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书写和平友谊之歌
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增进团队友谊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社交互动#
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书写和平友谊之歌
■朱建成 李祥云
维和步兵营官兵执行巡逻任务。(郑英为 摄)
从汗如雨下的执勤哨位到危机四伏的巡逻路途,从节日庆典的欢声笑语到流民所里的儿歌声声,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官兵去年12月部署到任务区以来,高标准完成联南苏团赋予的各项任务,在南苏丹这片红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展现了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书写一首首和平友谊之歌。
初到南苏丹,官兵首先面临的不是任务区的枪炮,而是大自然的考验。任务区气候炎热,白天气温常年维持在40℃左右,地表温度甚至可达60℃。官兵们执行哨位执勤任务还须穿戴20多公斤重的防弹护具,汗水浸透的迷彩服上结出一层又一层白色盐渍。上等兵何群坤到达任务区仅两天,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皮肤红肿脱皮的症状。当地蚊虫肆虐、蛇鼠猖獗,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官兵站哨时都要佩戴防蚊帽。
步兵营官兵执行长途巡逻任务,经常要奔赴距营区120公里外的点位。在国内不到两小时可达的距离,在南苏丹则需要耗费10多个小时。今年6月,何群坤和战友一起执行朱巴至特热克卡地区的巡逻任务。暴雨冲刷之后,道路泥泞难行,一台巡逻车不慎陷入泥潭之中。官兵一起出动,将数吨重的车辆从泥潭中推出来。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冒雨搭建临时行动基地,随行的联合国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表达他们对中国维和官兵的敬意。
走向任务区,就是走向战场。为了让官兵适应任务区的安全环境,步兵营常态开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实战化训练。大家逐渐能通过枪声判断射击位置、距离和枪型,遇到突发情况也能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一次短巡途中,官兵刚在临时行动基地建立好警戒,准备休息,一辆武装皮卡车突然出现在基地外围。任务指挥员吕洪永迅速命令所有人保持警惕,展开战斗队形,他带着步兵一连连长蔡明杰以及翻译上前交涉,表明中国维和部队正在执行联合国授权任务。经过沟通,对方撤离临时营地。事后,吕洪永感慨地说,在这种场合,既不能示弱,也不能激化矛盾,必须冷静处置,以和平方式化解险情。
保障排副排长仝凡参加了多次人道主义活动:到孤儿院捐赠生活物资、向当地学校赠送学习用品、到附近村庄开展义诊……当地民众一声声感谢,让她在自豪的同时不禁感慨,中国维和军人不仅仅是和平的盾牌,更是友谊与希望的使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书写和平友谊之歌 https://klqsh.com/news/view/162841
相关内容
表达朋友之间和深厚情谊的诗句340句“写意苏东坡——王林、孙伟主题书画全国巡展”即将开幕
才聚高新:解码人才与苏州高新区的“双向奔赴”
上半年,益阳43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年度目标任务的55.3%——“益”马当先建项目
如何平衡教学任务和自我提升之间的时间分配?
项目经理要实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各级妇联创建和谐家庭活动:亿万家庭奏和谐之韵
中外音乐家携手演绎,“中国舞台”花绽五国
快乐在微笑中漫步 高中生必读励志书籍介绍(通用4篇)
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传递喜庆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