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看五千年中华文化并包兼容和博大精深的底蕴
中国的长城、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宝。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世界上有很多重要节日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节日有春节,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还有就是各国的国庆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樱花节,西班牙斗牛节等。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世界上大多数节日都是单一维度存在,要么因为宗教,要么因为快乐与自由而设立的节日,唯独中国春节是最丰富厚重的,包含了祭神、祭祖、感恩拜年、大清扫、挂灯笼贴春联、团圆饭、狂欢、春种等等,囊括了天时、人文、人性的元素,丰富多彩并且厚重,其精妙之处无不体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并包兼容和博大精深的底蕴。
春节进联合国
2023年12月22日的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蒙古等国都是过春节的,现在又增加了联合国,春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人大年三十吃团圆饭
年味是什么
为什么许多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自身,因为我们丢掉了传统的仪式感,丢掉了对天地神灵和祖宗的感恩之心与敬畏之心,也就丢掉了浓浓的年味。过年不仅仅是那一顿年夜饭,还包含很多很多。内心空洞了,何来厚重的年味呢?
过年放鞭炮
传统过年的方式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过:大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中国人过年习俗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一层一层累加,每一层都充满了仪式感。传统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才算过年结束。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变,但是春节过年早已经融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年味虽然淡了,四面八方的游子千里跋涉回到老家,全家团圆乃至全家族其乐融融吃一顿团圆饭,所带来的被接纳感、充实感和愉悦感依旧是任何情感无法替代的。
中国过年要祈福
过年更大的意义是人性关怀与文化的传承绵延
多年以前,我曾经有幸在湘西的朋友家过年一次,他们家在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侗族同胞们过年围坐在火塘边一起唱歌,歌唱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感恩与悼念祖先,侗族大歌就这样代代传唱至今。侗族儿女们从大城市回到那个原生态的侗寨,与长辈们一起歌唱、祈祷和祭拜祖先,在那样轻松活泼又不失庄重的仪式中,人们找回了自己,既完成了自己内心的倾诉,抚慰了自己在外面受伤的心灵,也追念了祖先的恩德和贡献,找回祖先的荣光与自豪。过年结束后,他们又以更饱满的精神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侗族人歌舞过大年
春节起源于夏朝或更早时期的祭祀,是中国人与先祖神灵链接的重要仪式,现在已经演变为炎黄子孙以及大中华文化圈最重要的过节习俗,也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其丰富的内涵必将进一步影响世界。#发文集龍卡瓜分百万现金#
举报/反馈
网址:从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看五千年中华文化并包兼容和博大精深的底蕴 https://klqsh.com/news/view/163848
相关内容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味蕾的盛宴和情感的载体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中国八大菜系: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追寻美食背后的中华文化 读《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
中国传统节日大盘点:文化内涵与习俗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简述
五味调和中的“文明密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文化意蕴与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有哪些习俗和文化?
汉族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揭秘:文化与庆祝并行
趣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