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

发布时间:2025-08-18 10:52

春节贴春联,以对联增添节日气氛 #生活知识# #饮食技巧# #节日特色菜肴#

贴春联(Putting up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起源于古代“桃符”文化,最初用于驱邪避灾 [1]。五代十国时期,朝廷中的“桃符”开始刻字并悬挂,成为贴春联的雏形 [2]。宋朝,贴春联逐渐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成为家家户户庆祝新春的标志性行为 [6]。

贴春联的文化内涵深厚,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方式。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精心挑选春联,贴在门窗上,象征着辞旧迎新、驱除邪气、迎接好运。传统上,春联的贴法有一定讲究,通常上联贴在门框右侧,下联贴在左侧,横批则横跨门顶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贴春联的形式逐渐发展多样化,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磁吸春联、卡通春联等也成为一些家庭的首选 [17-18]。贴春联从中国广泛传播至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华人聚居地 [5],其所属的楹联习俗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贴春联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15]。

民俗由来

播报

编辑

贴春联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和其他传统习俗如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等共同构成了春节的文化氛围。春联不仅装饰着家门,也为人们带来了吉祥的象征和精神寄托,它与放鞭炮驱邪、吃团圆饭祈福等习俗一同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气氛 [16]。

中国人贴春联的习俗可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文化。根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上古时期有神荼与郁垒两位兄弟,他们具有驱鬼除邪的能力。每年腊月除夕,他们会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巡视百鬼,捉拿那些无理妄为、祸害百姓的鬼魂。县官便效仿他们,装饰门口,垂挂苇茭,并画虎于门上,借此驱邪避灾。这段记载反映了古人对邪祟的驱除方法。桃符作为古代民众用以防鬼祈福的物品,渐渐演变为春联,用以迎接新春,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贴春联漫画形象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01:47

贴春联原来是这样来的,真不知道还有这三个寓意

五代后蜀,桃符与整饬对仗的偶句结合,产生出中国最早的春联 [2]。《蜀梼杌》记载: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可考的最早的春联,由五代时期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写下 [1]。

宋朝,贴春联逐渐流行开来,逐渐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成为家家户户庆祝新春的标志性行为 [6]。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让春联走进千家万户。清朝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中记述:“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 [12]。”传说有一回朱元璋微服出巡,发现一阉猪户在春节来临之前未贴对联,原因是户主不会写字。于是,朱元璋亲自为该户题词:“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字里行间中既传递了户主的职业信息,又道出了人世间的基本生活哲理 [9]。

近现代,春联的内容逐渐丰富,形式多样,适用于春节的对联也层出不穷。例如,“红梅吐蕊迎新春,瑞雪纷飞兆丰年”、“龙腾云海千家福,凤舞春风万户祥”等都成为了人们过年时常用的春联 [9]。

随着时代的发展,贴春联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城市中,除了传统的纸质春联,还有一些商家和家庭开始使用立体、磁吸春联等新型材料。这些新形式的春联既便捷又现代,但仍然保留着春联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意义 [17-18]。

已经张贴好的春联

流行地区

播报

编辑

贴春联从中国广泛传播至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华人聚居地 [5]。

越南春联

民俗内容

播报

编辑

选择春联时,春联的尺寸大小要与门的尺寸相协调。例如一般房屋大门贴15~20厘米宽的春联,商家铺房店面贴20~30厘米左右的春联,高大建筑的大门其春联的宽度不宜超出40厘米 [13]。通常,贴春联的活动在除夕的上午进行,寓意是”春到福到“ [17]。贴春联时,粘贴者要遵循古人从右向左书写的习惯。当粘贴者面对门站着时,将上联贴在门的右侧,将下联贴在门的左侧,将横批贴在门的正上方 [7]。春联一旦贴好,便不可随意撕下或调整位置 [17]。

贴春联的风俗习惯,不同地方也有所不同。在闽南一带,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也有张贴“福”字的习惯。春节贴“福”字有三种意义:一是“顺”,新年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顺百顺,诸事如意。二是“保佑”,贴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三是“创造幸福”,贴上“福”字,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创造幸福家庭 [10]。

贴春联的准备

传承保护

播报

编辑

传承状况

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春节期间贴春联的习俗依旧延续,但春联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人们写春联时往往会针对自己一年的生活或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如今,大部分春联为印刷品,年集上较少见到手写春联。虽然印刷的春联形式多样,内容却趋于单一,大多数春联都表示“过年发财”“招财进宝”,而带有其他寓意的春联较少。这种春联的泛化,失去了传统的寓意和文化价值,导致春联的品味下降,传统文化的特性逐渐淡化。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我们常看到大同小异的春联,甚至有些春联完全相同,这使得许多人感到年味逐渐消失 [11]。

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习俗,基层文化馆可借助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多渠道、多方式渗透贴贴春联风俗习惯,开展多样化的春联文化传播活动。通过举办“书法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春联的书写和创作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此外,可以联合教育局、社科联等单位开发地方文化教材,将春联文化内容纳入教学辅导材料,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 [10]。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贴春联的过程也是家庭团聚、情感交流的时刻。精心挑选、细致张贴,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对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17]。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一习俗的传承,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人民群众对幸福、安康、和顺的美好生活的寄托。在当今社会,贴春联传统习俗习惯,在大众基本生活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 [10]。贴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春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家家户户所独有的家训、家风,是中国人过年一个不可或缺的习俗 [3]。

注意事项

播报

编辑

张贴事项

春联的张贴有许多讲究。首先,春联讲究平仄搭配,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其次,根据上、下联的因果关系,表示“因”的应为上联,表示“果”的应为下联。再者,春联内容体现的时间顺序上,时间较早的内容应为上联,时间较晚的内容应为下联 [7]。

相关禁忌

在一些地区,贴春联有特殊的禁忌。例如,家中有亲人去世时,三年内不得贴春联,甚至需要用白纸黑字的春联以示对死者的悼念。三年之后才可贴红纸春联,寓意着家中恢复了活力。福建莆田地区的春联则多加了一道白色条纹,这正是这一习俗的变体 [5]。皖南一带当长辈去世后,第一年贴蓝色春联,第二年贴黄色春联,第三年方可贴红色春联,以表示对故人的悼念和守孝之情 [13]。

贴春节相关物品

网址:贴春联 https://klqsh.com/news/view/164448

相关内容

2025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什么时候贴最好?有哪些禁忌?建议了解
贴紧春晚、贴紧人心,红花郎稳占“春晚最红那瓶酒”
春季养生全攻略:15个实用小贴士助你健康度春
春联:从桃符到文化符号的千年演变
春季养生小贴士 9个要点要牢记
八副春节对联欣赏,意境优美,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联欢晚会临时邮局正式对外营业
除菌和消毒是两码事 春节返程私家车消毒防护小贴士
铁西警社联动迎新春 公益活动暖民心
庄寒雁和周如音联手对付庄仕洋,jeff遭陷害被抓!陈都灵温峥嵘牵手贴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