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思想读本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 · · · · ·
宇文所安在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期间编选、翻译和评注的中国传统文论经典读本,所涉作品从先秦早期经典,到著名的《诗大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直至清初王夫之和叶燮几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思想”。
作者以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诗学传统为参照,通过英文翻译和文本解说的方式,为读者梳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学思想的渊源、特征、核心观念与发展脉络。对文本的精细解读和中西传统互参互照的独特视角,使本书独树一帜,成为东西方读者阅读和了解中国传统文论的必读经典。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言,“《中国文学思想读本》是中西文论双向阐发,互见、互识、互相照亮的极好范例”,虽以文本解读为形态,但本身也是一部极富创意的理论之作。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荣休教授。著作包括《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追忆》、《迷楼》、《中国文学思想读本》、《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晚唐》、《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以及《杜甫全集》英文注译等。
目录 · · · · · ·
三联版序言(宇文所安)
中译本前言(乐黛云)
中译本序言(宇文所安)
序言
导言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1.如今,一份最基本的书目提要几乎可以装满一本不太厚的书。《中国文论读本》一书首先是为了把中国文学批评介绍给学习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学生,但此书还有另一个目的—试图在当时流行的研究方法之外,提供另一种选择。当时的中国文学批评领域以所谓“观念史”(historyofideas)为主流,学者的任务是从文本中抽取观念,考察一种观念被哪位批评家所支持,说明哪些观念是新的,以及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这些观念怎样发生变化。这一类研究喜欢使用摘要和节选,如今仍有大量参考资料性著作从各种类目繁多的原始资料中寻章摘句。 2.“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不无优势,但它容易忽视观念在具体文本之中是如何运作的。《中国文论读本》不希望把批评著作处理为观念的容器,它试图展现思想文本的本来面目:各种观念不过是文本运动的若干点,不断处在修改、变化之中,它们绝不会一劳永逸地被纯化为稳定的、可以被摘录的“观念”。这种视文本为思想过程的观点可能有点让人伤脑筋,因为我们再也无法像抓一个对象那样把它“抓”住了. 3.对于今天的学者,一个有前景的方向似乎是站在该领域外面,把它跟某个具体地点和时刻的文学和文化史整合起来。既然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历史性研究著作,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简直可谓轻车熟路。我们应当从批评文本的功能上考察它们,看它们在具体条件下是如何被使用和重新被使用的,面对一本书,我们要问它为什么要出版,谁读它。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批评家与某种观念联系起来,为什么不把这个传统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各种观念和立场的总汇—哪些观念和立场在某些具体条件下被抽取出来,并因为哪些条件的挤压而改变?“观念史”模式暗含一种发展主题,虽然不无道理,但它歪曲了文学论述在某一具体情况下发挥其功用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批评立场放到文化史的大语境中来考察。按照一种“观念史”的视角,1s世纪末m世纪初袁宏道等作家对大众文化的赞美似乎是新观念,虽... (查看原文) 乌合之子 1赞
路遥知玛丽 1赞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文学思想读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6 有用 huahui5478 2021-12-28 15:44:34
可惜不能打十星的作品。看了施特劳斯派的解经学之后惊为天人,多么希望看到类似的解释中国传统经典的作品。传统章句解经过于琐碎,缺乏大局观,只在字词训诂中打转,比之施特劳斯的《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就知道,整体视角是中国传统解经学的软肋。结果看到了斯蒂芬欧文的这本书,原来还得是老外来干这个活!可即便是中文专业的看这本书也是磕磕绊绊,不得不佩服宇文所安的功底,除了极少部分可能是他的误解之外,基本上欧文的判... 可惜不能打十星的作品。看了施特劳斯派的解经学之后惊为天人,多么希望看到类似的解释中国传统经典的作品。传统章句解经过于琐碎,缺乏大局观,只在字词训诂中打转,比之施特劳斯的《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就知道,整体视角是中国传统解经学的软肋。结果看到了斯蒂芬欧文的这本书,原来还得是老外来干这个活!可即便是中文专业的看这本书也是磕磕绊绊,不得不佩服宇文所安的功底,除了极少部分可能是他的误解之外,基本上欧文的判断都是让人叹服。只可惜煌煌八百多页,最后欧文估计也写烦了,多少结尾有些草草。 (展开)
我要写书评中国文学思想读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对诗人的棒喝
对诗人的棒喝 ──2003年阅读回顾 在今年能认真读了的区区十来本书中,第一个要提的当属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美国汉学家)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这本被哈佛作为教材的可怕的大部头,如果不是拜五月非典所赐一个月的闭门赋闲,我还没有打开它的勇气。... (展开)

阅读札记丨《典论·论文》的论证结构再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学界通常把《典论·论文》划分为批评论、作家论、文体论、文气论和价值论五部分,这种分法固然清晰明了,但忽视了文本的连贯性与整体性。而将论文体差异的内容视作“文人相轻”的原因与对该话题的一大论证环节,不无道理,但似乎并没有将梳理工作做到底。对于后面的部分该如何... (展开)

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所买的是由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本书是他多年讲学的结晶。他向他的学生介绍《乐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时候,找了很多原始资料和相关译作,然后组织起来进行讲述,并且其中很多文论直接由他本人翻译。 将宇... (展开)

挟外以照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蒂芬・欧文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让人看了就喜欢。有蕴味,又贴切。宇文所安者,于文所安也。他也曾自己说,他父亲怕他爱好中国诗无以谋生,想不到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呵呵,可见学术的不易处。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是其在初唐诗盛唐诗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路遥知玛丽
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暸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The way in which mind apprehends basic principle is like the way in which our eyes apprehend shape. If the eyes are clear, every shape can be made out; if the mind is alert, every principle reaches it. 多观察以增见识,多思考以明事理。
2020-02-12 18:26:38 1人喜欢
豆友7656424356
宋代文化史看:?古典文学教育迅速普及,转向大众文化就成了江南上层精英使自己区别于人数剧增的中层知识分子的策略。 ——我们常常错把江南地域文化当成“中国”文化,而尤其四川和广东这样的地方,在努力确认自己的地方身份,以对抗江南精英。
2023-03-28 19:33:22
震林
不如把它称为一种思维定势:补充性的回返。每当陆机充分表达了某个立场,他会表现出一种近乎本能的焦虑,担心他的立场太片面,于是,他接下来往往进入一种反方向运动,以补充前者。如果说《文赋》让我们感到有点自相矛盾的话,这些矛盾经常是这种补充性的回返造成的。
2023-03-02 22:22:23
路遥知玛丽
温柔敦厚,诗教也。 What is to be learned through poetry is “gentleness and genuineness”. 翻译“温柔敦厚”这样的词让人不免战战兢兢,该词传统之长使它承载了太多的言外之意:深层的诚和善、真情实感、宽容大度等。 宇文所安先生实在谦逊,gentleness和genuiness这两个英语单词译"温柔敦厚"真的很贴切啊。"温"和"敦","柔"和"厚"各自尾韵,英译两个单词押头韵且词根一致,这个翻译才是做到了形神兼备!
2020-03-10 10:10:01
网址:中国文学思想读本 https://klqsh.com/news/view/160165
相关内容
中国经典思想文化解读【全本中学生思辨读本: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
中国读本第一辑:智慧与信仰 孔子生平与思想 Confucius: His life and legacy/中国读本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书籍推荐
法国高中生哲学读本全5册大家2019法国高中生哲学读本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想入门中国哲学,这7本书闭眼入!
浅说中国画: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文化,是三家思想
中国哲学读本
中国哲学启蒙读本:人在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