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书香浸润城市肌理
城市社区的多元文化:移民社区带来的多元文化融合,丰富了城市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文化解读#
本报讯 书香渐浓处,鮀城焕新颜。在今年南国书香节汕头分会场开幕式上,我市发布《2024汕头市全民阅读报告》。这份新鲜出炉的数据,勾勒出近年来汕头阅读生态的鲜明变迁,既藏着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透着时代发展的鲜活脉动。
随着汕头全面推进全民阅读计划的步伐不断加大,阅读已成为大多数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汕头市全民阅读报告》显示,持证读者规模与新增量十分亮眼,特别是读者证办证人数激增:全市8个公共图书馆共有113.3万名持证读者,2024年新增约36.5万份读者证,同比增长48.73%。汕头全民阅读热度攀升,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我天天看书,一年365天,没有一天停止的。”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原主任黄羡章表示,以前年轻时出差要带书籍出门,如今年老了外出、旅游,都会随身带书。他认为,阅读历史典籍和人物传记,通过历史的兴衰得失能够启迪人生,“读书可以使人吸收历史教训,更加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市民林晓璇告诉记者,平时她会购买纸质书籍在家里阅读,“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非常有必要,它让人们不管处于哪个人生阶段都能保持活力。她也经常看一些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通过读书更好地提升思维能力。
数据显示,“80后”群体以37.05%的占比成为借阅主力,“10后”紧随其后占22.56%,中青年与青少年构成阅读“主力军”,既显露出年轻人对阅读的热忱,也折射出亲子阅读氛围的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汕头家长选择与孩子共赴书海,书香便成了家庭、孩子成长的“养分”。
初一“准新生”学生林烁琪对此深有体会。通过阅读,小林写作能力明显提升,老师经常夸奖她文笔很好,不仅如此,也让亲子关系更紧密,她感觉与妈妈不只是母女,更像交心的好朋友。小林的妈妈林晓真同样认为,书籍的魅力无法想象,“我们真是心与心的契合,在同一个角落产生共鸣。”
纵观阅读内容,社会科学类图书以85.85%的占比领跑,文学类稳居借阅榜“C位”,彰显汕头这座城市对人文底蕴的珍视。而自然科学类中工业技术类借阅量最高,与我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脉络相互呼应,饱含专业知识的书籍,让阅读不仅是精神滋养,更为城市发展、个人提升提供“智力补给”。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阅读习惯渐成主流,电子书籍资源在数字资源阅读量中占比达到69%,少儿类读物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纸质书到数字阅读,多元化满足了不同群体需求,让阅读突破时空限制,让市民群众随时有书可读,汕头的书香正以多元姿态浸润城市肌理。这不仅是阅读习惯的迭代,更是一座城市对精神成长的执着追求,当越来越多人捧起书本,鮀城的文脉便愈发绵长,未来亦更富含温度与力量。
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教育工作者蔡彩萍坦言,如今是数字化时代,电子书已成了阅读潮流。但在纷繁复杂的资讯中,需要家长加以引导,让孩子有明确的阅读方向,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社区,还有像公益图书馆等公益机构,各方共同联手,通过纸质阅读丰富年轻一代的阅读知识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他们在多元化阅读下增长智慧、拓展视野,“通过读书,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址:多元化书香浸润城市肌理 https://klqsh.com/news/view/163172
相关内容
书香浸润青春札记文化飘香 “城”载幸福——呼伦贝尔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
城市文化的多元生活体验
在东城 书香是一种氛围!世界读书日 东城和您这样阅读
多彩文化活动 让乡风文明浸润心田
书香浸润暑假:阳江企业子女的作文培训之旅
“沉浸式”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文化浸润生活,美好触手可及
书香浸润人生:读书提升生活品质的指南
青年时评|在城市书香里,找到自己的精神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