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识”到“天价拍品” 这本书带你走进艺术天才常玉

发布时间:2025-08-19 10:06

与他人分享你的作品或经历,这不仅可以让你感到成就感,也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才华。 #生活乐趣# #艺术创作#

+关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4日讯(记者 黄煌 摄影 徐行 )8月14日上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人生不常遇”——《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新书分享会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举行。活动将被时光“雪藏”近半世纪的东方艺术大师常玉重新拉回公众视野。

本书作者、美术史研究者兼策展人陈琳、诗人昆鸟与责编潘旖妍共话常玉,以传记为引,揭开这位“艺术浪子”跌宕起伏的人生密码,也让观众得以触摸一个立体、鲜活的常玉——他既是天赋卓绝的艺术天才,亦是命运捉弄的“局中人”。

图片

从“天之骄子”到“艺术弃儿”:常玉的“不遇”人生​​

常玉的人生,被作者陈琳形容为一部“高开低走的悲剧”。他出身四川南充富商之家,自幼习书画、通文墨,1920年便赴法留学,在巴黎,他出入蒙帕纳斯艺术区,与毕加索、贾科梅蒂等大师交往,娶法国贵族后裔为妻,作品被巴黎沙龙展关注,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家族生意破产、与经纪人决裂、婚姻破裂……常玉从“艺术贵族”跌落至“生存窘境”。

为谋生,他接受出版社委托为书籍绘制插图,采用石膏等廉价材料创作雕塑在百货商店以低价售卖,换取金钱后,他却肆意挥霍,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困窘生活;他亦曾短暂放弃作画,兜售自创的“乒乓网球”试图获得财富却屡屡受挫;晚年受邀赴台任教,却因盘缠耗尽和多种原因未能实现,最终客死异国,葬于巴黎郊外贫民公墓,直至墓穴被忘年交友人找到……到了20世纪末,常玉的作品才逐渐被艺术界重新发现,近年来更在拍卖市场屡创高价——从“无人识”到“天价拍品”,常玉的“不遇”,是个人命运的唏嘘,更是时代与艺术的错位之憾。

图片

不靠谱”的率真与“纯粹”的艺术:被误解的天才​​

分享会上,责编潘旖妍坦言,编辑过程中最触动她的,是常玉性格中“矛盾又真实”的一面:“他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朋友家蹭饭却从不帮忙,工作室堆满杂乱物件却唯独缺画作;他是巴黎街头的乐见优雅女性的‘搭讪狂魔’,却也对艺术保持着近乎偏执的纯粹。”

作者陈琳则从传记创作角度,还原了一个更具象的常玉:“他的‘不靠谱’,本质是对世俗规则的疏离。比如有人付费请他画肖像,他却对客户提出霸王条款,还经常将所画对象无论男女一律画成裸女形象;受托绘制书籍插图,因没钱购买版画工具一直拖稿,最后用修脚刀刻版交差;应邀赴台任教前,他先跑去埃及游历,花光路费……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恰是他对抗世俗、守护艺术本真的方式。”

诗人昆鸟则以文学视角补充:“常玉的‘不靠谱’里,藏着一种‘未被驯化’的天真。他用最简练的线条勾勒女性丰腴的肢体,用淡墨晕染出宇宙般的空寂——他的画不追求‘准确’,却在‘不准确’中抵达了艺术的本质:对生命最本真的感知。”他认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常玉的一生是很不励志的、反成功学的一生,但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却也算纯粹、圆满的一生。”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本常玉传记,《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梳理了常玉的生平脉络,更结合相关常玉的书信、照片与艺术评论,还原了一个立体的“人”——他不是被神化的“艺术大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迷茫会挣扎的“常玉”。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我们对常玉的‘不甘’。”作者陈琳感慨,“他的才华不该被遗忘,他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如果说常玉的人生是‘不常遇’,那么这本书的出版,或许是一场迟到的‘相遇’——让今天的读者,与这位孤独的艺术灵魂,在纸页间重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从“无人识”到“天价拍品” 这本书带你走进艺术天才常玉 https://klqsh.com/news/view/168036

相关内容

今天起,一起共读这12本书,从个人成长到家庭进化
独家!2.5亿元天价书法长卷拍卖的幕后故事
人民日报:综艺圈的天价片酬,会热很久么?
汤胜天: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
馨熠轩: “画色入韵 感恩在心”津门画家杨玉忠 杨玉忠,1957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书画笔艺会会员、天津市和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天津和平书画会会员。他自幼酷爱绘画,1982年拜书画大家梁崎先生为师,并先后师从宁书伦、哈佩、董鸿程、郭金标诸先生学习,数年来对宋、元、明、清历代名家及画派...
如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有价值——《旅行的艺术》读书笔记
艺术与生活的极致结合 这部电视帮你提升品位
快乐书单|带你走进书的乐园
苏轼《木石图》拍出4.1亿天价,却被质疑是赝品,网友:最多值500
傅佩荣:如果有一天去无人岛,我带哪几本书?有关书与人生,我想对你说…

随便看看