——“稻鱼鸭”的种植模式!104

十九、让科学适应环境还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警惕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侵蚀!110

二十“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吗?——从“西南水电大跃进”说起

第五部分生态生活

二十一、这个世界是垃圾做的?——还是让我们分类处理吧!120

二十二、宠爱动物就是热爱生态吗?——“变了味儿”的宠物饲养124

二十三、谁说浪费不是犯罪?——“剩菜剩饭”中的“粮食”与“环境”129

二十四、发展可以以污染为代价吗?——维护公众的“环境权”!134

第六部分生态生产观:从生态工业到生态农业139

二十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业生产如何?——变线性生产模式为工业共生体系!140

二十六、现代农业何去何从?——“弘毅生态农场”模式是出路之一!147

二十七、“城市绿化”一定需要“大树进城”吗?——生态坏了,景观残了!153

二十八、旅游开发与景观保持矛盾吗?——“百龙观光电梯”的争论158

二十九、生态保护等于植树造林吗?该种树的种树该种草的种草!163

三十、生态系统工程师还是生物入侵者?——“互花米草”在中国!168

后记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肖显静,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科技与社会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化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图书序言

播报

编辑

导言

生态保护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不过,要保护生态,就要思想先行。如此,就要对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以及我们自身生存的诸多方面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念。这也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

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生态哲学”入门书,是写给那些没有哲学基础的大众读者看的。既然如此,面向大众,从公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相应的哲学问题,再进一步分析和解决此问题,就成为本书的追求。

本书包含的生态哲学问题有概括起来有六大类:

第一类是生态自然观,主要涉及的是公众关于生态自然的一般性看法;

第二类是生态伦理观,主要涉及生态价值观、生态整体观、生态正义等:

第三类是生态文化观,主要涉及宗教文化、性别文化以及消费主义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四类是生态科技观,主要涉及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之关联及其发展方向等;

第五类是生态生活观,主要涉及公众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六类是生态生产观,主要涉及一种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等的模式应是怎样的。

对于上述每大类,本书又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撰写。如关于生态自然观问题,其中涉及“生物生存依赖生态环境,还是生态环境受着生物活动的影响”的问题,传统的观点坚持前者,进一步的案例分析表明两者相互依赖和进化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公众在相关案例的展示、分析中,体会到其中的生态哲学问题以及此问题对于生态保护的意义,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哲学观。

这样的生态哲学观有:

生态自然观——生物并不单方面依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受生物的影响;自然是存在规律性的方面的,但是,科学的进一步认识揭示出,自然也存在非规律性现象;自然存在简单性的方面,但也存在复杂性的方面;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是可以修复的,但有些是不可逆的;人和自然的生存发展相互影响和依赖。

生态伦理观——自然界中的事物不只有相对于人类的价值,如经济价值等,也有相对于自身的价值,如生态价值,这两方面不可缺少;对人有害的对自然不一定有害,以人类的喜好保护生态,有时并不能保护生态;在某些情况下,是保护生态系统整体还是保护动物,是一个两者不可兼得的问题;为了保护地球整体利益,国家可以让渡某些国家利益,尽管这样的让渡应该得到补偿;发达国家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理应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

生态文化观——对于放生,某些情况下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这其中存在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应该加以协调处理;男权主义文化在压迫自然的同时,也压迫妇女,应该反对;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消费主义文化导致消费的异化,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消费等盛行,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生态科技观——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可能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科学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有限度的;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生态保护知识,应该挖掘、发扬;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模式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而不是让科学适应环境,由此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谓的“清洁能源”,并不是说它们不造成生态环境影响,对此应该具体分析,加以关注。

生态生活观——某些“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能够回收利用,变“废”为“保”;宠物饲养并不等同于动物保护,更不等同于生态保护,应该辩证看待;全球范围仍然存在粮食短缺,中国也面临粮食问题,浪费粮食不仅意味着对人类的犯罪,也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犯罪;在目前形势下,不能走“先污染后保护”的道路,发展不可以以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

生态生产观——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模式是线性的,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走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道路,是必然选择;城镇建设应该兼顾生态环境,不能美了城镇,害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应该并重,不可重开发轻保护;生态恢复是一复杂的过程,一定要谨慎,遵循科学,防止恢复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

让我们阅读此书吧!有什么样的生态保护理念,才会有什么样的生态保护行为!世界的未来在于你、我、他!

图书后记

播报

编辑

金城出版社将《生态哲学读本》作为“大众哲学丛书”中的一本列入出版计划,应该说是有远见卓识的,因为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面向大众的“生态哲学”读本,这项工作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本书的完成也有赖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李春秋教授。记得在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年中国环境伦理学年会”上,我初识李春秋教授,向他讲起生态学哲学的相关思想。不想他记在心中,寄予厚爱,在那年年末提出由我负责撰写《生态哲学读本》一书。

这是对我的一次挑战。我想,此项工作很有意义,何不借此机会系统疏理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的主题阐述呢。

经过再三考虑,我将本书稿的写作定位于“生态”,即从“生态保护”而非“生态学”的角度来谈“生态哲学”,从大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角度来谈“生态哲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虑到本书的对象是“大众”,而且也考虑到“生态哲学”理论研究开展时间不长,许多理论还不很成熟,故本书的写作以案例展示引出相关的生态难题,然后再根据已有的生态哲学相关理论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和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是本书的写作宗旨。

由于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书,我约请了我的博士生高衍超、毕丞、王翠平以及硕士生孙灿、刘日和我一道写作此书初稿。具体分工如下:

肖显静、毕丞:第一部分一、二、三、六,第四部分十六、十七;

肖显静、王翠平:第一部分五,第四部分十九;

肖显静、高衍超:第二部分七、九,第三部分十二;

毕丞:第一部分四,第三部分十五,第五部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

高衍超:第二部分八;

孙灿:第二部分十、十一,第三部分十三、十四;

王翠平:第四部分十八、二十,第六部分三十;

刘日:第六部分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初稿完成后,我让他们在我的研究小组每周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各自完成的工作,大家对此展开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我和他们对初稿进行研读和修改。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终稿。

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努力工作,没有那些虽然没有参与到本书写作但参与了讨论的其他博士生陆群峰、李际、林祥磊和硕士生张娇龙、王谦对本书稿的一次次研讨,本书的完成就没有这么顺利。在此对他们一并致谢! 感谢金城出版社的领导,对出版这套“大众哲学丛书”给予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李桂莲女士和俞武松先生及朱秀丽编审,由于他们的认真编辑,使本书更加规范。

应该提出的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和案例信息,他们的前期工作是我们顺利完成此书的基础,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各种原因,本书肯定存在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朋友不吝指教。

肖显静

于2013年12月

网址:大众哲学丛书:生态哲学读本 https://klqsh.com/news/view/160158

相关内容

哲学与生活丛书 哲学是什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活哲学研究丛书1:生活哲学论
世界人生哲学金库(豪华本)/五角丛书
哲学书籍推荐,一生不可不读的10本哲学书籍
肖显静教授专著《生态哲学读本》
【必读的5本人文哲学书】经典世界十大哲学书籍
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生必读的十本哲学书
一生必读的十本哲学书,人生必要的哲学书籍
人生必读的哲学书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